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制一种基于固定化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的介体型生化需氧量(BOD)生物电化学传感器芯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金圆盘微电极,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金圆盘微电极表面制备了聚吡咯和铁氰根离子复合膜,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该固定化媒介体参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电子传递能力.结果表明,固定于聚吡咯中的铁氰根离子作为电子媒介体具有较强的电子传输能力,能够代替溶解氧参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生化反应,从而实现BOD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生化需氧量(BOD)是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对水质监测和生化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构成BOD检测系统的各环节,阐述了BOD微生物传感器中微生物选取、固定化以及换能器等关键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讨论了目前BOD微生物传感器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Dives利用Acetobacter Xylinum制备的第一支测量乙醇的微生物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于不同测量目的的微生物传感器相继出现。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换能器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技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生物反应器工艺控制和环境监测及综合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大约可测量五十多种物质和几种酶活性,而且还可对废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及毒性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仅就微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关方面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目前国际上用来衡量水质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水体中氧的溶解度非常低,以电子媒介体代替溶解氧为电子受体的介体型BOD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以其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论述了介体型水质BOD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重点讨论了介体型水质BOD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构成及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缺点,并对其核心部分-微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BOD微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五天培养法测定耗时费力、实效性差.BOD微生物传感器以其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文综述了BOD微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构成、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菌种和固定化方法做了详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 生物传感器是指从生物体内成分(酶、抗原、抗体等)或生物体本身(微生物、动植物组织、细胞器等)为敏感物质的一类传感器的总称。生物传感器至今虽已有廿多年的历史,但它的主要发展阶段还是七十年代末以后这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以BSA-GA为交联剂,将异常汉逊氏酵母菌(Hansenula anomalaVar.scheggil)菌体固定成膜,与氧电极偶合研制成BOD微生物传感器.在29.5℃、pH6.8的工作条件下,该传感器响应时间为2~3min,线性范围1~85mg/L,标准偏差0.91mg/L,变异系数4.2%,回收率94~107%,该电极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的重现稳定性较好,能连续稳定测试一周以上,可作为各种污水中BOD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颖华  董绍俊 《化学传感器》1992,12(3):16-19,37
本文研究了用活性载体吸附微生物菌体,装入硅橡胶管中与氧电极偶合构成液流型 BOD 微生物传感器。传感器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使用寿命2个月,可快速测定污水中的 BOD 值,与传统法BOD_5的测定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对误差在1.02—3.96%之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软件性能测试过程中测试效率低、测试过程复杂度高、性能瓶颈定位难等问题。论文借助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提出了一种基于LoadRunner的标准化软件性能测试流程,并对其中关键难点分析研究,确定并发用户数、吞吐量等常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同时,将该流程应用到实际的项目案例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流程不仅将测试过程进一步简易化、标准化,还解决了过去在软件性能测试过程中存在较多冗余步骤、测试不规范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测试难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传统水质监测耗时长、不能及时反映水质污染状况且智能度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输的水质监测生物传感器.以监测水质生化需氧量(BOD)为监测主体,集成温度(T)、酸碱度(pH)及溶解氧(DO)共计四项水质监测项目.论述了BOD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多参数集成型水质监测生物传感器的整体结构,阐述了测定多参数水质指标及后端无线传输等过程,为水质监测生物传感器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及仪器的下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好氧生物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出现许多高效的、可处理难降解甚至有毒废水的好氧生物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3种从不同方面实现高效降解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加压曝气技术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并概括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这3种生物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飞行器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受不同梯度气压影响的实时测试,设计了一种飞行器气动参数测试系统。针对压力敏感头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漂移的问题,在恒流激励下,采用高精度元器件完成压力传感器的零点和灵敏度温度补偿,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补偿数据,经过测试,压力测量精度优于0.1%,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化学要素是海洋环境与生态监测的重要对象。传统的监测方法多基于人工操作,需 要使用化学试剂,不仅测量时间长,而且无法及时准确反映海水的当前状态。该文基于光学传感的方 法,研究无需化学试剂的海洋叶绿素 a、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原位传感器和水下浮 游生物成像仪,并基于浮标平台在近海开展了海洋原位测量实验和示范。在海试过程中,通过采用环 境友好的生物涂料和机械刷设计,克服了生物附着对传感器连续工作的影响,实现了传感器连续原位 工作 6 个月以上,实验结果准确反映了海水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用Nafion固定二茂铁(Fc)作为电子传递体,通过明胶包埋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α-糖苷酶(GA)修饰在Nafion-二茂铁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制成检测脑疲劳标志物—唾液淀粉酶的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传感器响应电流与淀粉酶浓度在50~820U/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5U/L,达到95%稳态响应时间不超过30s。探讨了pH、温度及其他干扰物质等对淀粉酶生物传感器的影响。将此传感器用于唾液中淀粉酶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用Nafion固定二茂铁(Fc)作为电子传递体,通过明胶包埋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α-糖苷酶(GA)修饰在Nation-二茂铁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制成检测脑疲劳标志物-唾液淀粉酶的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传感器响应电流与淀粉酶浓度在50~820U/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5U/L,达到95%稳态响应时间不超过30s.探讨了pH、温度及其他干扰物质等对淀粉酶生物传感器的影响.将此传感器用于唾液中淀粉酶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机电设备BIT 中传感器系统的不确定性静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电产品的BIT(Built-in Test)设计以及状态监测和诊断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感层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传感层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可对该可靠性进行定量描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传感层系统的可靠性与测试过程中的各个属性相关,而各个属性及其变化决定了测试输出的变化.提出基于传感器测试输出变化进行传感层系统的不确定性静态分析,计算结果描述传感器系统特性和特定测试环境对测试输出的不确定性的固有影响,提供改善系统的依据.以磁悬浮列车的电涡流传感器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电导法原油含水率测量是基于阵列电极传感器的一种测量方法,电极系的结构与参数对传感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拟研究电极系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建立传感器电场分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电极系传感器不同参数下的电场分布,分析电极环宽度、激励电极对间距、测量电极间距等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依据仿真结果,确定传感器的优化参数,并对传感器进行了灵敏度的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灵敏度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在高含水(大于85%)的油水两相流含水率测试精度可达3%.测试结果验证了传感器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优化设计传感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地面联试VNE测试中涉及多个机载传感器变量、覆盖测试所需的用例多,以及测试过程容易受到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霍夫变换和时频域特征的VNE指示图像自动识别算法.首先采用高斯滤波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缓解环境中噪声带来的影响,随后对转换后的二值图像进行霍夫变换直线检测,从而定位有动力VNE和无动...  相似文献   

19.
在协议一致性测试过程中,不一致性传播问题会导致协议测试执行效率低下,无法达到理想的实际测试覆盖度。为此,在改进已有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次递进的动态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以递进的方式执行测试用例,利用执行结果对后续测试进行指导,减少不一致性传播对协议测试带来的影响,提高测试效率,扩大实际测试范围。  相似文献   

20.
血药测定仪     
血药浓度的检测能指导临床治疗,从经验性治疗转向科学性治疗,此项工作的开展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危险,防止毒效发生,要想开展好这项工作,必需具有科学的测试手段,目前已有一些仪器和方法:放射免疫法、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离子敏传感器及微生物传感器等,本章重点讨论离子选择电极、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离子敏传感器在血液检测中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