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1.孕期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个性化膳食指导对孕妇体重、孕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而达到管理孕妇孕期体重,降低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减少围生期并发症,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遂宁市中医院及遂宁市妇幼保健院建卡并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单胎初产妇,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者200例。两组均参加孕期健康教育,B组孕妇在参加孕期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其在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营养膳食指导。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孕中,晚期能量及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孕妇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和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三者孕妇孕中,晚期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孕妇孕中,晚期三搭营养素占能量来源的构成与正常摧荐值比较:实验组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基本适宜3.三组孕妇孕期增重比较:实验组孕妇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16.44+/-2.10;15.01+/-3.35;10.44+/-2.05;对照组孕妇孕期增重分别为:19.36+/-5.83;18.49+/-3.45;16.40+/-3.22;4.三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符合WHO摧荐的最佳高智商新生儿体重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三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贫血,巨大儿的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三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实验者剖宫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个性化的膳食指导,使孕妇孕期膳食摄入接近合理,孕期增重相对适宜,分娩适宜体重儿的比较增加,减少了剖宫产率,降低了巨大儿的出生率,减少了孕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个体化体重管理对孕期体重增重异常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产科门诊选取孕期体重增重异常孕妇进行饮食习惯调查,并实施个体化体重管理,随后收集饮食情况、妊娠结局指标、孕期增重值、新生儿指标等。结果:所有孕妇平均孕期增重为(15.8±5.9) kg,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分别为17.6、16.2、15.0、12.5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0.5) kg,平均住院天数为5d,干预时平均孕周为28周。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在个体化体重管理后多数妊娠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妊娠高血压和贫血有统计学差异(P 0.05)。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均高于30%,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30%。孕前消瘦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孕前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妇调查的主要营养问题中,总体食量/主食过量、零食糕点过量的孕妇均为30%左右。结论:对孕期体重异常的孕妇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仍然有效;孕妇营养认知问题较多,亟需宣教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营养指导对孕妇体重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8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产科常规查体的16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中期建档日开始进行个体化饮食指导,于孕22~24w糖筛后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控制并跟踪整个孕期。分别记录血糖正常组和GDM组孕妇孕24w体重及产前体重,记录新生儿体重、身长、胎盘重、巨大儿及剖宫产人数等指标。结果:孕24w体重增长值:GDM组为7.53±2.80kg、血糖正常组为6.66±3.68kg(P=0.35);产前体重增长值:GDM组为15.25±3.54kg;血糖正常组为17.21±4.85kg(P=0.12);巨大儿发生率:GDM组为25%、血糖正常组为6.4%(P=0.04);剖宫产率:GDM组为68.8%、血糖正常组为35%(P=0.01)。结论:个体化饮食指导有利于孕妇的合理体重增长,但是并未显著改变巨大儿发生率的增加,建议针对高危孕妇进行早期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孕妇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常规查体和因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住院治疗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组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将住院治疗的G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分别记录3组孕期的体重值,计算其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孕前及孕中BMI值经分析,研究组和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后及产前BMI值经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后△BMI经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BMI经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和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饮食指导可以使孕妇体重增长更为合理,有益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营养干预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后血糖水平变化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围产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 15,P 0. 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 22,P 0. 01)。结论:给予GDM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选择2016-2017年收治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给予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无饮食指导,但两组都接受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较对照组发生产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成功分娩的几率更高。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正确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成功分娩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对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建档的单胎妊娠妇女,营养干预组为预产期2019年2—5月产科建档孕妇,选取2018年同月份生产孕妇作为历史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制定孕期全程营养管理流程,干预组孕妇在产科随访的基础上,分别在孕早期(8周前)、孕中期(12周)、孕晚期(28周)接受孕期营养随访共3次。历史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管理。全程监测和记录两组孕妇孕期增重,出现胎儿生长受限(IUGR)、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GDM)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病率为10.8%,低于历史对照组的22.9%(P 0.01);孕28周贫血率为19.7%,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的30.2%(P 0.05);干预组孕期增重(14.4±3.5)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4) kg (P 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为36.1%,虽低于对照组的38.1%,但未见显著性(P=0.529)。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比分别为0 vs 0.7%、3.3%vs 5.2%(P 0.05),两组胎儿为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8%vs 3.2%,胎儿巨大儿比例为4.9%vs 5.9%(P均0.05)。结论: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贫血的发病率,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而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干预效果与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一年中接诊的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对研究组中的患者实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中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后患者的营养水平。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中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2%,对照组中总有效率则是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体重、机体转铁蛋白以及血清中的白蛋白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改善的幅度大。