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苗胜坤  赵峰  黄宁 《人民长江》2001,32(10):27-28
按控制爆破所处的环境,对三峡工程建(构)筑物附近的控制爆破进行了分类。在爆破前,根据《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技术规范》和《爆破安全规程》,并参照“三峡大坝和电站厂房二期工程土石方开挖施工技术要求”,提出了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做到既使爆破作业顺利进行,又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分别介绍了三峡工程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的基础开挖控制爆破技术、地下建(构)筑物附近的基础开挖控制爆破技术、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的地下开挖控制爆破技术和围堰拆除控制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2.
木坡水电站引水隧洞长度为10074m,压力管道长度为418m,沿线建(构)筑物较多,为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在爆破施工的过程中对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得爆破施工对工程沿线建(构)筑物的影响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3.
建筑沉降观测是针对建(构)筑物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是评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建(构)筑物的安全,是建(构)筑物施工期及运营期不可缺少的测量工作。本文以贺州电厂建(构)筑物沉降观测项目为例,对设计方案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三峡二期下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拆除爆破时,周围主要建(构)筑物震动安全监测的测点布置、测试成果及成果分析,结果认为周围建(构)筑物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双塔西街站—大南门站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掘进施工前对下穿建(构)筑物进行鉴定评估、隔离加固,掘进过程中合理选择与优化掘进参数、地表跟踪注浆,下穿通过后洞内补充注浆等风险控制措施,双大区间顺利下穿10个建(构)筑物Ⅱ级环境风险源。通过对区间下穿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该区间地下水埋深浅、砂层敏感性强等水文地质特点,对盾构下穿建(构)筑物风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工程实践表明:富水砂层区盾构下穿建(构)筑采取以盾构自身掘进参数控制为主,隔离加固、地表跟踪注浆等措施为辅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建(构)筑物变形。  相似文献   

7.
在三峡工程混凝土纵向围堰上游端部拆除前后的爆破试验和施工爆破过程中,对混凝土大坝及其周围建(构)筑物的关键部位进行了振动测试.爆破效果调查表明,此次围堰拆除爆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浅淤泥软基的特点,结合爆破挤淤施工实践,阐述浅淤泥软基爆破挤淤的原理、基础处理主要施工特性、爆炸挤淤技术施工要点、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等方法.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图5幅.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预制桩沉桩过程中对周围建(构)筑物以及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施工监测的必要性和监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物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挤淤填石是浅海工程中淤泥质软基处理中的常用施工方法.就围堤地基爆破挤淤处理产生的悬浮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输移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时刻进行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输移扩散对附近水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运动与潮流运动密切相关,潮流的方向及水动力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爆破挤淤产生的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方向及范围;在该水域,爆破挤淤后,水体中由此而产生的悬浮泥沙浓度由于扩散和落淤而迅速减小,爆破挤淤6 h后,悬浮泥沙浓度增量基本降至10 mg/L以下,若在转流时段(憩流)进行爆破更有利于悬浮泥沙浓度的降低,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峡口水库发电输水隧洞进水口位置靠近坝体、厂房等建筑物,且周边岩体较为破碎.通过现场爆破振动试验制定了合理的爆破方案,并在爆破过程中实行爆破振动监测,按照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施工方案,达到对邻近建筑物进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观音岩水电站导流底孔出口围堰紧邻永久建筑物,导流底孔施工完成后,围堰爆破拆除可能对周边永久建筑物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周边建筑物在爆破拆除时的安全,分析了爆破拆除的控制难点,设计采用了松动爆破、布置防振孔切割爆破、定向爆破、冲击锤人工风镐凿除、建筑物遮盖防护等措施,降低了建筑物爆破的振动速度,控制了爆破飞石的距离,有效保护了周围永久建筑物的安全。爆破设计及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爆破施工会对周围已有的建筑物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 预测爆破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能有效降低风险, 消除安全隐患。在某港口周边进行爆破施工前, 为保证邻近高桩码头的安全, 先建立爆破位置与高桩码头整个区域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在爆破荷载及高桩码头在役期间的最不利荷载作用下, 计算分析港口内部结构与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动力响应。根据港口结构所能承受的爆破冲击波通过土体传递给结构的动力响应, 并以高桩码头的安全振动速度为衡量标准, 得到爆破点距离码头最近位置时的最大单孔炸药量, 分析此时码头的位移变形、弯矩、剪力以及应变情况, 发现码头的位移受爆破荷载的影响较小, 但码头内部斜桩较直桩承受更大的应力、剪力, 因此在爆破施工时, 斜桩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隧洞爆破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动力响应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时,爆炸冲击荷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围岩的破坏,随后主要以爆破振动的形式作用于近区围岩.  相似文献   

15.
