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传统建筑承载着深遂的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深深的哲理内涵,木雕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着中国建筑文化关联性。以重庆“湖广会馆”建筑中的木雕刻为例,试图阐述中国建筑木雕艺术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建筑·文化·自然──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安阳市建筑设计院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象奔腾的黄河源源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是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裸裸地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  相似文献   

3.
人类各阶段建筑文化要义(之二)──传统建筑文化陈凯峰人们常将某些建筑称Z为乐方建筑前西方建机、中国建筑部日本建筑等,这都主要是指其合自传统b期的建筑或冥有传统建筑文化蕴含的建筑,景“传统”这特殊的发展的期结合种建筑用未了五彩斑调的花冠,令人眼花乱,故...  相似文献   

4.
牛彦 《华中建筑》1996,14(1):12-12
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像奔腾的黄河源远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像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中...  相似文献   

5.
探寻传统建筑的象征性--以"三孔"的象征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众所周知,象征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特色。该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实例——“三孔”建筑群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三孔”建筑中的象征文化,进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象征文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本土语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读中国现代建筑文化,感悟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对传统建筑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延续、变换和发展,提出“传统再现、传统认同、符号变换、文化隐喻、地方生态、新民族形式”等六种本土语言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很多中国人都认为“风水”是迷信的.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中国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以人为中心”、“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了历史的共鸣,不仅对中国的建筑也对世界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建筑风水文化的经验认真研究总结,别除迷信,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8.
梁晶  卢菁 《四川建筑》2002,22(1):20-22
本文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入“历史性”、“效果历史”等哲学观念,剖析了“崇洋”和“崇古”两种错误做法,提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域融合”,创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体会张一、熏陶与影响北京的传统建筑艺术,从以“大式”为蓝本的宫殿寺庙大尺度建筑到以“小式”为主的民居、四合院等,离不开以汉族文化为依据的“明”、“清”式的艺术和构造,基本上是四梁八柱的木框架结构。为了防寒、保温,屋面厚重,厚墙填充,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二千余年以来的发展是受生态环境和哲学思维所制约,就地取材,利用木结构中铺作层的高架减震性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目的。 近代中国建筑界对“唐风”建筑的研究与实践,无疑使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向前发展了一步。 “仿古建筑”的提法,不利于中式传统建筑向前发展,提出用“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取代“仿古建筑”的称谓,以适应发展中的“中式建筑”。 目前,国内风景区的景点建设和文化遗址公园、寺庙建筑以及休闲山庄中仍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在适应观光客流量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为经济效益而商品化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实例进行探讨。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宏杰 《山西建筑》2007,33(17):34-36
从西方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分析诠释入手,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方法、传统建筑思想的内容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在比较与思考中得出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五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炳坚 《建筑创作》2007,93(3):135-137
建筑是人类为居住和相关社会活动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器物。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世界文化的交融给建筑刻上了外来文化的痕迹,但这种痕迹不能替代建筑的本土特征。建筑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建筑的民族化和地域化。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建筑传统文化非常丰厚的民族,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光荣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朱向东  邢君 《山西建筑》2006,32(12):8-9
论述了城市形象与传统建筑的关系,总结了传统建筑的特点,探讨了以中国传统建筑塑造城市形象的途径,以吸纳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从而开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4.
梁爽 《山西建筑》2007,33(17):32-33
对中国传统礼制思想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礼制思想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礼制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上的体现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蓝滢 《山西建筑》2006,32(2):55-56
对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及建筑文化的失落进行了论述,对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时代性、多元性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要将传统建筑的内涵精神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建议,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结合禅宗的一些基本义理解读了安藤忠雄所设计的本福寺水御堂,阐释了水御堂中处处体现的禅意美,彰显出日本禅宗对日本建筑的深刻影响。这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建筑内涵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以实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兴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李金路 《中国园林》2006,22(10):29-31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西化”的状况,探讨其产生的背景,提出“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化、生活和园林的影响。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别在于“精、气、神”和“精、神”的差别,在于物质、气、精神的整体和物质、精神的分割和对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分支的中国园林文化,也不可能摆脱这个大背景而独立存在。中国园林自身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关系,都有必要从气文化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呼吁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精髓,保护东方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合。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李朝 《华中建筑》2006,24(9):131-132,140
该文通过对我国民族传统公祭建筑华表从语言、历史两个方面进行回顾,进而借助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华表作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符号袁征系统,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本质,特有的优美和崇高等审美形态的内涵、以及中国人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社会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儒家、道家、周易等几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并就他们对古代建筑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着重阐述了周易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可为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