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前言用冷镦工艺加工光六角螺母,其六面体是在由凹模、上六角冲模和下六角冲模或六角横垫构成的型腔内镦锻成型的。凹模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尤其是成型M10以上螺母的棱角时,沿整体式模芯组合凹模棱角部位的切向拉应力更高,其值可高达1600~2200N/mm~2。在如此高的切向拉应力作用下,极易在整体式模芯组合凹模的棱角部位产生径向裂缝而使凹模失效。图1所示是在切向拉应力σ_2的作用下,凹模棱角部位产生径向裂缝。用冷镦工艺加工凹  相似文献   

2.
钢管无凹模冲孔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钢管无凹模冲孔模的结构及与传统模具不同的结构要求,为冲压体系增加无凹模冲孔工艺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标准件生产中冷镦凹模寿命低的问题,采用了硬质合金组合凹模,文章叙述了硬质合金材料的选择原则,介绍了硬质合金组合凹模模套的设计方法,确定了镶套过盈量的确定方法,从而保证了硬质合金组合凹模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拉深模凹模圆角半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此文关于拉深模相对凹模圆角半径对圆筒件壁厚变化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制件的强度计算和合理选择拉深模的凹模圆角半径。所给的毛坯直径修正系数经验公式,可供模具设计参考,使浅拉深件无需切边,高度尺寸即可达到图纸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借鉴冷挤压中广泛应用的组合凹模强化办法 ,提出在注射模中用组合的办法加强其强度和刚度 ,并以圆形凹模为例 ,分析了模具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说明了强化的原理 ,指出组合是强化凹模和改进设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结了组合凹模在注射模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机铁芯级进模凸、凹模的特点,对凸、凹模零件进行分类,介绍在SolidWorks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并采用二次开发技术,编制电机铁芯级进模凸、凹模的设计模块,显著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固定式变薄拉深凹模在拉深时工件的壁厚差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缺陷,分析了工件壁厚超差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浮动式变薄拉深凹模的措施,通过使用,工件的壁厚差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介绍了变薄拉深模结构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变薄拉深凹模浮动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强 《模具制造》2005,(5):45-46
介绍了冰箱箱体内壳真空成型吸塑的两种方法,凸模(型芯)成型与凹模(型腔)成型的优缺点,以及凹模(型腔)成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但革西 《模具工业》2004,(11):23-25
散热器进出水管剖切模采用浮动凹模芯轴结构形式。该结构完全适应管类零件剖或切的冲压加工需要 ,浮动凹模芯用以补偿轴与凹模的间隙 ,消除产品变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模锻件切边过程与定位要求的描述,对切边凹模刃口形状与模锻件飞边桥部关系的分析,并基于实践经验,指出对于非平面分模锻件和水平投影轮廓形状复杂的锻件,切边凹模刃口形状不宜完全按(热)锻件分模面轮廓制造,而应针对锻件具体结构作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1.
圆钢端面贴标混联机器人由并联机构串接串联机构组成。根据微分变换法的计算特点,逐列计算贴标混联机器人雅可比矩阵。采用微分变换法对并联机构运动学约束方程求导获得并联机构雅可比矩阵。在建立串联机构D-H参数的条件下采用微分变换法得到其雅可比矩阵。对照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在混联机器人的结构中的位置,将其雅可比矩阵代入到混联机器人雅可比矩阵相应的列中,进而得到贴标混联机器人整体的雅可比矩阵。圆钢端面贴标混联机器人雅克比矩阵的求解为进一步工作空间分析和尺度综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验研究了高磷-硼铁基胎体材料的性能,采用混料回归试验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非线性规划求解,得到了胎体硬度及耐磨性与胎体成分及其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得出优化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磷-硼铁合金粉含量的增加,胎体的硬脆性相应有了提高,镍与钴金属对胎体硬度与耐磨性有明显影响,而增加663铜合金粉含量时硬度有降低趋势。这些规律为依据不同岩石设计钻头配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可钻性9级岩石,采用试验研究的4号配方试制了钻头,并进行了生产性钻进试验,获得了钻进时效1.80 m/h、钻头寿命60.65 m/个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方锥形件整形凹模的结构特点和它在整形工艺中的受力状态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得到了在整形时 ,凹模各部分的应力分布情况 ,从而可以确定其破坏的原因。并从提高模具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角度 ,提出了方锥形件整形凹模的合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电镀金刚石工具中存在的把持力不足、颗粒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改进电镀金刚石工具性能的方法,归纳成以下三大类:1、改进镀层胎体材料性能,提高镀层对金刚石的支撑和结合作用;2、通过提高金刚石与胎体的接触面积,消除金刚石与镀层之间的空隙;3、对金刚石颗粒表面处理,使金刚石与镀层间形成化学键结合.文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一些有潜能的方法进行了推荐,以期读者对电镀金刚石工具的改进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计和 《模具工业》2001,1(1):22-24
从荫罩框架零件的分析入手 ,介绍了荫罩框架拉伸模的设计特点 ,阐述了镶拼式拉伸凹模的结构特点和提高拉伸凹模耐磨性的工艺方法 ,针对卸料螺栓因疲劳而损坏的现象 ,采取了恰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圆锥形拉伸整形凹模的破坏形式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凹模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凹模破坏的原因 ,提出圆锥形拉伸整形凹模的合理设计方案 ,该方案对提高模具强度和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高铁基胎体的金刚石工具。通过检测材料的硬度、密度、冲击韧性等性能考察了磷铁的加入量对高铁基胎体性能的影响。通过X衍射图、金相图等揭示了磷铁加入量对胎体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Fe含量的增加,胎体的相对密度增加,胎体硬度几乎呈直线上升,含3%磷铁的胎体硬度为HRB97,而含15%磷铁的胎体硬度达到了HRB113。而胎体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随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脆性的增加对提高胎体的切割性能有益。SEM观察结果表明:随P-Fe的加入量增大,胎体的断裂是脆性断裂为主的韧-脆断裂向脆性断裂过渡。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合适的工艺流程及参数,将热等静压(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技术应用于Co基金刚石串珠制备。分析了HIP后胎体性能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行断面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热压烧结,HIP更有助于改善Co基胎体各项性能,对于实验中各组Co基胎体,750℃预烧结胎体的性能提高最多,其中胎体抗弯强度提高了25.2%,胎体对钢基体的夹持力提高了37.9%。显然,HIP可用于Co基金刚石串珠的制备,而预烧结温度对HIP后胎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合适的预烧结温度下可以获得最佳性能的胎体。  相似文献   

19.
The Al-Si (LM 13)-based matrix alloy reinforced with SiC particles containing 10, 20, and 30 vol.% SiC particles were spray-formed onto Al-Si substrates. The sprayed samples were directly subjected to a standard aging treatment (T551). From the experiment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high rate of solidification resulted in very fine silicon particles which were observed as continuous islands in the matrix and each island exhibited several very fine silicon crystals. Analysis showed that plasma-spraying caused an increased solid solubility of the silicon in the aluminum matrix. DSC measurements in the permanent mold-cast Al-Si matrix alloy and plasma-sprayed Al-Si matrix alloy showed that plasma-spraying causes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GP-zone formation owing to the very high rate solidification after plasma-spraying. In the plasma-sprayed Al-Si/SiC composites GP zones were suppressed, since particle-matrix interfaces act as a sink for vacancies during quenching from high plasma process temperature. Introduction of SiC particles to the Al-Si age-hardenable alloy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time required to reach plateau matrix hardness owing to acceleration of aging kinetics by ceramic SiC 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