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与稀土金属氯化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了6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C14H11O3)3,金属离子与配体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化学计量比为1;3;配体中羰基氧、邻住羟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的配合物稳定性高,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与稀土金属氯化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了6个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C14H11O3)3,金属离子与配体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的化学计量比为1∶3;配体中羰基氧、邻位羟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的配合物稳定性高,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稀土金属氯化物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了7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A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形成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C21H25O3)3,金属离子与配体的化学计量比为1∶3,为非电解质;配体中羟基氧和羰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仍具有紫外线的吸收功效,且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BP)为配体与M2+(M=Co,Ni,Cu)合成了几种新的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元素分析、IR、UV、TG-DTA和电导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BP)2.nH2O,配体中羰基氧和邻位羟基氧与中心离子配位构成平面正方形结构,三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为:Co(Ⅱ)>Ni(Ⅱ)>Cu(Ⅱ)。  相似文献   

5.
以磺基水杨酸和氧化稀土为原料,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6种磺基水杨酸稀土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R、TG/DT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组成为RE2(HSSA)3·nH2O,金属离子与配体的化学计量比为2∶3;配体中羰基氧、邻位羟基氧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得到的配合物在120~630℃存在2个分解阶段:120~200℃为失去水的过程、370~630℃为热分解过程,最终分解产物为RE2O3。  相似文献   

6.
张蕾  张学俊  张丹 《河北化工》2011,(11):47-5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576 nm;热重分析实验也表明了金属锌配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双-8-羟基喹啉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正德 《化学与粘合》2005,27(6):328-331
用8-羟基喹啉在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碱性条件下,与氯仿作用合成5-甲酰基-8-羟基喹啉,然后将5-甲酰基-8-羟基喹啉分别与对苯二胺、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反应,得到三种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配体,然后与金属离子配位,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金属高分子配合物,再结合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配体与其它离子的显色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刘鸿  何丹丹 《应用化工》2010,39(3):380-383
报道了一种2-(2-羟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Ⅰ)及其相应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产物经IR,UV,1HNMR,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Al(Ⅰ)2,Zn(Ⅰ)2的荧光性质,Al(Ⅰ)2,Zn(Ⅰ)2在光致发光谱中λmax分别为573.0,547.0 nm。  相似文献   

9.
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0.
宫红  罗维巍  姜恒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58-360,387
采用研磨法制备了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红外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硼酸酯催化合成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2,4 二羟基二苯甲酮及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用自制的N 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为催化剂合成了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2,4 二羟基二苯甲酮)∶n(硫酸二甲酯)=1∶0 55,m(N 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m(2,4 二羟基二苯甲酮)=0 0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的条件下,w(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98 8%,w(2,4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0 8%,收率达94 6%。  相似文献   

12.
稀土-β-二酮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苯甲酰甲烷(DBM)和2,2’-联二吡啶(BIPY)为配体,采用乙醇-水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三种稀土-β-二酮配合物:Gd(DBM)3BIPY、Sm(DBM)3BIPY、La(DBM)3BIPY。通过元素分析、MS、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性质。研究表明:配体DBM以烯醇式异构体与金属离子螯合,受螯合效应的影响,配体的IR、UV特征吸收峰均发生红移,染料在340nm-400nm近紫外区有强烈的电子吸收。  相似文献   

13.
以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肟化反应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并以氯钯酸锂为钯源,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与溶剂含水量、碱、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影响。当以碳酸钾为碱,乙醇水溶液(50vol%)为溶剂,催化剂量为0.01%(1×10-4mmol),60℃下催化对溴苯乙酮与苯硼酸Suzuki偶联反应,反应15min时,产品收率可达98.76%,表明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肟环钯配合物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4.
魏先红  李萍 《化学世界》2006,47(8):463-466
合成了一种新的镍(Ⅱ)配合物Ni(C13H9O3)2.2H2O,并用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差热法(TG-DTG)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得到第二步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配体中羰基氧、邻位羟基氧与金属离子配位,金属离子与配体的化学计量比为1∶2。配合物在动态空气气氛中第二步热分解由机理函数f(α)=1-α控制,反应速率方程为:dα/dt=5.295×109[exp(-105.61×103)/RT]×(1-α)。  相似文献   

15.
以2-羟基-1-萘醛和甘氨酸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制备2-羟基-1-萘醛甘氨酸Schiff碱配体,然后将该配体分别与Cu(II),Co(II),Ni(II)的醋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导测定等手段对上述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间苯二酚、三氯甲苯和苄基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第一步采用以间苯二酚和三氯甲苯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剂时,合成了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其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原料n(三氯甲苯)/n(间苯二酚)比为1.4、滴加温度为6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0.5 h和催化剂用量为3.0 g/mol(以间苯二酚计),产品收率在95%以上。第二步采用以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苄基氯为原料,合成最终产物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结果表明,反应原料n(苄基氯)/n(2,4-二羟基二苯甲酮)比为1.0、Na2CO3为106.0 g/mol(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计)、环已酮为40 mL和反应时间为6 h,产率在77%以上。得到的中间体和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1H-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丁杨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08,22(10):21-23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8.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2,2′-联二吡啶(BIPY)为配体,采用乙醇-水溶液析出法合成了稀土-β-二酮配合物Ln(TTA)3BIPY(Ln=Gd、Sm、La),其中La(TTA)3BIPY、Gd(TTA)3BIPY未见报道。通过元素分析、MS、IR、UV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分析表明:配体HTTA以烯醇式异构体形式与金属离子相螯合,受螯合效应影响,配体的IR、UV特征吸收峰均发生红移,配合物在300~400nm近紫外区有强烈的电子吸收,起始分解温度高于250℃,失重迅速、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及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微波合成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与常规加热反应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物收率达到了74.38%。  相似文献   

20.
1,2.4-三唑类化合物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自旋转换作用。为了制备具有自旋转换功能的化合物,本文设计合成3-甲基-4-取代-5-(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报道了3-甲基-4-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和3-甲基-4-对甲氧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的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