大浦第二抽水站工程地质为深厚海淤土,距离已建大浦第一抽水站外边线仅相距35.25 m,施工时为确保相邻建筑物的工程安全,经综合分析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基坑开挖深度、周边荷载、基坑位移对主体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加固、在基坑东侧边沿布置一排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组合支护模式,同时加强对组合支护桩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监测等措施,解决了该站基坑开挖、施工降排水对周围建筑物安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下钻孔爆破工程中,爆破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对于周围环境有着巨大危害,对爆破区域内的重要保护对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意义重大。为研究气泡帷幕技术对于水中冲击波的削弱作用,结合长江九朝段炸礁工程,通过LS-DYNA模拟软件建立了水下钻孔爆破模型,对比分析了气泡帷幕的不同设置距离对削弱作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帷幕对于水中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和冲量均有明显的削减作用,各工况下水中冲击波峰值压力及冲量削减比例分别为22.4%~49.6%和12.1%~53.7%;当气泡帷幕距离被保护对象5 m时,其削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爆破震动的动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场爆破地震测试成果,建立了小湾地下厂房围岩爆破质点振动的预测模型。根据质点振速的安全控制标准,确定了不同药量爆破的震动安全距离,以及确定距离的安全药量。现场测试振速大、频率高,说明该工程岩体较坚硬完整,由于围岩岩性和构造的各向异性,决定了爆破震动的各向异性。测试结果还表明,围岩约束具有尺度效应。小周边,强约束,使爆震效应增强,反之,则振速减小,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柘塘防护工程渠道石方爆破开挖为例,将渠道主体部分分层分段浅孔松动控制爆破结合边坡部分预裂爆破技术应用于本工程中,根据地质情况及邻近建筑物条件,合理选择了爆破参数,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实践表明,采取主体部分分层分段浅孔松动控制爆破结合边坡部分预裂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减小爆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保持边坡围岩的稳定和完整,从而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朱红兵 《人民长江》2006,37(2):39-40
对采用爆炸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类软土地基进行了试验论证.爆炸试验表明,水平向应力波对土体排水的贡献大于竖向应力波,缩短排水距离有利于土体的排水固结,炸药用量对试验有很大影响.直剪试验显示爆炸后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爆炸前均明显改善.爆炸后土体含水量显著降低.试验还得到了爆炸后土体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几个方面证实了饱和淤泥爆炸排水固结处理软土地基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岩溶隧道涌突水形成机制,探讨防涌突水形成所需的最小岩壁安全厚度,基于莫尔-库伦判据探讨了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振动加速度为指标推导了损伤区的分布范围;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水力劈裂的启动判据,结合强度准则推导了裂隙带的分布范围;同时考虑施工爆破振动作用和高压水力劈裂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启动水力劈裂的条件;基于力学理论分析了隧道岩溶段施工过程中涌突水的形成机制,并提出防涌突水所需岩壁最小安全厚度的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防涌突水所需涌突水岩壁最小安全厚度由爆破严重损伤区、溶洞周边裂隙区、裂隙扩展区、潜在危险区四部分组成,案例的理论计算值与现场实际安全岩壁厚度值接近。研究成果可为中坝等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