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蜡接枝聚丙烯酰胺(PPW-g-PAM),用红外光谱、化学滴定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表征。讨论了单体、引发剂、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PPW-g-PAM的存在。结果表明:在100~110℃下,PPW用量为50 g,AM用量为10 g,BPO用量为2.0g,反应时间为2 h时,可获得最佳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光致变色偶氮染料接枝羧甲基甲壳素高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介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一种具有光致变色偶氮侧基的羧甲基甲壳素衍生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单体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羧甲基甲壳素0.3 g、溶剂水30.0 mL、引发剂30.0 mg、偶氮单体0.90 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0 h,此时接枝率为92.0%,接枝效率为30.7%.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羧甲基甲壳素接枝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羧甲基甲壳素0.3g,溶剂水30mL,引发剂50mg,单体1.2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h。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接枝率的产物在10种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不同接枝率的接枝产物都有水溶性。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醋酸乙烯酯接枝羧甲基甲壳素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羧甲基甲壳素0.4g,溶剂水50.0mL,醋酸乙烯酯1.5g,过硫酸铵60.0mg,在70℃反应3.0h时接枝效率最高,可达65.1%。接枝共聚改性反应可以扩展羧甲基甲壳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了天然橡胶(NR)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R-g-HEMA)。研究了BPO和HEM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NR塑炼时间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BPO用量为3%,HEMA用量为3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和NR塑炼时间分别为4h和30min时,NR-g-HEMA的接枝率达16%。  相似文献   

6.
马来酸酐溶液法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法,选用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在非隔氧条件下,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对天然橡胶(NR)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定性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反应产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详细讨论了反应单体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设计法评价了各因素对产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玉米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讨论了各反应因素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7 phr水,用量为35 phr,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60 min。  相似文献   

8.
嵌段SBS接枝马来酸酐及马来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溶液法合成嵌段SBS接枝马来酸酐(MAH),控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MAH用量,得到不同接枝率的产物。用红外光谱及反滴定法定性定量表征了接枝率。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马来酸酐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不同增加趋势,其中反应温度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用NaOH、CaCl2、LaCl3将SBS接枝马来酸酐(SBS—g—MAH)离子化,得到SBS接枝马来酸盐离聚物(SBS—g—MAM)。其耐溶剂性能、吸水性能及对极性基体的粘合性能随离子化程度而发生变化,离聚物具有更好的吸水性及耐溶剂性能。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固相接枝法在聚丙烯(PP)分子链上接枝马来酸酐(MAH),制备功能化聚丙烯。重点讨论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以及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产物PP-g-MAH接枝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20℃,单体与PP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用量为2.5%时,最大接枝率可达到1.6%。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MAH。  相似文献   

10.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8%,单体比率为150%时,接枝率将达到26.1%。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波谱仪(13C-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PMMA分子链被接枝聚合到LLDPE上。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接枝聚合没有改变晶型,但结晶焓由61.39 J/g降低到47.18 J/g。  相似文献   

11.
PP-g-AM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韦春  蔡志强  吕建 《塑料工业》2000,28(1):1-2,15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丙烯酰胺(PP-g-AM),用经我谱、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表征,讨论了单体,引发剂用量、接枝温度、反应坚接枝率的影响,并将接枝物应用于成PA6共混。结果表明当CDP用量为0.15%、AM为6%、挤出机转速为40r/min,可获得最佳的接枝率,经接枝改性的PP与PA6共混,其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CPP-g-MAH的制备及其接枝效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对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通过改进接枝工艺,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了马来酸酐的接枝效率。在较低马来酸酐用量下制备出接枝率约2%、接枝效率达到80%左右的接枝产品,显著降低了原料消耗。  相似文献   

13.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 (十一烯酸 )熔融接枝聚丙烯 (PP) ,探讨了加工条件、引发剂类型与浓度、单体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并将结果与短链羧酸丙烯酸 (AA)在PP上的接枝进行比较 ,考察链长因素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DCP、BPO的双重引发下 ,十一烯酸在PP上的熔融接枝是成功的。反应条件对接枝率有一定的影响。和短链羧酸丙烯酸在PP上的接枝相比 ,相同接枝条件下十一烯酸的接枝率较低。DSC测试结果表明 ,十一烯酸接枝前后和丙烯酸接枝前后PP的结晶性能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聚烯烃弹性体与马来酸酐的熔融接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双螺杆挤出机作为反应器,比较了聚烯烃弹性体(PO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马来酸酐(MAH)的熔融接枝反应。尽这两种树脂具有相近的支化度,但由于POE树脂的大支链对大分子自由基之间的偶合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所以,POE/MAH接枝体系的接枝率明显高于LLDPE/MAH接枝体系,而且接枝产物保持了较好的流动性;酸酐在POE树脂上的接枝率随过氧化物和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接枝树脂可以明显提高PE与铝之间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ACS树脂合成条件对其化学结构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含量、单体比例、溶胀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ACS)树脂的接枝率、摩尔质量及其分布、拉伸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PE质量分数为30%、单体St/AN质量比为2 1∶、溶胀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8 h时,能够得到微观结构均匀、拉伸性能较好的ACS树脂,其拉伸强度可达31.33 MPa。  相似文献   

16.
在哈克流变仪中,研究了苯乙烯(St)存在下1-甲基-1-[3-异丙烯基]苯基乙异氰酸酯(TMI)官能化二元乙丙橡胶(EPM)的过程,讨论了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HBP)用量、St用量、TMI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螺杆转速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MI用量增加,其接枝率持续增加,接枝效率却逐渐降低;分别增加DHBP和St的用量时,TMI的接枝率先增加后降低;而分别增加反应时间、温度和螺杆转速,也会发生TMI的接枝率先增加后降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纤维水相异相接枝马来酸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水相异相法在聚丙烯纤维上接枝马来酸酐,用称重法测定接枝率,结果认为,随着反应中使用的马来酸酐和过硫酸铵浓度的提高,所得产物的接枝率显著提高,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则是开始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接枝率上升,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在本实验中,各种反应条件下,都可以得到超过1.8%的接枝率。  相似文献   

18.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用反式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讨论了引发剂用量、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共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随着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共单体苯乙烯的加入对接枝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淀粉原位熔融接枝聚乳酸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二甲基亚砜将淀粉糊化,然后加入乳酸和催化剂,在95℃下减压反应,制备了聚乳酸(PLA)与淀粉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吸光度对比法计算了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并分析了真空反应工艺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和的条件下减压反应可得到PLA与淀粉的接枝共聚物;PLA和淀粉的特征峰的吸收强度与其含量成正比,接枝产物中PLA的接枝率为1.969%;真空反应工艺在接枝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