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更好地欣赏古典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农 《园林》2003,(4):6-7
有一种见解,认为中国古典园林适合于在游人较少的时候去游览欣赏,我很赞同,只有这样才能细细品味古典园林的深邃意境,领略其独特的美。我国的古典园林又称自然山水园,自然山水园与其他园林的不同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2.
日本园林的意义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园林》2000,(1):10-11
中日园林可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园林是日本园林的来龙,日本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去脉。中国园林是人工之中见自然,日本园林是自然之中见人工。中日园林同属山水园,但自从传入日本后,中国园林往文人园和建筑苑发展,而日本园林应是往宗教化、超人化发展而且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园林深受中国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借鉴中国造园理论和技巧,吸收了禅宗思想和宋儒理学。造园上虽然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但日本的造园师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创造了独特"写意"风格,自成体系的"枯山水"园林。日本园林艺术的特点日本园林深受中国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借鉴中国造园理论和技巧,吸收了禅宗思想和宋儒理学。造园上虽然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但日本的造园师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创造了独特"写意"风格,自成体系的"枯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4.
王健 《安徽建筑》2002,9(6):20-20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士人隐逸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园林受此影响,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士大夫隐逸文化体系的熏陶下,中国园林终于以山水文化的综合实体作为了传统园林形态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园林的妙趣     
我国古典园林的妙趣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四个类型:帝王宫苑、宅第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北方的帝王宫苑,多为大型的人工山水园和大型的天然山水园,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等。江南的宅第园林则为庭园式或小型的人工山水园,以精巧幽雅、玲珑剔透为特征,其中又以苏州园林为最具代表性。苏州的名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建筑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林,  相似文献   

6.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貌状况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以其“显真山,露活水”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重度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它发端于上古的苑囿,兴于唐宋,至明清而集大成。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人工山水园多指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配以花木,建筑营构,将天然山水风景缩移在小范围内,且以在城镇居  相似文献   

8.
欧阳桦 《中国园林》2006,22(10):46-50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是迄今还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园林形式。这种自然山水园以其“显真山,露活水”、苍劲而雄阔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通过对重庆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历史积淀等多方面的特色,并针对园林中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保护和利用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借自然山水创园林真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为 《中国园林》2002,18(6):84-87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最能代表其艺术水平的,当属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所以能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是由于造园者时刻以自然为师,为蓝本,不倦地理解体会自然之理,假自然山水风物,创造园林意境,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关键就在于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的发展从殷周开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周时期以囿的形式出现,秦汉在囿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晋代由于出现崇尚自然和向往田园生活的风尚,深深地影响了园林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称为自然山水园,同时由于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技巧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这个时期自然山  相似文献   

11.
假山是用人工的方法堆叠起来的上,是仿照自然山水景观艺术加工而成的,假山是中国自然山水园中的总要组成部分之一.假山在园林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园林假山的施工特点、整体布局、基础构造及施工工艺和技术等,阐述了园林中假山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钟毓铸 《中国园林》1990,6(1):42-43,56
我国东晋时期出现了以模拟自然山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及至唐、宋两代造园的创作手法在灿烂绚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下则强调意境的表现。寄诗情画意于山水花木之中,发展到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园的造园形式。从此之后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日臻成熟,且独具风格自成体系,与西方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和法国几何图案式园林大相径庭。它并非大自然山川草木简单的组合,人为的再现,而是经过提炼加工后组织成的高超的艺术作品。既富自然之  相似文献   

13.
李敏华 《园林》1998,(6):12-13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艺术性极强,其中以再现自然之美的山水园著称于世。水体是自然山水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水的动与静的反差,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景。作为水体池岸而言,驳岸又是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现往往会给水体景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况平 《中国园林》2006,22(11):33-36
由于文化和自然特点,重庆园林在历史上有其独特之处。在广泛调查重庆传统园林及相关要素的基础上,从园林类型、选址、建筑及装饰、理水、植物、山石与盆景等方面分析了重庆传统园林的特点,得出“重庆传统园林具有历史纪念性园林的特征,在造园上体现了园林与自然山地的结合,与自然山水的协调,因此,自然山水是重庆园林未来创作需要把握的总体特征,自然山水园是重庆园林发展的方向”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园林形式,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回顾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从最初的以狩猎为主的苑、囿,到模拟自然神仙仙境造景,后经魏晋时期文人参与造园诗情画意入园林,和两宋时期的写意山水园,直到明清私家园林大量发展,中国园林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历史已经逝去但是它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呢?中国古代园林审美观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自然、如画和尚雅,其中蕴含的自然生态观念,朴素自然审美观念等都启发着现代环境景观设计。所谓"无水不成园"本文着重讨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在现代水景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跨界与升级     
UED:虽然我们引入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但中国园林依然令人向往,那么在具体设计上如何将中国园林的内容以现代语言表达?李宝章:首先要肯定的是中国园林不仅是依然受人向往,而将是永久受人向往。中国传统园林中充满着诗情画意,从先秦野趣盎然的苑囿,魏晋师法自然的山水园,汉唐恢弘大气的皇家宫苑,到明清登峰造极的精致私家园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作为典型东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传达着这个民族在不同地域和时代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与追  相似文献   

17.
书讯     
《风景园林》2011,(2):15-15
孟兆祯文集——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 本刊讯孟兆祯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将中国传统写意自然山水园的民族风格、植物学科的内容、地方特色和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是当代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8.
胡明辉  欧禄 《广东建材》2007,(10):123-124
1 园林工程的理水 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中,水和山同样重要,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来组景,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园林,各种不同的园林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而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从造园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中法古典园林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因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对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研究,揭示东西方园林在审美情趣和文化上的差异,为我国园林建设的今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因重庆地区特殊的地貌状况而产生的自然山水园--巨石园林,以其“显真山,露活水“的风貌特征与国内其他园林体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对重庆远郊山区的聚奎书院巨石园林的考察研究,探讨分析了这座园林的自然风貌、园林特点、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