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济南第三棉纺织厂、第一印染厂和济南市纺织研究所为研究单位,济南合成纤维厂、第一棉纺织厂、第一色织厂、染织厂为协作单位组成的一条龙协作组,经过不到两年的共同努力,采用五叶形和圆中空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生产了中长仿毛华达呢、西服呢、人字呢、色织华  相似文献   

2.
1977年以后,我们由使用进口中长纤维原料而逐步改用国产涤纶纤维(北京涤纶厂生产)和粘胶纤维(南京化纤厂、吉林化纤厂生产),其规格为65毫米×2.5D,特别是全部配用后,在已经改造的1181C型高产梳棉机上遇到困难,主要是针布分梳时摩擦力增大而产生静电,加上一时难以解决的批次更换频繁,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硬丝含量不稳和纤维油剂配方、含量不稳等,致使分梳效果不佳,棉网恶化。未分梳的纤维扭结形成白纤结,而成竹节纱疵,更严重者使锡林和盖板针面负荷的内层纤维量增多,自由纤维量减少,不能参与  相似文献   

3.
我国化纤生产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突破了年产50万吨产量.能成批生产有色纤维、异型纤维、中空纤维、复合纤维、高强纤维、网络和吹拈丝、无光漂白粘胶短纤维等种类.去年,北京化纤厂和北京涤纶厂、无锡.二合纤厂的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已全部开车.黑龙江涤纶厂和丹东、连云港、铜陵化纤厂扩建的涤纶长丝车间,已分别投料试车,广东新会涤纶厂也已投产.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生产用的煤、电、化工料和木材显得不足,一些企业还急待扭亏为盈.一九八四年化纤工  相似文献   

4.
1988年第一季度涤纶短纤维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已经完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抽样全国不同类型生产涤纶短纤维的企业众多,在前几次抽查的基础上,这次又选择了13个企业进行抽查。其中,大型企业有两家:辽阳石化公司纤维一厂,天津石化公司涤纶厂;中小型企业有七家:北京涤纶厂、大连金州纺织厂、长沙帆布厂、宁波化学纤维厂、太原涤纶厂、襄樊合成纤维厂和上海第二棉纺厂,其中襄樊合成纤维厂为新建企业,目前尚属试产阶段;乡镇企业有四家:江苏省江阴市合成纤维厂、江阴市涤纶纤维厂、江阴市化学纤维厂和浙江省余姚合成纤维厂。因目前市场聚酯切片供应紧张,有部分厂家转产或停产待料,因  相似文献   

5.
简讯     
广州合纤试验厂自1980年6月1日起,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把广州生物化学制药厂改造成年产涤纶短纤维2500吨的分厂,于1981年5月开始投料试生产,到81年9月中旬已生产涤纶中长纤维270吨。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6,(17)
正1涤纶纤维的发展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涤纶纤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2013年,全球涤纶纤维产量增加6%,占人造纤维总产量的73%,达到4 670万吨,其中3 130万吨为涤纶长丝,1 540万吨为涤纶短纤。涤纶长丝全年产量增长8%,而涤纶短纤只增长了2%。因此,2013年全球生产的人造纤维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生产品种情况介绍北京第三棉纺织厂从1957年建厂时,有纺纱机86984锭,1511型44英寸织布机3696台,是一个大型全能纺织厂。经过30多年全厂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努力,现已形成以出口宽幅纯棉布为主的外贸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织布车间  相似文献   

8.
根据市场需求,从1992年开始,我厂开发生产有色涤纶中长系列纱线已达15000多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感到与其他纤维相比,有色涤纶纱线有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需要在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等方面作一些调整和改变,才能取得满意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广东60年代开始生产粘胶纤维,70年代生产腈纶,80年代生产了丙纶、涤纶,但发展缓慢。1981年化纤总产量660.4吨,占全国化纤产量的1.25%,排行第18位。1982年,新会涤纶厂引进国外成套先进的涤纶长丝技术和设备,成为我省化纤工业新开端。1984年另一成套引进的广州涤纶长丝厂投产,同时佛山、新会、广州、茂名、汕头、肇庆等兴建或扩建一批化纤厂。84年总产量达1.9245万吨,比81年增加近两倍。现有化纤企业九间,涤、腈、丙、粘、锦五大纶基本齐备,生产技术装备属国内中上水平,其中涤纶长丝属国外70年代末水平,预测1990年全省化纤生产能力达12.08万吨,其中涤纶8.35万吨,占69.12%。涤纶长丝4.3万吨,占35.6%,全部为引进高速纺设备。涤纶短纤、腈纶、锦纶、丙纶也准备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只有粘胶纤维设备较落后。为在1990年全面赶上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建议首先对粘胶纤维进行技术改造;第二,成立化纤—纺织品联营开发公司,开发三大支柱产品和化纤新品种,如差别化、功能化纤维和第四代粘纤—即高湿模量高卷曲粘纤的开发利用;第三,建立大型原料基地,注意原料、燃料、能源配套;第四,注意人才培养,重视科研,建立全省产品开发中心。把广东化纤建设成技术引进提高型,产品出口型基地,使广东成为技术外引内联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印染助剂》1996,13(2):36-37,31,27
印染助剂实用技术讲座连载第二讲合理选用浆料、提高浆纱质量张海峰(常州第三棉纺织厂常州213004)上一讲介绍了纤维的品种与基本性质。从这一讲开始着重介绍纺织品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助剂。为了把基础知识和当前应用实践结合起来,讲座中将同时介绍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学大庆运动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在厂党委领导下,我们学习了北京国棉一厂,丹东毛绢厂和大连纺织厂的经验,从今年二月下旬开始对自拈纺纱进行了试验研究,目前已有三台曲柄滑块型式的自拈纺纱机(其中大牵伸一台)运转。一台周转轮系型式的正在按装。 我们在自拈纺纱机上纺的是中长纤维。纤维的规格是: 涤纶2.5 D × 65毫米,我厂化纤车间生产; 粘胶3.0 D ×70毫米,丹东化纤厂生产。 混合比:涤纶65%,粘胶35% 混合后纤维的平均纤度2.68 D 混合后纤维的平均长度66.75毫米 共纺了两种纱支: 16 × 2号(36/2英文), 30 × 2号(20/2…  相似文献   