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营养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营养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GDM患者100例,其中孕期进行个体营养宣教的孕妇60例为研究组A;孕期未进行营养宣教的GDM孕妇40例为研究组B。随机抽取同期分娩并且血糖正常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研究组A(P≤0.05),研究组A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营养治疗宣教,可以显著降低分娩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6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每组163例。观察组患者定期门诊产检,干预组患者孕期给予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产妇营养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综合营养干预能够指导产妇在孕期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体重指数,并能够降低产妇剖宫产、早产率,降低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并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褥感染,对促进孕期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产科门诊孕期膳食指导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接收的孕产妇116例,其中58例接受常规孕期护理,为对照组;另外58例在常规孕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孕期膳食指导,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新生儿评分(Apgar)和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Apgar评分(8.36±1.02)分高于对照组(7.59±1.35)分,其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5.17%)低于对照组(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孕期膳食指导有利于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降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入组者均给予利尿剂扩血管、强心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EN,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心功能、并发症及炎性因子。结果:干预后ALB、Hb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O、LVEF及SV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RP、IGF-1、IL-6水平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BNP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5.12%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AMI合并心衰应用早期EN,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心功能改善,并减轻炎症损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存在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采取饮食营养干预,分析其干预后营养状况。方法 :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这个时期中我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科收治的存在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中选取60展开研究组,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强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结果 :进行不同干预措施后,观察两组患者总蛋白、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研究组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实施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结合饮食营养干预,有利于患者正常的营养补给,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正孕期膳食指南和宝塔以及食谱前文介绍了孕期饮食的基本构成、体重控制和营养补充的方法,所有这些都要落实为孕妇每日的食谱。为了更好地把握孕期食谱的要点,这里列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各阶段孕妇的膳食指南和每日膳食宝塔。备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和宝塔1.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治疗(IMNT)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经我科会诊以及门诊55名GDM患者进行全程IMNT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未进行正规营养治疗的48名GDM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IMNT对GDM患者血糖水平、孕期增重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合理的营养治疗可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血糖、孕期增重值;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妊娠高血压、早产、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畸形等并发症的患病率明显下降(P 0.05),而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GDM患者实施积极的IMNT干预可良好控制血糖和体重增长,并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前期低热饮食干预模式对超重(含肥胖)个体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效果。方法:于2017年12月—2020年1月,将我院产科收入的52例首胎、超重及肥胖的育龄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膳食营养指南模式,干预组则采用个性化、持续性的低热量饮食模式,干预完成后在第24~28孕周测量受试者体重及血糖情况,对比两组孕期的体重增长和GDM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的体重均显著增加,但干预组(2.6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5.85±1.4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GDM的发生率(30.77%)显著低于对照组(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前期的低热饮食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超重及肥胖育龄女性孕期体重的增长,并显著降低GDM发生率,未来可考虑应用及推广,以减少该群体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城市地区孕妇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因素及对低出生体重及早产的影响。方法:收集末次月经2014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就诊且具备孕晚期血红蛋白数据的孕妇5 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信息。应用WHO诊断标准对Hb水平进行分组,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人群贫血的患病率为21. 6%,且2. 7%为中度贫血;孕晚期Hb水平与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及受孕方式无关,但家庭月收入、地域、孕前BMI水平及产次对Hb水平有一定影响;研究提示,孕晚期Hb水平与出生体重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孕晚期Hb水平100~109g/L组胎儿出生体重较Hb≥110g/L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有效营养干预改善孕晚期血红蛋白营养水平,且可降低孕晚期贫血发生率及贫血程度。结论:预防贫血应因地制宜,进行个体化的包括营养门诊在内的孕期保健服务,城市地区需要关注孕前消瘦、二胎,以及外地人口人群;孕晚期Hb水平与出生体重间呈现倒U型关系,积极有效营养干预是改善孕期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循证护理价值体会。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象,依照随机分方式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控制,给予研究组行饮食控制循证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12.50%)、并发症率(7.50%)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饮食知识掌握度(92.50%)以及正确饮食行为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用饮食控制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饮食知识掌握度、正确饮食行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中海模式的饮食干预对妊娠期女性焦虑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8月,将我院收入的50名首胎孕期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饮食干预,干预组则开展4次地中海饮食模式指导和教育,干预完成后对比前后两组孕期女性的焦虑评分及相关肠道菌群的占比。结果:干预后两组孕期女性的焦虑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1.47±0.68)要明显优于对照组(2.08±0.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干预组孕期女性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27.88%vs 23.65%)和双歧杆菌属(7.76%vs 4.12%)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中海饮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孕妇妊娠期的焦虑评分,并增加肠道益生菌的丰度,未来可考虑在孕期女性中推广该饮食模式,以减少妊娠期不良心理健康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