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圣达  吴振强 《计算机工程》2011,37(18):100-102
移动终端在接入点(AP)之间切换产生的时延和抖动严重影响实时业务的质量。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入点的快速切换方案,采用两级触发机制减轻移动终端和AP的工作量,利用改进的先应式邻居缓存机制避免频繁切换导致的AP缓存溢出问题,通过邻居AP信息表和切换决策算法找到最佳目标AP。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低的网络吞吐量和功耗,可以减少77.1%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保证实时性要求高的音频、视频等业务的服务质量,针对去除DAD过程的RDMIPv6方案未考虑在传输速率相对较慢的无线信道中,移动节点向NAR本地注册所产生的时延以及切换过程中引入的丢包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方案PCRD-MIPv6。PCRD-MIPv6方案结合基于L2触发的切换预测和数据包优先级缓存机制,在L2切换完成之前向移动节点MN维护的接入路由器缓存列表T_AR中的所有AR发送MOA实现本地注册,与此同时,将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包按优先级缓存在PAR中,在切换完成后发往移动节点,从而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NS-2仿真结果表明,PCRD-MIPv6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切换时延,降低了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3.
吕莎莎  孙建伟  贾军营  于波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219-3222
无线蜂窝网的信号切换依赖IP层的移动切换,IETF提出的代理移动IPv6(PMIPv6)协议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应用IPv6网的快速切换,但是它在切换时延方面仍然无法保证实时通信的服务质量。研究基于PMIPv6协议,提出群集移动节点(CMN)算法,应用媒体无关切换(MIH)技术,减少了大量移动节点,同时提出切换请求时系统时延增大的问题,扩展原始代理绑定更新消息结构(A-PBU)。最后模拟网络模型和节点移动模型,从切换时延方面分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应用CMN算法与原始切换算法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在无线局域网中移动终端切换时产生的时延和抖动对实时业务质量的严重影响,通过分析移动终端媒体访问控制层切换的过程和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证书预鉴别的WAPI快速切换算法。该算法采用扫描和切换阈值,通过对证书进行预鉴别,有效地减少了切换过程中的扫描和认证时延,提高了切换效率。在无线网卡驱动中,对该算法完成了软件实现,并且在嵌入式移动终端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伟  杨怡  陶军 《计算机工程》2009,35(14):135-137
移动终端在AP间切换产生的时延和抖动严重影响实时业务的质量。通过分析移动终端切换的过程和现有的改进方案,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域值的扫描触发机制,有效地避免移动终端在静止和AP信号较好条件下的cache更新。在STA上实现基于动态域值触发扫描的分片cache的更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cache及时更新的同时降低每次更新cache的开销且能有效减小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节点(mobile node,MN)在无线局域网中切换时,产生的切换延迟会严重影响实时应用的性能和丢包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处理的切换模式。该模式是在满足预处理条件下,启动一种预先信道扫描算法,实施数据包的预转移和预恢复操作。这种切换模式不仅消除了切换过程中的信道扫描,而且实现了提前将发往MN的数据包转发到目的AP,从而解决了MN与对端主机建立路径所造成的丢包率过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切换模式降低了对实时应用的影响,达到了降低丢包率、减小切换延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跨层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管理方案。首先提出了6LoWPAN网络体系结构, 基于该体系结构, 提出了一种跨层的移动切换算法。在此算法中, 网络层移动切换与链路层移动切换同时进行, 在三层切换过程中, 移动节点无须转交地址配置, 也无须参与网络层的移动切换过程, 且无须参与移动切换过程,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 移动节点无须扫描所有信道, 通过获取的信道信息直接进行二层切换, 因此降低了切换延迟、丢包率和切换代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IEEE802.11标准中有关无线切换规定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接入点(AP)邻居表的滑动平均值预测策略.通过运用背景扫描机制获取AP信号强度,该策略动态地计算信号强度平均值以决策移动终端(MH)发起切换的时间点.为降低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丢包率,该策略还结合了邻居表将数据路由至候选AP,使得MH与候选AP建立连接后接收到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减少了MH切换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同时保证了切换过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802.11规定的切换过程十分耗时,同时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选择AP往往不能满足通信带宽的需求,这两点对于需要依靠不间断通信来进行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十分不利.本文面向工业机器人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无线地图的带宽保证快速切换技术.利用预先建立和下载的无线地图,机器人不需扫描信道即可获得附近可用的AP基站,同时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移动IPv6快速切换(FMIPv6)的性能,在研究FMIPv6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路由器信息缓存的快速切换方案。该方案中,移动节点通过建立和更新路由器信息缓存表,存储其运动中访问的路由器历史记录,从而减少移动节点进行转交地址配置和重复地址检测的延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中移动节点在重复访问历史路由器时,能有效缩短切换时延,减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分组的丢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