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这天早上,陈杰与我打过招呼后,第一件事是打开音响,流淌出来的是温柔雅致的《仓央嘉措情歌》.而后他点了一支烟,泡起一壶茶,开始放松地闲聊. 这是他这几年来的生活状态:每天早上八点半从家里开车到绿洲家园的别墅,有时候像今天这样会见客人,饮茶畅谈,有时候则在茶室一边的工作室里关起门来做设计.工作室里,堆放着许许多多的图册资料,桌上依然摊放着前一天未完成的草图.会客结束,或是做设计累了,他就到一旁的工坊走动,看看学生们的制作进展,也给学生们布置当天的"功课".陈杰说,自从开始"让漆回归生活",他自己的生活节奏,缓慢了许多.  相似文献   

2.
这天早上,陈杰与我打过招呼后,第一件事是打开音响,流尚出来的是温柔雅致的《仓央嘉措情歌》。而后他点了一支烟,泡起一壶茶,开始放忪地闲聊。  相似文献   

3.
正他伏在工作室的案头,左手把着木头,右手握着刻刀,一笔一画,一点一面,正雕刻着时光。周围明明有来来往往的人啊,整个世界却都静止了,只剩他和木雕,复刻成一道风景线。这是别人在提及黄小明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行走中的艺术《一千零一夜》里说,未见过开罗的人等于未见过世界,于是黄小明就出发了。到达埃及是当地时间的清晨,他对埃及的印象一直都是大面积干燥的沙漠,但到了开罗才发现,城市里的环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干燥,扑面而来的空气夹杂着湿湿的水气。可能是尼罗河的水,让整座城市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来不及在酒店稍作休息,他就迫不及待前往"世界七大奇迹"之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年前,王健走到扇厂门口,一位老先生叫他进去看看,"谁知一看就是几十年。"在折扇厂当了20年制扇工匠,做了无数把日用折扇后,王健决定创立自己的扇庄,从匠人变成艺人。"文人扇需要文人直接参与,一般的匠人是做不了的。"王健坐在不大的工作室里,一边摇扇一边侃侃而谈。工作室有两个房间,前面是茶室,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后间塞了一张硕大的木桌,桌面被长短不一的竹条挤得满满当当,墙壁上写着三个大字"听扇居"。而作坊在一个辨不出岁月的房间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在煮明矾,最近接连下雨,若不用明矾熏蒸,做扇骨的竹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太行山深处,流传着古老的木雕技艺,大到亭台楼阁村宅民居,小到家具摆设日常用品,无不精雕细镂。榆社乡间也有这样一位专注于木雕的能工巧匠,虽已68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他雕出的作品精美,贴近农家生活,不仅闻名十里八乡,还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他便是梁氏雕刻技艺的第9代传人梁俊维。老太行纯手艺梁俊维在自家小院里设了工作室,起名"太行木雕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很简陋,光线也不太好,甚至有些阴冷。窗台下一张小小的工作台上,摆满了样式各异的刻刀、圆铲、锯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么? 和时尚圈的跨界合作 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被视为当代艺术的宠儿,这种气质也让他获得了奢侈品品牌的青睐,今年,爱马仕和杉本博司合作推出了限量丝巾,图案取材干杉本博司2004-2005年间的作品《影子的颜色》。这个系列是杉本博司罕见的彩色作品,他在工作室里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拍摄,让初升阳光穿透棱镜后发生色散投射在白墙上,然后使用宝丽来相机进行拍摄。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散的色彩也会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7.
正在青山周平的微博里有一张图片让人印象深刻:他一个人潇洒地横躺在大马路中央,旁边写着一句话"人本过客无来处,处处无家处处家"。因为这样,他喜欢北京胡同里的开放和自由。如今,他正用这种理念"修正"城市和人的关系。网红建筑师几乎每一个第一次走进青山周平工作室的人,都会被那些裸露出来的混凝土和红砖所惊叹。这些都是青山周平自己的主意。在他看来,混凝土是历史感的见证,会给空间带来不一样的力量。青山周平的工作室叫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相似文献   

8.
<正>我以雕刻声音为职业!推门进去的时候,老胡正系着厚厚的围裙趴在工作台上,仔细地刮着琴面做调音。他一边刮一边解释道:"这活得一口气干完,要是歇会儿再做感觉就不对了。"这间位于繁华马路一角的提琴工作室,店名就叫"提琴工作室"。店内布局紧奏,摆满了各种型号的提琴,也有一些半成品悬挂着等待晾干。最显眼的是那个大红色的工作台,老胡做的每一把琴,都从这里诞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漆画这片神奇的天地里,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郑益坤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过了今年,郑益坤就80岁了。然而,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仍然待在家里由阳台改建的漆画工作室里,不知疲倦地画着。家里人都劝他好好歇着,他不肯,"画了一辈子漆画,不是想放就放得下的。"进工作室之前,郑老反复询问:"对大漆过不过敏?别进去后出来变猪头。"在得知没问题后,他才放心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化新闻网讯]锣鼓喧天,爆竹声声,江汉采油厂采油22队院内也是张灯结彩,年味浓浓。但有这样一群人却在年味里依然穿梭不停、劳作不休。2月13日,农历大年初四,也是采油班换班,采油工朱海波早上8点半一到队上,换好工衣就跳上了值班车,开始了每一口井的巡检,按照他的话说:"翻年  相似文献   

