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磷化氢作为昆虫呼吸毒剂的生化研究热点问题,如昆虫对磷化氢的吸收;磷化氢在昆虫细胞内的分布;磷化氢抗性昆虫品系对磷化氢吸收量降低与主动排除机制的关系;磷化氢与线粒体呼吸酶系的相互作用等进行综述,它将对未来研究磷化氢生化毒理学和进一步科学使用磷化氢熏蒸剂以及研制与开发新型熏蒸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储粮害虫防治是粮食储藏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磷化氢熏蒸已逐渐成为全球储粮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然而,长期使用化学熏蒸剂,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熏蒸剂在粮食上存在化学残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寻找新的、绿色安全的储粮害虫防治策略成为研究热点.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由于其具有易获取、成本低、杀菌杀虫后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调对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src-icus Grouville)成虫的毒杀作用。二氧化碳能增强磷化氢对土耳其扁谷盗成虫的毒力,增效系数因二氧化碳浓度而异,其最高增效系数为7.96。在混合气调中,二氧化碳增效的最佳浓度为16—32%(容积比)。呼吸作用的研究表明:在 8%二氧化碳条件下,试虫的耗氧量比正常大气增加2.17倍,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增加到64%时,耗氧量有所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混合气调时,当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磷化氢毒性增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刺激试虫的呼吸所至;在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由于二氧化碳对试虫的麻醉作用,磷化氢毒性反而降低。此外,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试虫对磷化氢的吸收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众所周知,磷化氢(PH_3)在化学防治上有突出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熏蒸剂,用来防治仓库害虫,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迄今为止,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直使用着这一药剂。我国应用磷化氢杀虫,始于六十年代初期,十多年来,它在防治贮粮害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磷化氢对绝大部分害虫、鼠类以及某些螨类具有明显的中毒作用;对降低高水分粮的水分和抑制霉变也有一定的效果。还具有渗透性强、扩散速率快、无明显残毒以及使用安全、经济、方便等特点。因此,它在“综合防治”上作为化学防治措施,是防治仓库害虫的重要药剂之一。第一届国际仓库害虫工作会议对这种药剂也作了明确肯定和高度评价(1974)。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磷化氢如同其它熏蒸剂一样,本身既具有杀虫高效的优点,又具有对人、畜高毒的缺陷。如果不按常规合理使用,确实会带来人、畜中毒、以及污染粮食等不良后果。然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储粮范围内,不仅要继续使用这种药剂,而且还将在一定条件下有所发展。当前,关键问题在于使用磷化氢时,如何力求做到用药量少而又充分发挥其杀虫效力,并把它对人、畜的毒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以达到“高效低毒”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防治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0.03125~59.6mg/L固定磷化氢浓度范围内,通过对磷化氢中毒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成虫反应症状的系统观察发现,磷化氢对玉米象成虫的毒性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熏蒸期间的麻醉或击倒阶段;散气后的麻醉恢复阶段;真正死亡阶段.试虫的死亡与麻醉或击倒不完全相关,麻醉可能是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磷化氢以0.1 L/min的流速匀速通过次氯酸钙吸收液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磷化氢经次氯酸钙吸收液吸收后浓度显著降低,磷化氢通过次氯酸钙吸收液的吸收效果与磷化氢在吸收液中有无搅拌、吸收液量和吸收液浓度有直接关系.随着磷化氢质量浓度的增大,次氯酸钙吸收液对磷化氢的吸收率逐渐降低,其中磷化氢质量浓度为0 mg/m L至500 mg/m L时,吸收率降低较快,由100%降低至93.1%,质量浓度为500 mg/m L至1 000 mg/m L时,吸收率变化较小,维持在93.1%和92.5%之间.增加搅拌、提高次氯酸钙溶液量和提高次氯酸钙溶液浓度均可以降低出气口磷化氢质量浓度,提高磷化氢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25℃恒温条件下,不同的磷化氢浓度和装满系数对磷化氢在稻谷和糙米上吸附的影响,并从吸附动力学的角度,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得到了磷化氢在稻谷与糙米上吸附损员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锈赤扁谷盗已经对磷化氢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研究其抗性治理的方法对于防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延长磷化氢熏蒸时间(延长时间为连续7 d)和3种防护剂(甲基嘧啶磷、溴氰·甲嘧磷和马拉硫磷)对磷化氢抗性的锈赤扁谷盗进行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磷化氢熏蒸时间对锈赤扁谷盗的杀虫效果显著,磷化氢质量浓度1.38 mg/L时,...  相似文献   

9.
在0.03125-59.6mg/L固定磷化氢浓度范围内,通过对磷化氢中毒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stschulsky)成虫反应症状的系统观察发现,磷化氢对玉米象成虫的毒性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熏蒸期间的麻醉或击倒阶段;散气后的麻醉恢复阶段;真正死亡阶段。试虫的死亡与麻醉或击倒不完全相关,麻醉可能是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 ,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试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力与一定范围内的磷化氢浓度或暴露时间或对数暴露时间之间具有线性回归关系 .试虫死亡率与过氧化氢酶活力抑制率之间有稳定的相关性 .磷化氢在高浓度下 ,时间是使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的关键因素 (P≈ 0 ) .  相似文献   

11.
选择新建高大平房仓进行了不同磷化氢浓度、不同间歇方式、不同密闭时间进行环流熏蒸杀虫试验,从中探索了高大平房仓仓内磷化氢浓度衰减规律、粮堆内磷化氢气体分布的均匀性、最佳熏蒸剂量、最佳间歇方式、密闭时间及最佳熏蒸效果和环流熏蒸对粮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磷化氢毒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磷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详细阐述了磷化氢在生理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对害虫的毒理及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用PH3常规熏蒸与间歇熏蒸两种方法杀虫 ,对比分析两方法的PH3最高浓度、维持PH3有效浓度的时间、C·t值大小、杀虫效果 ,进而探讨常规熏蒸杀虫不彻底的成因 ,推荐用间歇熏蒸替代常规熏蒸 .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磷化氢进入害虫体内的方式和途径,并从害虫有机体的不同结构水平,讨论了磷化氢杀虫的可能机制,以及增效剂对它的增效作用、害虫对磷化氢产生抗性的机制和磷化氢对人的毒理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谷蠹、玉米象不同品系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表明,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脂酶是以游离态和与膜结合两种形式存在的.当试虫处于麻醉状态时,磷化氢对谷蠹、玉米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然后随散气时间的延长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又能恢复到原水平.磷化氢对试虫神经系统的毒理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从广州口岸进口的植物及其产品、动物性药材和进口国际邮包随带的仓储害虫,进行系统调查。收集害虫标本,并进行分类整理和鉴定。从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中,收集的仓储害虫有2个目、21个科、63种。其中有些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有些则为内检对象,有些虽然属一般仓储害虫,但含虫量高、密度大。在检疫中发现的疫情,采用熏蒸杀虫等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7.
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生产性杀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浅圆仓环流熏蒸生产性杀虫试验效果.试验表明对不同虫情的粮食,其熏蒸浓度应控制在100~200mL/m3范围,密闭15~25d,可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此外,在采用环流熏蒸时,还要考虑产气方式的简便性、经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