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21,(6)
[目的]评估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水稻蓟马和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 3个有效成分用量和25 g/L咯菌腈FS等3种对照药剂各1个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效为91.76%~97.30%,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为56.11%~82.14%。[结论]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防治水稻蓟马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77.7~100 g/100kg种子,防治水稻恶苗病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87.5~100 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5,(11)
[目的]评估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C)对棉花猝倒病、棉花立枯病、棉花蚜虫及玉米灰飞虱、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咯·精甲·噻FSC 4个有效成分量和25 g/L咯菌腈FSC等4种对照药剂各1个有效成分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咯·精甲·噻FSC对棉花、玉米病害的防效为53.22%~80.22%,对蚜虫、飞虱的防效为63.62%~92.68%。[结论]287.4 g/L咯·精甲·噻FSC防治棉花病虫害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172.5~258.75 g/100kg种子。361.68 g/L咯·精甲·噻FSC防治玉米病虫害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108.5~162.8 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3.
遇璐  单净宇  谭利  孙俊  茹李军  郑雪松  丑靖宇 《农药》2013,(12):880-882
[目的]建立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ODS-C18反相柱,在236 nm的检测波长下,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噻虫嗪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1、0.01、0.08,变异系数分别为0.32%、0.54%、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3%、99.40%、99.38%,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0.999 1、0.999 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是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7,(12)
[目的]制备25%噻虫·咯·精甲悬浮种衣剂(FSC),确定最优配方,并用于花生种子包衣,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蚜虫。[方法]通过湿法研磨加工工艺对25%噻虫·咯·精甲悬浮种衣剂配方中各个组分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室内生测试验考察该产品的药效和安全性。[结果]较优配方为噻虫嗪22%、咯菌腈1%、精甲霜灵2%、YUS-SC3 2%、Morwet D-425 2%、NNO 4%、黄原胶0.2%、有机膨润土1%、SYFMA001 8%、RED571 3%、卡松0.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结论]该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种衣剂的相关标准。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花生根腐病和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对花生种子安全,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7,(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对63%咯菌腈·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样品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腈和水(用磷酸调至pH=3)为流动相,以ZORBAX XDB-C_(18)柱为色谱柱,在270 nm波长下对63%咯菌腈·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8,咯菌腈和嘧菌环胺的RSD分别为0.12%和0.18%,咯菌腈回收率99.49%,嘧菌环胺回收率99.37%。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推荐用药量。[方法]采用拌种法测定其对小麦散黑穗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该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小区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同等有效剂量下的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结论]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最佳使用量为54~108 g a.i./100kg种子,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CAPCELL PAK C18(5μm)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70 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精甲霜灵、嘧菌酯和咯菌腈同时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有效成分及未知物能得到有效分离。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测得精甲霜灵、嘧菌酯和咯菌腈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7和0.9997;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05和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93%、0.82%和2.8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00.10%和99.44%。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6,(10)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析抑霉唑和咯菌腈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Inertsil C_(8-3)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乙腈-水(体积比96∶4)为流动相,在220 nm波长下,对25%抑霉唑·咯菌腈悬乳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抑霉唑和咯菌腈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和0.98%,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6%和97.8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快速,适合25%抑霉唑·咯菌腈混配制剂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农药》2021,(5)
[目的]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34%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悬浮剂中各组分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30 nm条件下测定待测试样中氟唑菌酰羟胺和咯菌腈的含量。[结果]氟唑菌酰羟胺和咯菌腈的R2值均为1.00,RSD分别为7.0%和4.2%,变异系数为0.55%和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和100.10%。[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精密度高、高效和准确性较好、线性相关性好,可用于34%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悬浮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精甲霜灵、氟啶胺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Waters Sunfire 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VWD检测器,在212、240 nm波长下对10%精甲霜灵·氟啶胺颗粒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检测精甲霜灵、氟啶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9、0.11,变异系数分别为0.94%、1.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3%、98.2%。[结论]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确度高、线性关系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目前市面现有的种衣悬浮剂对红麻发芽率的影响及苗期立枯病的防控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2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29%噻虫·咯·霜灵FS 1.16 mg/kg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最高,提高出苗率方面表现最好;12%甲·嘧·甲霜灵FS 1.32 mg/kg的对红麻立枯病菌的防控效果最好,防效达94.29%,其次为25%咯菌腈FS 0.15 mg/kg,防效达93.46%。[结论]上述3种悬浮种衣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翠华  傅悦  李煦  周自成  范小振 《农药》2020,59(2):107-109,126
[目的]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Synergi 4μm Polar-RP80魡不锈钢柱为色谱柱,乙腈-水(体积比40:60)为流动相,在270 nm紫外检测波长下,对吡蚜酮和噻虫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吡蚜酮和噻虫嗪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29、4.85 min,线性相关性分别为0.9995和0.9993,变异系数分别为1.13%和1.0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1%和97.05%。[结论]方法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满足日常定量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5,(6)
[目的]明确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方法]采用拌种法测定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23%~97.78%和95.38%~98.75%,与对照药剂600 g/L吡虫啉FS 180 g a.i./100kg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6、208 g a.i./100kg时,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8.94%~83.35%和70.49%~86.29%,与对照药剂4.8%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6~208 ga.i./100kg。  相似文献   

14.