12.
(一)原液色涤纶梳条 国产原液染色涤纶,由北京涤纶厂于1974年试制成功,并大量投产。我厂用它与粘胶混梳做粘涤纶产品。如何梳制成条代替进口黑涤纶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我厂于1975年在毛条车间进行了试梳,1976年先后梳理了几批,取得了单梳的初步经验。在1976年底投入大批生产,共梳20多吨。现将76411批梳条工艺和生产情况小结如下。 一、原料情况一、 工艺条件三、质量情况四、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原液色涤纶短纤维松散,抱合力差,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现象严重,所以选择合适的油剂对提高混合原料的质量十分重要。 我们先后…  相似文献   

13.
北京第三棉纺织厂是中国五百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是中国棉纺织品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现有职工9179人,有各类专业技术管理干部588人,具有大中专学历518人,主要产品有棉纱、各种宽幅、窄幅纯棉坯布,中长混纺纱和布,还有妇女卫生用品ob卫生栓等其它产品。 我厂于1954年开始筹建,1957年正式投产,占地面积464926平方米,建筑面积319436平方米。企业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纱锭由建厂初期的86984枚发展到120928枚;新增线锭11240枚;拥有宽幅布机2240台,窄幅  相似文献   

14.
“中长纤维及织物新产品” 由济南合成纤维厂,青岛第四棉纺织厂、青岛第四印染厂等共同承担研究,经二年多的努力,济南合成纤维厂试制成功了2.5~3.0D、51~65m/m性能良好的涤纶圆中空纤维及三叶等异型纤维。青岛第四棉纺织厂通过合理混纺,精心设计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措施,完成了六大类二十七个产品。青岛第四印染厂充分利用先进设备的优势,最终完成了平纹、斜纹、提花、仿麻、长丝交并交织、磨毛和特种整理七大类三十二个产品,超额完成了国家经委下达开发“中长纤维及织物新产品”六大类二十个品种的指标要求,基本上使中长织物产品形成系列,其中正式投产的有十七个产品,占试制总数的53%。 该项目荣获1987年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纺织工业部科技进步奖表扬奖。我们认为值得提及的经验与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一条龙”是开展应用性研究项目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5.
毛纺行业生产过程中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和毛油剂是纺部生活好做保证纺纱质量的关健。对油剂的油水比与加油量的控制,要根据纤维的种类和纺部加工条件来确定。如果油剂选择适当,使用合理,纺纱加工可以顺利进行,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可降低消耗,减少细纱断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批新油剂应运而生,这无疑对纺织工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我们从1986年12月开始,在纺纱车间和条染复梳车间分别对纯毛产品和混纺产品运用新油剂2001(江苏省如皋县化工二厂生产)进行了40余吨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新油剂2001是当前毛纺工业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以国产涤纶取代进口涤纶,逐步实现国产涤纶单(口麦)纺,并生产可供出口的产品,是我国涤纶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京棉一厂与北京涤纶厂、北京印染厂组成一条龙试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在近十个月的生产实践中探索了使用国涤提高产品质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涤纶短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因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摩擦而出现静电现象,妨碍生产正常进行,为此必须使用油剂。一个性能卓越的油剂,在于使纤维表面附上一层薄薄的油膜,赋予纤维良好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和集束性,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山西涤纶厂从联邦德国吉玛公司引进年产涤纶长丝5,000吨的抽丝成套设备,后加工设备系联邦德国巴马格.日本石川和村田公司的单机(与北京化纤厂类似).于1983年9月28日与外商正式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19.
据纽约消息,台湾台北塑料集团的子公司南亚塑料公司将在美国建立一个投资2亿美元、占地605英亩的涤纶厂。这是台湾在美国兴建的第一个涤纶厂,估计在1992年之前是不会投产的,但美国的涤纶生产厂商已开始对之感到头痛。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涤纶厂反映,涤纶销售疲软,特别是涤纶长丝销售更感困难.有人说涤纶的鼎盛时期已过,又要出现1982年那样的化纤全面滞销、工厂被迫减产的局面了,还有人认为,从聚酯切片到涤纶织物要全国降价,因此,在国家分配计划下达后,纺织厂不向化纤厂提货,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