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由法国的Cortex公司所研制的Speeder是织机的一种附件 ,用于改善经纱性状以增加产量。它特别适用于纱线和织机承受高机械力及产品质量要求高的场合 ,诸如安全气囊、船帆、行李包、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织物。Speeder含有一根耐久而精密控制的加热轴 ,它能自动复位并和经纱同步运动。Speeder作用于经纱上 ,在后梁和经停片之间作横向运动。这一点使其特别适用于聚丙烯、聚酯、尼龙 ,甚至玻璃纤维之类的热塑性纱线。Speeder同时采用两种互补的方法工作 :-作用在那些为便简优质地进行织造而暂时增强弹性的经纱上 …  相似文献   

2.
法国Cortex公司开发出一种能在织造过程中处理经纱张力的装置。这种取名为“调速器”的装置 ,是一根装在织机上的加热梁 ,它能自动地与经纱层同步前进。这个调速器装在后梁和停经片之间。这个专门设计的调速器在织造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之类的热塑性纱时能起辅助作用 ,它的操作具有以下两个作用 :·使经纱暂停产生弹性·对材料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经纱的质量由于此调速器是装在织机上的 ,因此它能对处于张力范围内的全部经纱都进行处理。此外 ,由于它对每根经纱都施以均匀的温度 ,因此减小了纱线张力。这种热处理可将这些热塑性纱的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织物结构、浆纱耐磨性、织造断头率的分析比较,探讨了经纱之间的相互摩擦对织造过程的影响,经纱之间的摩擦使纱线表面毛羽增加,相互缠结,这是织造断头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时经纱易开口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预估经纱下垂特征的分析模型,为表征经纱的悬垂特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采用芳纶、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这些不同原料的纱线,以及采用不同线密度的碳纤维纱线进行了实验分析,以证实其与理论模型的相符程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描述线密度较小的纱线在静态时的悬垂程度时,此经纱悬垂理论模型较为准确。然而,对于较粗的经纱,此模型还需要作进一步修正。在进行多层织造时,此研究结果可为模拟不同品种的纱线静态情况下的悬垂形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高支高密平纹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对整经工艺、浆纱工艺和织造工艺的改进,以及针对易出疵点的处理方法。准备工序应以最大限度保证纱线原有弹性为宗旨,浆纱采用高渗透低被覆工艺,解决毛羽粘连,纱面两端粘并绞现象。织造应适当缩短后梭口长度,有利于经纱开口清晰;增加辅喷嘴数易于引纬,从而达到良好的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预湿上浆工艺在纯棉中粗号纱上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粗号纱采用预湿上浆工艺进行浆纱实践.通过对比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这两种不同上浆工艺的浆纱效果和织造效果,得知: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后,上浆率有所降低,浆料成本有所下降;织造时经纱断头率降低,织机效率得到提高.指出:采用预湿上浆工艺时,必须合理设定压辊压力,防止纱线带水率过大,造成轻浆现象;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可使纱芯内部含有水分,有利于提高纱线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纯细旦涤纶短纤纱和喷气织造工艺特点,合理制定了纯细旦涤纶短纤维经纱的上浆工艺,并取得了较好的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综框数量对三维机织物制备的限制,提高三维机织物结构和织造工艺的可设计性,提出一种空芯结构可变的三维间隔空芯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对现有的电子提花织机进行改造,地组织经纱由2组综眼位置不同的综框控制,形成双梭口,纵向经纱由提花通丝控制,配合纹织CAD,在托杆的辅助下与上下地组织纬纱进行交织,调换托杆的运动方向时,与托杆相连的纵向经纱就会出现交叉,将2层地组织连成一体,完成三维间隔空芯提花织物的织造。与三维实芯机织物的强力测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织造方法可在织物强力损伤较小的前提下,实现空芯结构可变的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  相似文献   

