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考察了投加粉末活性炭( PAC)对长期运行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污泥混合液特性和膜污染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膜污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PAC的投加使污泥絮体平均粒径增加、污泥的粘度减小,而对污泥含量影响不大.投加PAC可降低混合液中溶解性EPS含量,质量浓度从MBR反应器混合液中的平均87.17 mg·L-1降至PAC-MBR反应器内65.54 mg·L-1;同时PAC对膜表面的EPS也有吸附作用,能将沉积在膜表面的EPS吸附到其表面,使得膜表面的EPS质量浓度从MBR反应器内的970.6 mg·L-1降至PAC-MBR反应器内的699.0 mg· L-1,同时改变了膜表面的EPS组成,使得蛋白质、多糖的质量比降低,减缓了膜的有机污染,延长了膜组件的清洗周期.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代谢产物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张海丰  王亮 《化工进展》2009,28(8):1473
针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在运行过程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及胞外聚合物(EPS)对膜污染进行研究。实验过程中对MBR内的污泥混合液进行了定期膜阻力监测。结果表明,SMP和EPS对膜过滤阻力有负面的影响。SMP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在3~10 kDa对膜内部阻力影响显著,SMP中Mw>10 kDa的大分子有机物及EPS浓度对膜外部阻力影响明显。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膜表面污染物表明,EPS主要由多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组成,而污染层中的SMP主要是多聚糖和腐殖酸。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7,(12):2310-2313
通过两组实验,研究了投加壳聚糖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壳聚糖后,由于壳聚糖的吸附和絮凝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对色度、浊度、COD、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8%,7.3%,5.7%,7.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膜表面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2):2310-2313
通过两组实验,研究了投加壳聚糖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壳聚糖后,由于壳聚糖的吸附和絮凝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对色度、浊度、COD、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8%,7.3%,5.7%,7.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膜表面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FeCl3的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Fe3+对MBR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混合液特性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对比,进水中投加10 mg/L FeCl3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均明显提高,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性有所改善,动力学黏度、表面电荷性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Fe3+的投加明显的提高了污泥混合液可滤性,降低了缓慢增长阶段的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6.
投加粉煤灰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考察了投加粉煤灰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性能及膜过滤阻力的影响.实验中将不同量的粉煤灰投加到活性污泥中,反应30 min后分别考察了粉煤灰投加量对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脱氢酶活性等的影响,并确定了粉煤灰最佳投加量.在膜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行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混合液上清液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及膜过滤阻力.结果表明,投加粉煤灰可有效降低SVI及混合液中的EPS,活性污泥活性显著增加,膜过滤阻力增加缓慢,有效地降低了膜污染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对滤出液残余臭氧浓度检测表明,PAC的加入有利于维持本体溶液臭氧浓度。臭氧-活性炭技术引入MBR系统有助于膜污染的减缓,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MBR出水水质影响较小;臭氧-活性炭减小了反应器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中的蛋白质及多聚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污泥絮体中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浓度,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来延缓MBR膜污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6,(9):1629-1632
通过平行对比实验考察投加气化渣对DMBR(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及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气化渣后,污染物(COD、NH3-N、TN、TP、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12%,9.21%,8.14%,2.89%,6.0%,且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增大,提高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能;投加气化渣可降低混合液中EPS含量,增大污泥粒径,减小污泥容积指数(SVI),有效地改善了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9):1629-1632
通过平行对比实验考察投加气化渣对DMBR(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及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气化渣后,污染物(COD、NH3-N、TN、TP、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12%,9.21%,8.14%,2.89%,6.0%,且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增大,提高了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能;投加气化渣可降低混合液中EPS含量,增大污泥粒径,减小污泥容积指数(SVI),有效地改善了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平行实验,考察了粉末活性炭(PAC)投加对MBR处理实际炼油废水时混合液性质的影响,拟合了膜阻力与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有机物(SMP)含量以及混合液黏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PAC影响MBR混合液性质的机理。