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电阻率油气层属于非常规储集层,其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难以识别与评价。针对此情况,在探讨渤海湾地区低电阻率油气层5种成因类型和简介其识别与评价思路的基础上,阐述了应用气测录井、地化录井、定量荧光录井等录井技术结合微侧向电阻率与自然电位和地层流体分析等方法识别与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和途径,给出了应用不同手段分析的参数及其特征。在渤海湾地区B1井和B2井的应用表明,该综合分析法可有效识别与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研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已成为石油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分析了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对应用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结合及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现场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录井新技术在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显著效果,为该油田现场储集层解释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北部湾盆地气测录井定量解释方法简单落后、针对性和适应性差等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气测录井资料评价油气层的准确性,实现快速评价储层流体性质,引进了INFACT气测录井解释软件.通过对北部湾盆地已钻井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流体相模版,确定了渗透层含烃饱和度指标,即单位岩石地表气体体积门限值,进而实现了储层流体类型快速评价.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平均已达到9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王伟  刘深艳 《录井工程》2015,26(2):46-49,91,92
为了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低电阻率油层,提高录井解释符合率.通过分析渤海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对低电阻率油层采取气测录井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等录井方法识别和评价进行了探索。气测录井利用全烃及烃组分以及气体比率L_M、L_H和H_M曲线在油水层的组合形态来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录井利用检测的碳数分布特征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形态建立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标准。综合应用这两项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了渤海地区BZ油田群等多个油田50余口探井共计62个低电阻率油层.其中油层和差油层42层、油水同层12层、含油水层8层.经试油论证.总体符合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误判和漏判。  相似文献   

5.
G 898井沙三段油气显示层的高分辨率感应电阻率为1.2~1.8 Ω·m,与其相邻水层的电阻率非常接近,且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泥岩层的电阻率,为典型的低电阻率特征,仅依据测井资料难以正确解释.利用气测及岩石热解、定量荧光、罐顶气轻烃色谱、热解色谱、核磁共振等录井资料,从含油丰度、储集层流体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该层为中孔、低渗储集层,具有一定的含油丰度,束缚流体含量较高,基本不含可动水,综合解释为油层,且原油性质为中质油.综合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一致,展示了录井资料在该类油气层的发现及评价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张妍  罗丙昌 《录井工程》2009,20(4):31-34,43
吉林油田红岗地区扶余油层具有油质轻、岩屑显示级别低、地层电阻率低、气测异常显示和岩石热解地化分析值低的特点,应用常规录井技术难于实现有效识别和准确解释评价,甚至可能漏掉油层。针对此情况,在列举录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呆用气测冲淡系数法校正后的气测全烃和岩石热解地化烃类恢复系数法校正后的地化含油气总量进行油层识别与解释评价的方法,并针对该地区扶余油层的特点,给出了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含油气总量结合电测孔隙度的解释评价图板。应用实例分析表明,采用不同录井技术结合常规录井和电测孔隙度可实现油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7.
红岗地区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红岗地区岩屑显示级别低、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和油层电阻率偏低,这种“三低”特征给利用传统录井手段识别与评价油气层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特征,在概述造成该地区“三低”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岩屑取样与分析手段、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的全烃冲淡系数校正、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以及录井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不同手段及方法的配套应用,提高了红岗地区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效果,松辽盆地红岗地区的录井作业实践表明,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是解决录井资料质量问题、提高油气水层解释符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研  黄亮  仲玉斌 《录井工程》2011,22(2):36-38
针对吉林探区伊通盆地储集层地质条件复杂、难以评价的问题,通过对该盆地储集层气测录井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适合储集层评价的气测优势参数,建立了适用于该盆地储集层评价的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甲烷与全烃法、甲烷与全烃峰基比法、气测全烃曲线形态法、气体比值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地化分析中的含油气总量参数,分别建立了与气测全烃和甲烷对应评价图板。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了该盆地粗碎屑岩低显示和细碎屑岩高显示储集层油气评价的难题,提高了储集层录井评价水平,解释符合率由71%提高到85%以上,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其他盆地类似储集层的油气评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重中之重,录井解释常用的手段是利用气测录井对储集层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基于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的解释方法研究以常规录井数据、气测数据为基础,用地层取样、地层测试等结论来验证,通过整合不同区块、层组已钻探井的储集层流体结论信息,对不同流体类型的常规录井气测数据进行计算及特征统计,消除井筒环境参数、钻井工程参数的影响,建立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的储集层评价方法及标准。经录井现场实例验证,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解释评价方法适用于南海西部各盆地中不同地层的各种流体类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计算入手,从还原地层真实含油气信息的角度进行储集层解释评价,逐步提高了录井资料解释应用的精准度和可信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韩小俊 《录井工程》2009,20(2):25-28
南阳凹陷东庄油田存在气测显示低的特征,给气测录井异常识别和评价增加了难度,从而影响了录井油气层解释符合率。通过对该油田油气层气测特征的分析研究,根据东庄油田试油层气测参数统计,分别建立了用于区分水层、干层与价值层区的重烃相对含量与Q值解释图板和用于区分油层与油水同层区的C2和C3差值与甲烷相对含量解释图板,弥补了因岩屑挑取困难而造成的其他方法评价的不足。将这两套评价方法应用于该油田4口井10个层评价,经试油验证,解释符合率达90%,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庄油田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赵天沛 《海洋石油》2011,31(2):75-78
目前国内海上气田排液采气工艺措施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以连续和间歇气举为主,一类是临时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有固体泡排和连续油管作业.从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应用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未形成成套技术系列,应用范围受限较大.而受海上气田平台操作空间、气田流体性质、气田完井工艺以及措施成本等...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调研氢气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济阳坳陷部分油气井中天然气中的氢气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划分。济阳坳陷天然气中氢气的含量普遍较低,在有R/Ra测试值的井中,氢气的H2/3He值普遍低于20×106,具有明显的幔源特征。因此,在这些井中,幔源氢气伴随深部流体活动混入了天然气中。  相似文献   

13.