9.
严波 《江苏纺织》2014,(6):52-53,56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面料舒适性和美观性的需求,开发新的交织物是纺织业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毛纤维纱线和棉纤维纱线交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它解决棉纤维纱线与毛纤维纱线交织时在织造准备、后整理生产上的差异,使得当棉纤维纱线作为经纱时不需要采用传统浆纱机上浆,同时交织物在后整理时不需要进行碱丝光处理,避免浓碱对毛纤维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严波 《江苏纺织》2014,(7):40-41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面料舒适性和美观性的需求,开发新的交织物是纺织业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天然丝纤维和棉纤维纱线交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它解决棉纤维纱线与天然丝纤维交织时在织造准备、后整理生产上的差异,使得当棉纤维纱线作为经纱时不需要采用传统浆纱机上浆,同时交织物在后整理时不需要进行碱丝光处理,避免浓碱对天然丝纤维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机织面料的立体造型效果,提出了具有较强立体肌理特征的褶裥结构设计与织造方法。针对整体褶裥一次成形织造中存在经纱张力大幅波动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机织整体褶裥的成形原理和过程,分析了整体褶裥成形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送经系统。送经机构设计及产品织造结果表明:褶裥部分织造时,地轴经纱停止送经,但受花经打纬时钢筘往复移动的影响,其张力在45 cN 上下波动,而花轴经纱张力在20 cN上下波动,可满足褶裥织造对经纱张力要求,且能实现整体褶裥的高效稳定织造;同时,整体褶裥的每褶长度可在0 ~23 mm之间变化,具有较明显的立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织造染整工序中精纺高特平纹花呢几何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在织造过程中经纱产生的拉伸变形,在染整中只恢复一部分,纬纱的变形则基本恢复洗呢后纱线的截面积最大,再继续加工,纱线被压扁,直径变小。煮呢时纱线再次产生拉伸变形,且大幅度地降低了织物内经纬纱屈曲波高。蒸呢可使染整中织物产生的变形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文中还提出了测试织物中纱线屈曲波长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Tencel棉混纺细号高密家纺织物的生产要点.针对该产品经纱为特细号纱,织物经纬密大,生产难度比常规品种大的特点,整浆工序控制好纱线张力,使经纱增强减伸,保证浆轴质量;织造工序采用“中张力,中后梁,小开口”的工艺路线,合理配置经位置线与引纬气压,最终使得该产品的织机效率达87%左右,入库一等品率在9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无机非金属纤维制品的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无机非金属纤维的性能、无机非金属纤维制品的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对无机非金属纤维制品进行了分类,且将无机非金属纤维纺织制品分为三维机织物、三维编织物,对典型结构纺织制品进行了结构、工艺和成形方面的分析。认为在对无机非金属纤维纱线进行织造时要充分考虑纤维刚度大、弹性差、断裂伸长小和脆断裂的特点,需对某些机构进行改进并适当调整织造工艺,在设计无机非金属纤维制品的结构时要充分考虑三维织物中纱线弯曲对织物最终性能的影响,在复合材料成形时,三维编织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结构,2.5D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提出了对无机非金属纤维经纱进行上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纬二重组织织物呈双面纬面效应,风格独特.为了降低宽幅弹力纬二重组织织物在喷气织机上织造时的经纬向停台率,通过对品种所用纱线、织物结构及规格的分析,认为在生产中有必要在均衡经纱张力、提高经纱耐磨性能以及喷气织机的织造工艺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织造效率和下机一等品率.  相似文献   

16.
在喷气织机上用纯棉纱、化纤纱或涤棉混纺纱织造印花坯布、床单、劳动布、医用纱布、工业用布等的试验表明,品质优良的经纱和纬纱对提高织造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喷气织造中纱的质量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就在于:①喷气织机没有定形的引纬载体。因经纬纱质量不佳或准备不良而引起的纬纱断头过高,必然会导致停台时间过多。喷气织造过程中,纱线纤维间轻微的缠粘引起那怕是极轻度的纱线松断或挠曲,都会造成停台。②喷气织造是高速运转。由于喷气织造中经、纬纱的运行速度比其它织造方式中经、纬纱的运行速度快得多,因而经、…  相似文献   

17.
通常纺织厂的生产能力由织机开口的效率决定,而开口效率取决于上浆织轴的质量。对原纱进行上浆加工时,纱线会受到拉伸,这是生产高质量上浆织轴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力引起的拉伸导致纱线伸长,以及纱线和纤维横截面减小,从而影响纤维强度。较高织造水平所需的高质量浆纱要求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如果断裂伸长率低于一定限度,织机上的经纱断头就将增加。为得到较高的断裂伸长率,浆纱时纱线拉伸率应尽可能小,特别是湿区的纱线拉伸率应越小越好。对不同线密度的棉纱、聚酯/棉混纺纱的纱线拉伸率、浆纱拉伸率和原纱伸长率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以降低织机上的经纱断头。  相似文献   

18.
色织泡泡纱有条形及格形两种 ,采用原料为纯棉或涤棉混纺。其造型新颖 ,风格别致 ,泡泡条形灵巧多变 ,泡形稳定 ,经久耐洗 ,布面丰满光洁 ,色彩鲜艳 ,质地柔软 ,手感滑爽挺括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是当前出口创汇的畅销产品。1 纱线原料及细度的选择色织泡泡纱宜选用精梳纱线为原料 ,选用弹性好、刚度较大的纱线为经纱。原料的弹性愈好、刚度愈大 ,泡峰泡谷的凹凸效果就越显著。因为在织造时弹性好、刚度大的泡经弯曲度大 ,泡泡屈曲波就高 ,泡泡大而且分布均匀。但原料的弹性和刚度也不宜过大 ,否则 ,织物反会有粗糙的感觉。色织泡泡…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上浆方法存在浆料消耗多、能耗高等问题,研究了泡沫上浆-经纱预湿协同上浆新工艺,并将其与传统上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传统浆纱工艺与经纱预湿-泡沫上浆协同工艺在纱线的质量指标、纱线形态和织造效率上的差异,揭示新工艺方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上浆-经纱预湿浆纱工艺在纱线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提高率、毛羽降低率等质量指标以及织造效率方面与传统浆纱工艺相近,但其上浆率明显低于传统上浆方式,而且在节省蒸汽能耗,降低退浆废水排放量以及节省退浆助剂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喷气织机上开发细号高密双层布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高密双层布在喷气织机上织造时经向停台高、纬缩疵点多等问题,通过对其纱线及组织结构特点的分析,从减少经纱间摩擦及增强纱线耐磨性能角度出发,优化了穿综顺序及停经片穿法,并合理设置经位置线、开口时间、开口动程、引纬工艺,使该品种织造效率从初期的70%上升到92%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