结果表明,PAC的加入有效降低了膜污染速率,延长了单个周期内MBR的运行时间;炼油废水MBR系统中的混合液特性(EPS含量、SMP含量和混合液黏度)与膜阻力都呈现较强的指数相关关系;PAC的投加,降低了炼油废水MBR系统运行过程中混合液内EPS和SMP的含量及混合液黏度,从而改变了混合液特性,使得膜污染减缓并延长膜运行的时间;PAC的投加降低了混合液中EPS的含量,这是处理炼油废水时PAC影响MBR膜污染的根本机理,混合液EPS含量的降低,使SMP含量和混合液黏度均降低,从而抑制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过程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膜污染会导致膜通量下降、系统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是限制MBR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膜元件固有性质、膜分离操作条件以及活性污泥混合液性状等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膜污染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述了各因素与膜污染的具体关系。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膜污染,其中膜材质、膜孔径、膜通量、曝气量、污泥组分、粒径分布(PSD)、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等为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排洪期东江水为原水,开展了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小试和中试研究。工艺将臭氧、混凝与膜过滤集成,后置生物活性炭过滤。试验的PTFE膜孔径为0.12μm,外径×内径为2.3 mm×1 mm。小试试验测得临界膜通量为60 L/m^2·h,臭氧能够促进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并能提高氨氮的去除。中试试验规模为120 t/d,膜通量为41.67 L/m^2·h。结果表明,投加臭氧时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处理负荷能提高至3.19~4.31 mg/L,COD去除率为70%~94%,UV254去除率达到73%~87%,工艺出水浊度〈0.2 NTU,大于2μm颗粒数〈50 CNT/mL。工艺出水中THMs、HAAs、甲醛、溴酸盐均符合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膜出水未检出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投加臭氧(O3/TOC=0.6~0.8)可显著减轻膜污染,达到同样的污染程度所需的运行时间较未投加臭氧时延长1倍;投加7~9 mg/L臭氧可逐渐消除膜污染,达到原位修复膜污染,减少化学清洗频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混合焓的计算,对不同共混比和聚合物浓度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比体系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并通过稀溶液黏度(DSV)法、运动黏度法和目视法进行相应验证;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湿相转换法(NIPS)制备PVC/PVB共混平板超滤膜,并对超滤膜的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系统地研究了PVC/PVB共混铸膜液的组成对平板超滤膜的结构及其分离性能的影响,为通过PVB共混改性PVC膜材料制备超滤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焦化废水治理难题,将传统生化处理工艺A/A/O改造成A/A/O+MBR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A/A/0+MBR组合工艺对NH3-N去除效果好,处理出水NH3-N浓度一般为5-10mg/L,CODcr浓度为200mg/L左右,较A/A/O工艺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剩余污泥产量为系统改造前的10%左右,大大节约了污泥处理处置成本;MBR膜组件模块化自动控制,简化了操作维护,有效减缓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15.
朱庆斌  叶群辉  蔡丽云 《广州化工》2010,38(11):168-170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膜污染。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膜污染的文章大量出现,它们详细阐述了膜污染的形成机理,并对减缓膜污染的措施进行了论述。本文是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膜污染的形成原因并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减缓膜污染的方案提出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机理,分析了影响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对膜污染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指出了今后为解决膜污染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Influenc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sludge dewaterability. Capillary suction time and specific resistance of filtr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sludge dewaterability.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 content and sludge particle size were determined in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sludge dewaterabi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crowave application slightly enhanced sludge dewaterability with short contact time, while it significantly deteriorated sludge dewaterability with long contac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900 W and 60 s is an ideal microwave condition, yielding maximum sludge dewate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by generating sludge with optimal disintegration (1.5–2%), EPS concentration (1500–2000 mg/l),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120–140 μm).  相似文献   

18.
在不排泥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MBR)内的污泥浓度MLSS和MLVSS都随时间不断累积,而反映污泥活性的MLVSS/MLSS则不断减少。研究中发现,MLSS对MBR运行效果影响显著:TN的去除率随污泥浓度增加而增加,而COD的去除率随MLSS的增加先降后升,TP的去除率则先升后降,且二者均在污泥浓度6500 mg/L时达到极值,NH3-N的去除效果则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硫磺粉尘爆炸危险性,采用哈特曼管式爆炸测试装置与20 L球爆炸测试装置对常温常压下不同粒径的硫磺粉尘爆炸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得到了不同粒径硫磺粉尘的最小点火能、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和爆炸指数,根据实验结果对硫磺粉尘危险性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70~850 μm不同粒径的硫磺粉尘最小点火能在0.144~125 mJ,且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降低;45~375 μm不同粒径的硫磺粉尘爆炸极限质量浓度在15~20 g/m3,且随着粉尘粒径的减小而降低;45~375 μm不同粒径的硫磺粉尘最大爆炸指数在34.46~39.87 MPa·m/s,且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其粉尘爆炸危险性等级为St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