11.
金属进化论     
平日里金霖辉剑眉星目,神清气爽,标准的帅哥一枚:可进了工作室,他就变得"不修边幅",胡子拉碴外加遍身的油污。相比帅哥,他更喜欢这种沧桑的工匠气,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与金属碰撞的激情中,是一种享受。就读于工艺美术工业设计专业的金霖辉,一直对科幻题材情有独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在首钢工作的朋友,得知北京石景山的首钢搬迁后留下了大量的金属废料,他意识到创作科幻钢铁雕塑的契机到了。"人类的躯体死亡后会被虫子分解?那么机器人死了,  相似文献   

12.
创新园地     
《佛山陶瓷》2003,(8):46-46
一、思维训练1、有9小袋茶叶,其中有一袋重量不标准,轻了一些。请你用天平,只称2次把它找出来。2、大强的手表出了毛病,每小时慢4分钟。一天早上8点半,他把手表按报时台的标准拨准了,工作到中午,他听到收音机正好报12点整,就看了一下手表,他的手表  相似文献   

13.
正腊冬的早上格外寒冷,我步行来到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红楼。上到二楼走廊时就隐约听到"哒哒哒"清脆的声音环绕在大楼之间,越往前走"哒哒哒"的声音在安静的早上显得特别清晰。有扇门上写着王锦林工作室,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正好我们研究所杂志社也让我们对他进行采访,对王锦林先生也早有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0日,由四川省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率领的专家组在泸州市人社局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泸天化,就我公司"陈杰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评审。专家组在公司有关领导陪同下查看了陈杰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实训场地和工作室的办公设施、计量器具、绘图工具以及相关的理论成果。对我公司申报的"陈杰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工作情况予以充分肯定。公司副总经理肖建清对各位专家莅临泸天化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上,汤汤都会按照固定的线路从家里去工作室,路上的时间不短,正好让她整理当天的订单,计划如何制作。到了下午,客人们就会陆陆续续上门取件。有人取了就离开,但大多数人都会留下来跟汤汤喝茶聊天,这也是一天中汤汤最喜欢的时刻。无关售卖,只是她与甜点,还有喜欢甜点的人。  相似文献   

16.
杨继斌 《发现》2009,(3):50-51
买奢侈品与抢白菜 刘飞是12月26日早上9点到达伦敦庞德街的,9点半她赶到了英国第二大百货商店Selfridges。她当天的目标是淘一件Miu Miu包(Prada的副品牌),结果还没到Selfridges,就看到店外绵延成Z字状的队伍。刘飞在队伍中遇到了一个熟人,说他早上6点就打车过来了,但从商店营业到现在,队伍才移动了几十米,全是因为店内Gucci 50%的折扣。  相似文献   

17.
<正>给自己盖一座海洋之家,有会飞的鱼,洗澡的猫,沙发是秋千架。美家档案业主档案:庄虹,建筑师、设计师、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以及ZOMO琢木设计工作室家具设计师。房屋情况:位于北京宋庄,名为梓园,农民房改建,占地22亩,园中有3个人工池塘,一个养鱼,两个种荷花。有朝一日,我希望到海边去养老,用毕生的经验盖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受早年游学日本的影响,庄虹对大海有一种顽固的痴迷。去过他在宋庄的工作室,便会明白,大海赋予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力量。他笔下画的是海洋,手里做的是扬帆起航的小舟,桌上摆的是飞翔的小鱼……一切,都来自大自然。这次来到  相似文献   

18.
早晨,不,应该说是凌晨,时针指向4点的时候,季羡林起床,简简单单地洗一把脸,就坐到了自己的第一张书桌前,开始了他一天工作的第一个时段。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中外文书刊、夹书的纸条、各种废旧信封,他早饭以前在这张书桌上完成他的第一篇作业;早饭之后进入第二时段的工作,在第二张书桌上完成另一份作业;而晚饭后,他习惯在第三张书桌上工作。他习惯在写作一篇学术论文的同时,去做一个翻译项目。季羡林认为自己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同时做多项工作。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干一件事,累了,立刻换一件。这样一来,脑筋就像是新磨的利刃一样锋利无比。用这样新磨的脑筋来思考问题,时有梦笔生花之感,奇妙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9.
鼻梁上的竹     
竹的利用再造,除了编,还有造。韦政就用这样的方式,造出抢眼的竹眼镜。在韦政的工作室里,各种材质的眼镜琳琅满目,但竹质眼镜尤其有范儿。韦政研究和应用竹子制作眼镜已经有15年时间了,在2008年他创立了个人品牌——韦政设计。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制作竹质眼镜,还把技术带到北京、香港等地,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用竹子做原材料不单是因为它环保的特性,还因为它坚韧、耐用和轻巧,而且纹理独特。这么好的材料虽然早已被应用于家具制作,但眼镜制作倒是空白。"竹子虽是易得的材料,但工艺却是难得的精细。全竹材质的眼  相似文献   

20.
与想象中的首饰作坊不同,这家店,几乎完全不具备现下手工店时髦雅致的特点。它很吵闹。轻轨在旁边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有时得粗着声音说话才能压过纷乱的声响;店面不大。狭长的店里摆了柜台设了沙发后,只放得下一张桌子跟几把凳子;在这里学做的东西不算很难。不需美工基础,不需贵金属知识,只要你来,就能做;在这里做件东西收费却很贵。一切你都得自己动手,店主只负责动动嘴,有时候1个小时收费500元,有时候1天是1000元。这家店只有一个人。他是店长,也是店员;他是专职讲师,也是端茶小工;他是三菱纯银黏土的全国供货商,也是自己整条线的收发邮递员。这店家活得很不赖。至今已经在上海轻轨线上开出5家连锁店,据说在这家店里制作和学习过纯银黏土的,有30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