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自由度无角位移减振机构运动学建模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光电成像系统中,振动影响系统的成像质量,其中角位移尤为严重.为了减小振动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应用空间机构学原理和减振理论设计由基座平台、运动平台,空间连杆机构和减振元件组成的减振机构.在减振机构中,利用矢量法和坐标变换对空间连杆机构进行数学建模,推导出减振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在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减振机构的两种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运动特性,结果表明该机构可以有效的隔离振动、抑制角位移,对系统成像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行设计并制作了一款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对实验数据和特征曲线的分析,研究了该阻尼器的磁场强度和阻尼性能,验证了该阻尼器应用于半主动控制的优越性。根据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并联机构机型的选择原则,以三平移减振平台为例,提出了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多维减振平台上的设想,并构思了初步方案,为此类阻尼器应用于多维减振平台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个基于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多维减振平台,用于研究教学目的。根据并联机构用作减振平台主体机构的具体要求,确定一种2T-2RNI自由度并联机构,自行设计制造了电动伺服缸,作为执行器和振动源。  相似文献   

4.
耗能减振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国内外耗能减振装置的性能试验和耗能减振结构的计算研究并结合我国正在修订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讨论了耗能减振结构抗震设计的统一方法。提出了速度相关型线性耗能器和滞变型耗能器等效阻尼和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计算和比较,研究了耗能减振结构非正交阻尼阵强行解耦的精度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耗能器可统一归结为结构附加振型阻尼比的方法;并采用文中提出的耗能减振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将耗能减振结构的抗震设计转化为普通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抑制车轮振动噪声,弥补现场试验的不足,在对黏弹性阻尼材料阻尼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以S1002CN型面高速动车组车轮为分析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ABAQUS有限元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阻尼车轮减振性能进行仿真优化设计,得出阻尼车轮3个主要参数对其踏面径向振动加速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并能快速确定阻尼车轮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为:阻尼层厚度4 mm、约束层厚度1.5 mm、约束阻尼层敷设于车轮两侧。研究结果表明,黏弹性约束阻尼技术是抑制车轮高频振动的有效手段,对于黏弹性阻尼材料在低噪声车轮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弹性环挤压油膜阻尼器是一种新型的旋转机械支点阻尼器,其良好的减振特性,能够有效地对转子一支承系统振动进行控制。本文通过对ERSFD动力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初步从三个方面获得了减振机理:油膜阻尼吸收部分振动能量;弹性环凸台接触状态能控制支点刚度,从而调整临界转速,减小振动峰值;弹性环通过变形储存部分振动能量并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行桥跨度不断增加,其固有频率受行人质量的影响增大,为提高人行桥的宽频减振效果,提出了一种由阻尼器、复位弹簧并联后再与拉索串联而成的阻尼索减振方法。首先,以简支梁模拟人行桥,建立了阻尼索-人行桥弯曲振动方程,采用解析法获得了阻尼索为人行桥提供的附加阻尼比计算公式。然后,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桥梁频率、阻尼器黏性系数等参数变化时阻尼索为桥梁提供的附加阻尼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索可为人行桥提供非常大的附加阻尼比,附加阻尼比理论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后,基于附加阻尼比理论计算公式,对阻尼索减振性能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轮发电机基础中间平台的减振问题,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的模态试验法,对普通混凝土板与新型材料约束阻尼混凝土板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振动对比试验,得出两块板的模态阻尼比,结果表明,约束阻尼混凝土板的阻尼效果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型下是不同的.在40-100Hz范围内有较好的减振、吸能作用;对于整体平移振动不起作用,而对于扭曲振动效果最好.因此,如果汽机基础中间平台在40-100Hz范围内有扭曲的振型时,约束阻尼混凝土板将会很好地降低其振动.  相似文献   