对管线内天然气放空时间及放空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放空或卸压时所用时间及放空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得出相关公式,为今后的生产调度决策、气量调峰、合理组织事故抢修等工作,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田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检测与减排潜力评估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与获取碳信用额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为此,结合在多个油气田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现场检测的部分结果,论述了在油气田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效率评估的程序和要点、使用的主要仪器与数据分析方法。场站检测与评估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包括:管线与设备的泄漏、火炬排放、甘醇脱水器排放、套管气排放、储罐挥发等,并对重点耗能设备(加热器、锅炉、压缩机)的排放与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储罐挥发、套管气放空与燃烧、压缩机排放等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具有最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并对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控制技术以及建议措施。该项工作有助于企业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寻找节能减排机会,评估减排潜力,制订适宜的、具有经济效益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川西白马庙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含气丰富,但气层类型及分布都相对复杂,不同类型气层产气量相差悬殊。根据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中、高孔渗高含气丰度气层和中、低孔渗低含气丰度气层及泥质粉(细)砂岩气层三种类型。通过研究该区沉积环境与气层类型,总结出沉积环境与气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白马庙气田气层纵、横向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划分出了各类气层分布范围及含气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6.
论深层气与深盆气——以潍北凹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潍北凹陷为代表的第三系断陷盆地深层具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藏,且显示出深盆气的部分成藏特征。深盆气成藏机理表现为典型的活塞式气水排驱成藏特征,是一种较稳定的成藏模式。潍北深层气在成藏机理上表现为深盆气模式,在张性断陷盆地的地质条件下又有其独特的成藏特点,是岩性和构造圈闭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并将成藏单元、压力系统复杂化的深盆气藏,构造岩性封堵和水封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后期构造活动弱、储层与外部连通性差的部位有利于深层气成藏,有利的储集相带是深层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一些低渗油藏高能气体压裂过程中出现了多次CO中毒事件,这对油田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采用密闭爆发器爆燃模拟检测技术系统研究了国内所用几种高能气体压裂(HEGF)中火药配方爆燃产生CO气体的生成机制,并以陕北某低渗油田5口井为例,研究了在井场HEGF作业中CO气体的聚集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渗油田高能气体压裂措施中CO气体伤害的防治对策,这对于确保HEGF压裂增产作业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底水气藏防止底水锥进时通常采用避射水层的生产方式,但四川部分气田的开发则采用射开气、水层且气水同采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其生产动态特征与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避射水层和气水同采2种模式特征之间的对比,总结出气水同采井的水气比曲线有平稳段、缓慢上升段、快速上升段、下降段和跳跃段5种类型,分析了每种类型对应的储层特征,绘制了水气比曲线变化图版;确定了研究区水气比线性分段函数斜率的取值范围。现场应用证明气水同采的生产动态特征与储层特征基本一致,表明该图版实用性强,有助于正确认识底水气藏地层水活动规律,而储层内部气、水两相渗流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气井及凝析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影响气井及凝析气井产能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的取值存在不确定性,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些因素,对气井及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确定非常重要。研究引入了基于正交试验的产能参数分析方法,分析并筛选了不易确定的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还分析了各因素对产能影响的权重,为气井及凝析气井产能评价的客观化和全面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气测录井在辽河油区特种油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河油区的特种油气藏十分发育,但油藏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增加了其发现与评价的难度。气测录井在部分特种油气藏的解释与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将气测解释与评价技术应用于裂缝性等一些特种油气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