潘强  遇璐  丑靖宇 《农药》2023,(2):93-96
[目的]将5种成膜物质作为63 g/L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FS)的成膜剂,研究包衣水稻种子在水中药剂淋失情况和不同成膜物质对制剂稳定性及包衣种子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在63 g/L精甲·咯菌腈FS中分别加入5种成膜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剂溶解淋失情况,用多重光散射仪测定不同成膜物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进行室内包衣种子发芽试验,考察成膜剂对包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添加SYFMA002成膜剂的63 g/L精甲·咯菌腈FS包衣水稻种子在水中的药剂淋失率最低,制剂稳定性最好,试验条件下对辽粳212水稻种子安全性良好。[结论]SYFMA002可作为63 g/L精甲·咯菌腈FS的成膜剂。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9,(1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13%丁硫克百威·噻虫嗪ZC中有效成分含量及微囊包封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选用Promosil C18色谱柱,在甲醇和水体积比为85∶15的流动相条件下,选择280 nm为检测波长,对试样中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进行有效分离和定量检测。[结果]方法对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两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95,标准偏差为0.040%和0.029%,相对标准偏差为0.387%和0.921%,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98%和100.4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13%丁硫克百威·噻虫嗪ZC的质量控制及检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配剂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ODS2 C18HPLC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选择230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3、0.022,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98.6%。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在220nm波长下对1%二嗪磷·噻虫嗪颗粒剂样品中的噻虫嗪和二嗪磷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噻虫嗪和二嗪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7;标准偏差分别为0.49%、0.34%;变异系数分别为2.36%、0.4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99.84%。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1%二嗪磷·噻虫嗪颗粒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建立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含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22%水溶液(含0.1%甲酸)+78%甲醇为流动相,使用以Agilent Eclipse Plus-C18、1.8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MSD检测器,对试样中的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该分析方法的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9,变异系数分别为1.45%和1.4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51%和75.64%。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精密度及灵敏度均满足要求,可用于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24.1%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绍霞  姜宜飞  吴进龙  王胜翔 《农药》2014,(11):799-80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异噻菌胺、肟菌酯的分析方法。[方法]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SB-C18、5滋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 nm波长下对24.1%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检测异噻菌胺、肟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1;标准偏差分别为0.15、0.02,变异系数分别为0.88%、0.3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99.91%。[结论]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确度高、线性关系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0.25%噻虫嗪·虫螨腈控释颗粒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效、最适药剂用量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和甘蓝的增产效果。[方法] 0.25%噻虫嗪·虫螨腈控释颗粒剂在试验地耕地后耙平前进行均匀撒施处理。[结果]药后30 d,562.5、750、937.5 g a.i./hm2的0.25%噻虫嗪·虫螨腈控释颗粒剂对甘蓝蚜虫防治率达到89%以上,增产率达11%以上,对生物安全。[结论]0.25%噻虫嗪·虫螨腈控释颗粒剂防治效果显著,兼有增产效果,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