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国第一部流域管理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于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推进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对于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凯  张怡 《中国水利》2012,(8):17-19
2011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和保护的行政法规,标志着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为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推动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支撑.日前,本刊记者就《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采访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叶建春局长. 中国水利: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央1号文件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之年,也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发布实施之年.  相似文献   

3.
董大维 《中国水利》2012,(10):54-55
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太湖流域管理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阶段,这是水利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对上海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结合上海水利行业行政执法特点和上海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  相似文献   

4.
近日,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法制办3个部门在京召开会议,介绍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情况,《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汛抗旱》2011,21(5):78-78
9月7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将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治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步入依法治水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开创了流域立法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在流域综合管理立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太湖流域治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11,(21):1-4,6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1年8月24日原则通过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对推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太湖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流域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行政法规。在条例制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认真总结几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纪平 《中国水利》2011,(21):I0001-I0001
2011年11月1日,《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了。作为我国首部颁布施行的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开启了我国江河湖泊依法科学管理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张嘉毅 《中国水利》2012,(8):21-22,28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流域综合性行政法规,从流域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今后太湖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太湖流域的一部分(除崇明三岛),上海在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统一指导下,以贯彻落实《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与流域内兄弟省(直辖市)的协调配合,全面系统、科学严格、长期不懈地实施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海河水利》2006,(4):10-10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今起正式施行,这是国家关于黄河治理开发出台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行政法规。该条例的施行,对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黄河断流、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  相似文献   

12.
论河长制背景下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流域综合管理是以流域为单元,以生态为基础,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共同参与下,应用行政、市场、法律手段,对流域内资源全面实行协调的、有计划的、可持续的管理。2011年9月7日,我国首部流域综合性行政管理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流域综合管理步入法治时代。2016年11月28日,中共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2009年2月26日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抗旱减灾工作从此步人了法制化的历史新阶段。抗旱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专门规范抗旱减灾工作的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填补了国家抗旱立法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抗旱减灾工作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推进河湖水系连通、保护重要河湖水体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立法是加强流域管理和保护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近年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实际,以贯彻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抓手,完善配套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  相似文献   

15.
叶建春 《中国水利》2012,(16):26-28
2011年8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经过多年努力,流域水利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流域性重大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已通过水利部审查。2011年,基本实现了太湖流域380个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在流域片初步实现了重点水功能区水质信息共享。2005年年底制定并印发了《太湖流域"一湖两河"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2年11月29日经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务会议第32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流域管理地方性法规,它的制定、颁布、实施对依法管理渭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对其他流域管理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黄河在治理过程中,提出了以现实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为主要内容的"三条黄河"新理念,而我省渭河流域管理立法,无疑是打造一条流淌在陕西人民心目中的第四条渭河——"法治渭河".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河道管理条例编者按:1997年11月14日吉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批准了《吉林市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吉林市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11月26日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松辽流域第一部地(市)级地方性河道管理法规,是吉林市水利法制体...  相似文献   

18.
周浩清 《中国水利》2011,(21):11-12
在《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之际,2011年10月30日水利部在上海召开《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水利部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的出台非常及时,无锡市作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试点市,有条例的保障,必将更好地实现无锡市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推动太湖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湖泊棋布,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制定并施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开了我国流域性综合立法的先河.学习领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上海市青浦区实际,对如何贯彻《条例》精神进行阐述,为促进太湖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用水总量控制、节水减排、用水定额管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01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和流域各省(直辖市)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各界知法守法,推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太湖流域步入了依法治水、科学管水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