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DSC法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的固化行为,比较TBPO百分含量变化对于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DSC、树脂反应活性分析仪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固化反应温度、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BPO百分含量从10%增加到100%,固化反应峰值温度由142℃降低到120.8℃,凝胶时间由214s降为79.5s,固化时间由634.5s缩短为171.5s。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在固化过程中固化速度随凝胶时间延长而变慢的问题,采用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和异辛酸钴/2,4-戊二酮组成的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室温下对UPR进行固化,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研究了固化体系中各组分用量对UPR凝胶时间、峰值时间和最大放热峰温度的影响,得出各个组分的最适宜用量。在工程中应用此工艺条件,使UPR在工程应用中有较长的施工期,后期快速固化,且固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低收缩添加剂对聚酯树脂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SPI法测定加入不同含量低收缩添加剂(LPA)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放热曲线。研究了低收缩添加剂的用量,以及中低温固化体系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凝胶时间,固化时间,放热峰温度,固化放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N-甲基-N-2-羟乙基对甲苯胺和过氧化物引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N 二甲基苯胺(DMA)和N 甲基 N 2 羟乙基对甲苯胺(MHPT)与过氧化物组成的引发体系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促进剂浓度相同时,MHPT的凝胶时间为DMA的1/4~1/7,固化时间为DMA的缩短50%~25%,放热峰温度和巴氏硬度比DMA的高;固化温度与凝胶时间曲线表明MH PT比DMA的反应活性更高。温度比较低时(5℃),2,4 二氯代过氧化二苯甲酰(DCBPO)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DMA体系不能使树脂快速固化,而DCBPO和BPO/MHPT体系能使树脂快速固化。使用DSC对固化的树脂样品进行非等温扫描,结里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固化程度比DMA的高。  相似文献   

5.
DSC法研究UP树脂及增韧剂改性UP树脂的固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确定了不饱和聚酯(UP)树脂采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过氧化二特丁烷(DTBP)3种不同固化剂固化时的最佳固化温度,同时对BPO和DCP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体系凝胶时间和活化能的确定;研究了液体聚异丁烯(PIB)、马来酸酐接枝PIB(PIB-g-MAH)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IB(PIB—g—GMA)对UP树脂固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双马来酰亚胺(BMI)作为苯并噁嗪(BZ)树脂的改性剂,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及Freeman-Carroll法研究了改性BMI/BZ树脂体系的反应特性和固化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改性BMI/BZ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随BMI用量增加而缩短;改性BMI/BZ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只有一个放热峰,其峰顶温度(230℃左右)明显低于纯BZ体系,并且与BMI用量无关;改性BMI/BZ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近似于1级反应,当w(BMI)=30%~50%时,所建立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在10℃/min时能较好描述改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运用示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讨论了引发剂对DAP固化特性的影响,并由DSC曲线得到了DAP树脂的固化工艺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固化度、FT-IR的测试对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的固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固化体系中引入BPO可以使DAP树脂在更低温度下引发固化;在BPO、DCP用量均为2%的条件下,确定了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分别为:100.5℃,124.3℃,137.8℃,表观活化能为129.3 kJ/mol,反应级数为0.950。固化度、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DAP树脂在中温条件下可以固化得较完全。  相似文献   

8.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特性和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镁、氢氧化钙增稠不饱和聚酯(UP)树脂,通过测定树脂糊初期和后期的粘度及固化反应曲线,对影响增稠特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和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镁比氢氧化钙的增稠效果好,适宜用量为2~4份;增稠温度40℃较为适中;微量水促进初期增稠,但对最终粘度影响不明显;氧化镁与氢氧化钙复配增稠体系中,氢氧化钙能抑制初期增稠,而促进后期增稠;随增稠剂含量增加,增稠后树脂糊固化反应的峰顶温度升高,放热量减小;由不同升温速率的固化曲线可以确定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咪唑催化苯并噁嗪树脂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咪唑为催化剂的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固化反应。通过平板小刀法测凝胶化时间、等温DSC和程序升温DSC等方法,表征了含有咪唑的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计算了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咪唑的引入使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固化初始温度从242℃降到了130℃左右,DSC曲线出现催化固化和热固化2个放热峰;咪唑对苯并口恶嗪树脂的催化作用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等温DSC分析,含有咪唑的苯并口恶嗪树脂在150℃下的固化反应是不完全的,经过高温后处理才能固化完全;经过等温动力学计算,咪唑催化苯并口恶嗪的固化反应级数为1.72,活化能为86.3kJ/mol。  相似文献   

10.
运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TA)等手段研究了自制的双酚A二氰酸酯(BCE)树脂提纯前后的固化反应特性,并探讨了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提纯将降低BCE树脂中双酚A等杂质的含量,提高固化反应温度,提高树脂的耐热性;环烷酸钴对BCE树脂的固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加入后固化反应放热峰起始温度Ti由207.2℃降低到167.8℃,凝胶时间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