9.
颗粒阻尼器具有不改变结构形状、附加质量小等特点,在其他被动阻尼常失效的恶劣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然而,传统的颗粒阻尼器设计通常依靠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颗粒阻尼技术在汽车制动鼓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基于离散元和有限元的耦合方法分析颗粒阻尼在汽车制动鼓上的应用,使颗粒阻尼减振器在旋转结构上的研究成为可能。结果表明:颗粒阻尼技术在汽车制动鼓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是可行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PUE-8、H-116、H-117三种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结构设计和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把三种阻尼材料以内涂、外涂、阻尼套、夹层等四种不同形式与金属波纹管复合,制成高阻尼复合波纹管。制成的复合波纹管耐水压有所提高,可达4.0MPa。通过流体管道减振模拟试验,振动插入损失提高1.2~15.7dB,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比较分析几种复合结构的综合性能,认为夹层结构的高阻尼波纹管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符旭晨  周岱  吴筑海 《振动与冲击》2004,23(3):29-32,36
斜拉索是效率极高的全张力柔性构件,在现代大跨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风致振动和减振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斜拉索各种风振形式的振动机理和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减振方法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最后对斜拉索风振与减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辅助索减振法、MTMD减振法、智能拉索、振动优化控制理论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重点,有着明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动平衡装置减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动平装置的研究背景,研究了三种自动平衡装置的工作原理、平衡特点和减振效益,提出了以减振倍数作为衡量减振效益的定量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滚球式减振效益最好,在理想情况下,滚球可以使转子达到完全平衡,减振倍数将达到无穷大;摆锤式在理想条件下,减振倍数远大于1;充液式减振效益相比之下较差。一般情况下减振倍数是介于1和2之间。  相似文献   

13.
刘广通  屈迪  郭涛  何田  许凯 《振动与冲击》2021,(7):142-147,215
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对卫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导致目前的减振系统难以满足未来的运输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基于空气弹簧并联结构的卫星包装运输减振系统,并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卫星运输箱的结构和减振需求提出了并联空气弹簧减振系统方案。基于实测参数建立了并联空气弹簧减振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运输工况下系统的减振效率及安全性。构建了减振系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实车运输测试。研究结果证明基于空气弹簧并联结构的运输减振系统在实车运输中具有较好的减振效率,并可以保证设备在运输过程安全。该研究结果可为大型精密设备运输减振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齿轮箱是船舶动力装置的一个重要部件,常因振动而出现故障,也是舰船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根源之一,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减振处理.对某型齿轮箱振动烈度和振级落差进行了测试,详细分析了测试结果,对该齿轮箱的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齿轮箱的减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还对测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南昌地铁1号线八一广场段为工程背景,对轨道-隧道-大地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分别建立三种道床模型:整体道床、弹性支承块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振动加速度级和Z振级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轨道结构下隧道壁及地面的振动响应。随之减振道床支承刚度的变化,分析道床的自振频率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计算表明: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主频在40 Hz附近;减振道床的自振频率对减振效果有较大影响;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效果明显优于弹性支承块道床。  相似文献   

16.
以动力装置安装基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释粒子阻尼的减振特性,借助有限元和离散元等仿真工具,确定粒子阻尼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振动特性及振动能量分析优化其布置位置,并对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表面摩擦因数、表面恢复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仿真计算的模型验证试验台,通过减振特性测试,从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安装位置等角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阻尼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优化设计方案预期效果,并得到有效验证。该方法为动力装置安装基座的减振增添了新的控制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船舶隐身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地下高铁运行引起的振动通过周围地层传播会导致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地上邻近建筑的二次振动,从而影响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以某商业综合建筑为背景,结合相关参数及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土体—建筑底板—上部结构"全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地下高铁运行时结构振动响应.结合振动控制标准进行评估,并针对竖向隔振支座的减隔振效...  相似文献   

18.
构筑物爆破拆除振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构筑物爆破拆除振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爆破振动、后座振动与塌落振动,其中以塌落振动占主导地位。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实际监测案例发现:塌落振动又可分为前期爆破切口闭合振动和后期主体塌落振动,对于特殊结构爆破拆除切口闭合振动与主体塌落振动处于同一影响水平。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爆破振动、后座振动、切口闭合振动和主体塌落振动的生成、传播规律及其对周边结构的危害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降振措施与振动监测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钢轨动力吸振器是降低轮轨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建立钢轨动力吸振器振动噪声计算模型,分析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和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的减振降噪性能差异,调查在不同车轮钢轨表面粗糙度、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工况下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降噪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较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有更为优良的减振和降噪性能。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总辐射噪声增加,同时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的降噪效果也有一定提升,而对于不同轮轨表面粗糙度,钢轨动力吸振器降噪量效果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快速减振方法。以硬盘读写头动臂为例,分析了其受驱动力激振后的瞬态响应。在其指导下,选择了作用力的作用时间和波形:该作用力的作用时间T应为机械结构一阶固有频率对应周期的2倍,且为关于T/2奇对称的单周期波形。通过实验,证明了这样的作用力可以有效减小系统的残余振动,实现快速减振。此方法可以引申到一般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