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2009-2011年‘三优’评比暨学术年会"于11月4日至10日在成都举行,我校学报再次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次参评的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共有200余家,包括全国各地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开发行期刊和内刊.评比邀请了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的专家20余名专家,对参评的学报从政治质量、编  相似文献   

2.
2017年7月5日,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徐州召开,江苏省教育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等80余家单位、16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审议并表决了换届选举办法,进行了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的选举。黄河水院当选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冯峰当选研究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2007年常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于2007年10月27目~30目在开封景福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106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主办、黄河水院承办。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秘书长周源主持会议,黄河水院院长、学报主编刘宪亮教授代表学院致词。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学报发展谋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高专学报要健康发展,其准确定住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文章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学报定位的一些误区,阐述了准确定位的原则和策略。创新提出“影响因子Ⅱ”这个评价指标,认为“影响因子Ⅱ”与影响因子两者一起使用更适合评价高职高专学报,并提出了提高高职高专学报影响因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三优评比暨学术年会"上,我院学报荣获第2届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颜道胜同志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学报优秀主管;林建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高专学报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高职高专学报的地位问题、学术质量问题、内稿和外稿的问题、选题与组稿问题是制约高职高专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三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经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会批准,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优秀学报、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评比于5月29日完成并公示,我院学报获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优秀学报一等奖。杨道富、张振元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优秀编辑,杨道富的《科技期刊编辑能力探讨》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第一名。(和平)我刊在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中获多项奖励@和平  相似文献   

8.
简讯     
正我校学报编辑部项目获得全国高职高专期刊"励耘奖"优秀成果壹等奖。5月16日-18日,我校学报编辑部参加了由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主办、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期刊发展论坛暨2018学术年会"。在全国高职高专期刊"励耘奖"评选中,我校学报编辑部推荐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根据教育部、科技部有关指示精神,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组织了全国高职高专学报2008年“三优”(优秀学报、优秀编辑、优秀编辑学论著)评比,暨首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评比。在这次评比中,我校学报被评为首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学报编委会主任叶景文校长、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孙兴民副校长被评为优秀主管领导,学报副主编郭书俊同志被评为优秀主编。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年会于2012年11月25日-30日在桂林召开。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主办、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承办,有来自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的12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的相关改革政策精神;传达了中国高校期刊组织以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应对措施;听取了期刊数字化、信息化、国际化技术与政策报告;进行了办刊水平提升与期刊质量评估研讨:调整与完善了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期刊的"名刊"建设在市场经济及国际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诸多问题。所谓名刊可以分为3类,但真正的名刊一定是指具有公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理念、高层次的期刊。名刊建设中,尚存在名刊数量少;名刊栏目及选题、内容特色不强;名刊与非名刊协同互促度不高;建设过程缺乏监督;面临市场经济的压力;名刊的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等问题。要克服名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单纯以"SCI核心期刊"为标准划分期刊等级,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作为学术价值评价的重要因素,盲目照搬西方评价体系、标准、手段及方法和工具,片面追求机构排名,忽视中国特殊国情的误区。通过正确认识社会科学期刊名刊的作用及意义、将名刊建设作为长期不懈的艰苦工程坚持下去、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评价观念、探索社会科学期刊建设的新路子、建设名刊发展大战略体系等途径,促进名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编辑的责任意识,加强高校学报与高校中文核心期刊编辑规范、编辑质量的整体建设和个体建设,增强编辑向社会提供集科学性、规范性、可读性、经济性于一体文化产品的使命感;为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有关技术规范提供参考;为核心期刊遴选或评比或质量建设提供依据;为科学发挥核心期刊在编辑规范、编辑质量的“导向性”作用,不断提升核心期刊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为促进科学信息传播的“有序化”,促进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提升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与利用的可比性、通用性、标准性,推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交流现代化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以高校“中文核心期刊”为对象,根据《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所列144种高校学报,基于自然科学(86种学报)、农业科学(28种学报)和工业技术(30种学报),从“中国期刊网”资源站随机选取2004年每种学报论文共计864篇,进行调查.分析归纳了高校学报在“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量和单位、图、表、数学符号与公式、语言表达、参考文献”等十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导致高校学报编辑规范、编辑质量方面存在的87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点.提出了“重新修订《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设立学报论文规范化检查、评审和公示制度,建立对知名大学学报的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对名校、名报的监管力度,把学报规范化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一个必要的或硬性的考核指标”等7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Ei、SCI和ISTP三大检索工具在科学计量学上的重要地位,介绍这三大检索刊物对所收录期刊的选择标准与选择方法,对如何提高我国科技论文在这三大检索物上的被引率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稿多投"已成为多数作者采用的投稿方式,引起众多争议。对此,有必要从法律和学术期刊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一稿多投"现象,认可作者合法、合理的"一稿多投"行为,对少数作者以"一稿多发"为目的的、变相的"一稿多投"应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并予以谴责。期刊社要通过与作者签订合约的方式,从法律上避免"一稿多发"现象的发生。学术期刊编辑部要优化工作环节,促进稿件流通,通过合理竞争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学院学报定位和办刊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评价高职学院学报的功能,把握学报定位,是对高职学院学报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判断的认识问题.只有准确把握高职学院学报的内涵特征,做出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才能端正办刊指导思想,做出办好学报的正确决策.办好高职学院学报,最根本的是学院的主要领导和学报编委会、编辑人员对高职学院学报的功能与定位要有准确的把握,在学报建设上讲究办刊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期刊条码编号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期刊务码编号标准规范执行力度不够,使用错误较多的情况,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正确使用期刊奈码编号,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社科学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规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的重要载体,是我国9 000多种期刊中独具特色的集群.近年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启动,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的整体发展,在刊物学术质量的提升、刊物特色的形成、管理体制和办刊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对...  相似文献   

18.
笔者提出高校馆藏中文核心期刊,是由众多学科核心期刊,以及与学科核心期刊相关的期刊构成的观点,从理论上论述了确定馆藏核心期刊的意义,并以本院馆藏期刊为素材,用引文法、编辑出版单位类分法、请专家教授推荐等方法相互参考,确定我院馆藏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广大食品科技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好食品科技核心期刊,收集整理了16种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有关信息,包括期刊的刊期、年发稿量、被各种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和投稿信箱.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作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16种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2000年Ei光盘数据库收录我国中文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年美国《工程索引(Ei)》光盘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被《Ei》收录的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种数、收文数及其所属学科的分布情况,统计分析的结果为我国科技人员向《Ei》收录的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投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