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其主张“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2.
洪惠群  杨安 《华中建筑》2006,24(10):1-3
运用中国传统风水中的相地选址、景观特征、风水物等环境观念来分析与研究现代城市景观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揭开“风水”文化的神秘面纱,分清精华与糟粕,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扫清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思想障碍,探寻适合现代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使之得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风水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各类建筑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来对于建筑、环境、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的比较完整的人居环境和建筑营建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清代恭王府的营建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址布局、建筑经营到园林兴造三方面,探析恭王府营建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水学特征,以加深我们对传统建筑与文化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顾强 《居业》2015,(16)
在现如今的人居环境设计中,中国的传统风水对于整体的环境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风水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感,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生态学有着一些不谋而合的观点。在下文中笔者就传统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设计进行一些浅要的探析,在中国传统的风水之中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红珠山为例,通过传统风水和现代地理学双重角度对蒋介石官邸选址进行了分析,将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联系,从安全性、美观性、宜居性三方面,提出了山地人居建筑选址应当考虑的因素,并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理想风水格局村落的生态物理环境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村落在人居环境营造方面具有丰富而优秀的经验与做法,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本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理想风水格局村落的生态物理环境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理想风水选址模式下的村落的确具有优良的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7.
传统人居环境中的生态策略包含了许多与特定的传统生活模式相契合的生态理念,其中在建筑营造方面主要包括风水理论指导下的理想选址,总体权衡下的理想格局以及形制简单但使用功能、空间造型、文化意境及精神感悟中蕴含着一种动态的、彼此渗透转化的生态观念的庭院空间。深入挖掘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精髓,可以为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提供启发,也能为创造更生态绿色的现代建筑提供设计指导,该文以三峡文化科研中心方案为例,研究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设计手法,以期为相似项目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村落在人居环境营造方面具有丰富而优秀的经验与做法,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该文从人类的基本需要方面探讨了风水学对传统聚落选址的影响,表明理想风水选址模式下的村落的确具有优良的环境品质,从而提炼出对当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东广雅书院平面布局是按“脸谱”的形式规划设计的,这种布局形式在现存古建筑中相当独特,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当地传统风俗文化等因素分析,这种布局形式与风水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科学意义的理论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章将对广雅书院时期“脸谱”平面布局从选址到设计规划中所涉及到的风水理论进行简要论述,探究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风水理论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盛杰 《四川建筑》2006,26(1):25-27
通过古代风水理论的起源、发展、风水理论形成体系的解读,诠释古人按“寻龙、点穴、察砂、观水、取向”五步曲,探求“藏风得水、风水宝地”的朴素思想,先民对人居环境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景观关怀和“天人合一”的人居建设观,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