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融站内当地监控功能、SCADA信号采集、远动功能以及数字保护信息为统一整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从信号采集方式、控制命令执行方式、数字通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重点关注的技术关键,探讨了未来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成熟及广泛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熟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被电力系统用户接受使用,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及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另外指出了在变电站的信号传输上面还是有不少弊端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优化变电站综自系统的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过程层电气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以及集成化功能的不断完善,采用数据和信息集中采集的功能整合过程总线保护结构体系,结合IEC61850标准建立完善过程层通讯网络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变电站过程总线上的数据信息实时采集和统一传送,大大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过程总线保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电力系统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伟  刘志远 《宁夏工程技术》2003,2(2):135-137,140
在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继电保护单元一般都由各生产厂家自行研制,功能专一,其扩展性不强。当运行方式改变时,往往不能够灵活地适应,而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实际运行时,却要求适应系统灵活多变的运行方式。采用PLC技术,则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于PLC可靠性和扩展性较好,支持软件也较丰富,因而增加功能较容易,可适用于未来可能扩展或产品来源较多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C20系列PLC开发的适应于全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础。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新建的110kV变电站也应该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七八十年代建成的110kV变电站同样应当进行综合自动化的改造。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原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和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变电站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系统,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远程计算机通信等一系列装置和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变电站由传统的结构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对于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功能,然后分析了变电站的结构和功能在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改造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文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电网的运行水平日新月异,大量采用远方操作、集中控制等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投入运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同时对变电站建设和设计来说,就是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统一监测、管理、协调和控制,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运行可靠性。在变电站的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人为误操作引起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也降低了人为误操作的几率,提高了运行可靠性。但在实际运用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大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和功能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效提高变电站经济运行水平,对全分布开放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了介绍和分析,并通过论述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监控功能及特点,对我国大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功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变电站常规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区别,分析了几种通信方式的特点及利弊,提出了当今城网建设改造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主要用于保护和故障录波信息的采集和管理。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变电站内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取消站内保信子站,将其功能由站控层设备整合,符合智能电网集约化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对变电站内保护及故障录波装置信息的不同传输方式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调度端与厂站端监控系统结构及其安全分区的划分、远动数据流量进行分析,对取消站内传统保信子站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变电站监测系统无人化及无线化的目的,论证了ZigBee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ZigBee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结构,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自组网技术的变电站监测系统,设计了适用于变电站数据通信的ZigBee模块.该设计提高了变电站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变电站-调度中心两级分布式架构将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两级分布式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字化变电站承担着分析处理站内数据并与调度中心协调互动的功能.为适应变电站高级应用的需求,在深入理解IEC 61850的基础之上,着重讨论数字化变电站高级应用平台中保护设备的建模方法,制定保护建模规范,并基于此开发可视化建模工具.最后,以实际系统为例,介绍该建模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决策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根据电压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无功边界的变电站电压和无功综合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跟踪和预测电压的变化,提高电压的合格率,使得在达到控制目标的同时,减少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沧州地区某变电站开关操作箱B相合闸保持插件烧毁事件,简要的分析了开关机构、操作箱与开关内控制回路之间的配合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分析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作为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重要基础支撑的大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安全风险,分析了大数据在这些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威胁.综述了大数据相关系统平台和大数据应用中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及最新进展,包括用户访问控制、数据隔离、数据完整性、隐私保护、安全审计、高级持续性攻击(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防范等,以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数据带来的安全挑战和更高的安全要求.同时也对大数据的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初步分析和研究了变电站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变电站雨水资源利用量,结合实例分析变电站雨水资源利用量的最大潜力值和参考值.从雨水收集、截污弃流、净化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变电站雨水资源利用的实现模式,对变电站雨水资源利用作简要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变电站改造进度安排及关键线路施工计划的手工计算问题,分析变电站改造中关键线路计算的理论基础,设计变电站施工管理软件ECPM,自动计算出关键线路的施工计划,实现变电站改造进程的有效控制.实例分析表明,ECPM软件计算准确,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变电站改造的施工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被赋予了更多功能。电力测控装置作为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设备,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现有的嵌入式系统互联方式严重制约着系统的规模和数据流量。本文分析了RapidIO(高性能嵌入式互连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互联中的优势,并结合电力测控装置的结构提出了基于环形拓扑结构的RapidIO互联方案。测试数据表明,在小规模的系统互联应用中,基于RapidIO的智能电力测控装置具有通信速率高,扩展性强,安全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 GPRS 热网监控系统通讯终端常采用"主-从"轮询通信方式单一的缺点,通过优化故障报警上传通信机制,实现了一种"主-从"与"从-主"有机结合的双向通信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讯终端采用高性能的32位 ARM 处理器,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核心,使用专用的 GPRS 模块 MC39i 实现换热站与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终端软、硬件的设计结构,重点介绍了从-主通信方式—故障报警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