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要研究试验的因子较多时 ,完全析因试验的测试次数会多到甚至无法实施的地步 ,或者造成了浪费。本文概述了测试次数仅为完全析因试验的某个分数值 ,即采用部分实施的办法 ,以集中考察主效应及其比较重要的交互效应。着重阐述了两水平试验设计 ,并借此简明地解释清楚部分实施设计的基本方法 ,且以部分实施与完全析因试验作比较分析。对不同设计方法、混淆混杂的构造及其释放分离等均作了探讨。对于三水平试验设计等也作了相应的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2 有交互效应时的强化试验当主效应影响显著时 ,有可能还存在交互效应。象例 1 .1 ,7个因子两水平的试验中除 7个主效应外 ,还会有 1 2 0个交互效应 ,其中 2 -因子交互效应 2 1个 (即每个主效应与 3个 2 -因子交互效应混淆 ) ,3-因子和 4-因子交互效应各 35个 ,5-因子 2 1个 ,6-因子 7个 ,还有 7-因子交互效应 1个。如果要分离这些效应 ,则要进行完全的析因试验 ,进行 1 2 8次测试。在一般情形下 ,这是难以做到的 ,也不一定有此必要。通常只是要求主效应与 2 -因子交互效应分离即可。 3-因子及其以上的高价交互效应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所有测试方法 ,尤其是制修订的标准方法 ,保证能重现测试结果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在公布这类方法之前 ,或在进行室间精密度试验等之前 ,进行一次强化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这种试验方法可以从所选定的因子 ,按测试方法所规定的条件 ,就一般实验室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正常变异 ,拟定两个水平进行试验 ,以考核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这种试验的设计是基于析因试验部分实施的原理 ,在因子数较多 ,以不多测试次数下解决问题。典型的试验是 7个因子 ,8次测试。本文还探讨了有交互效应存在时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两水平析因试验(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水平析因试验是析因试验中较常用的一种研究试验方法 ,可以同时在多个因子的选优区内一次布置多个试验点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找出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因子的主次 ,选取最优组合 ,提取有用的信息。本文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在有或无交互效应和重复试验的情况下 ,用直观法和方差分析法等进行比较分析 ,用回归分析法建立研究试验对象简单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部分析因设计研究工艺参数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度,实验证明,工艺参数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部分析因设计筛选得到的显著因子,并结合最小二乘估计,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第六章两水平正交表的构造1.正交表提出的要求正交表是试验设计法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给出了试验设计的总体安排,要弄清楚它的构造,首先要弄清楚对正交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里只讨论各因子都是两水平的正交表。为了容易看清楚它的构造,在子的两个水平各以1与—1来记它,例如三个因子A,B,C的水平就各记作A_1,A_(-1);B_(1),B_(-1);C_(1),C_(-1)。对这样三个因子全面的比较就应该做八次  相似文献   

7.
运用部分因子实验设计方法从众多的实验因子中初步筛选出与注塑模冷却系统密切相关的若干个独立因子和交互因子。在考虑交互因子的基础上,结合Taguchi试验设计和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对成型周期和冷却结束时型腔温度差2个目标值进行综合评判,得到综合评分;通过对综合评分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各工艺参数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从而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Minitab DOE的注射颜色和光泽度的成型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Minitab软件的DOE试验设计模块,分析和遴选了影响注射成型塑料零件表面颜色和光泽度的若干关键的试验因子及其水平数量,拟合了选定模型,进行残差分析,利用因子间交互效应的关系,优化了注射成型参数,达到精密控制成型颜色和光泽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两水平析因试验(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有交互有重复的试验例 2 .1是在不考虑或者说不存在交互效应的试验安排 ,同时采用直观的比较分析法。这种直观的比较分析法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另一种是方差分析法主观影响较小 ,有个判断衡量的准则 ,这个比较准则主要决定于试验误差 ,可以另外进行试验或如下例的进行重复试验求得。在下例中同时考虑交互效应。例 4.1 除用表 3安排试验 ,各处理组合均作重复双试验 ,并考虑各项交互效应外 ,余均同例 2 .1。如测试结果如表 4所示。表 4中 y1和 y2 为重复双试验的结果 ,其平均值为 y,其差的绝对值为 d,其和为 z。本例安排试验用的表取自表…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两个以上水平的多因子析因试验 ,并结合定量因子和在有定性因子存在的情形下 ,进行试验设计和比较分析 ,还着重探讨了正交多项方差分析和用回归方程建立经验模式的数学模型等问题。对基本正交表进行改造变换成混合水平型也作了简要的阐述 ,以求在尽可减少测试次数下 ,能适应不同因子选取不同水平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两个以上水平的多因子析因试验,并结合定量因子和在有定性因子存在的情形下,进行试验设计和比较分析,还着重探讨了正交多项方差分析和用回归方程建立经验模式的数学模型等问题。对基本正交表进行改造变换成混合水平型也作了简要的阐述,以求在尽可减少测试次数下,能适应不同因子选取不同水平的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廖铁军 《腐植酸》1990,(2):23-29
笔者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回归设计,研究了活化泥炭、氮、磷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交互效应,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川东地区河流冲积土上甘蔗高产栽培所需的肥料配比为:活化泥炭125—215公斤/亩,氮15—25公斤/亩,磷10—15公斤/亩。  相似文献   

13.
考虑SSI效应的TMD减震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 TMD减震控制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试验 ,分析了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上 TMD对主体结构的减震效应 ,探讨了 SSI效应对结构减震控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将柔性地基上结构— TMD体系中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看作是 SSI效应、TMD减震效应以及 SSI和 TMD的耦合效应三部分共同作用结果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三种效应对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表明 :SSI效应对 TMD的减震性能有很大影响 ,这使得基于刚性地基假设设计的 TMD系统在柔性地基上的减震效果不理想 ,甚至在某些时候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对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上影响 TMD减震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配方方法,使用市售的稀土发光材料SrAl2O4:Eu2+,环氧树脂、PU、三氧化二铝作为正交因子,各有三个水平。以环氧聚胺酯涂料的耐磨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表L9(34)组织试验,得到耐磨性最佳的发光涂料的配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智能增强IA的概念出发,分析IA与人工智能的不同特征,并从交互框架、交互原则和策略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整合智能算法和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的问题。其次对智能增强IA凸显了以人为中心的三个方面特征,即人机互补性、人类自主性和任务情境化。因此,交互设计能更好地支持智能增强中“人—AI小组”的配合与协作。最后通过智能增强的“互补性”循环交互框架反映了人类用户在与智能算法交互中的“感知—行动”过程。同时交互框架中四个交互阶段所对应的交互规则,以及“任务的共享呈现”“可调节与自适应”“强化认知同步”三个方面的交互策略与方法将有针对性地指导IA系统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研制无卤阻燃电缆料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有影响的四个因子的最佳搭配。  相似文献   

17.
§5.关于正交表灵活应用中一些简单的说明这一节着重说明第三章所述各种方法中各因子偏差平方和的期望值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它是o~2的无偏估计,自由度是多少。因为我们获得了o~2的无偏估计后,就可利用F检验来检验因子的显著性了。一、关于重复试验和重复取样以例〔2.2〕硅钢取消黑退火的试验为例,两个因子各取2个水平,用L_4(2~3)安排试验,每一号试验重复5次,即m=5,这时数据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8.
在研制无卤阻燃电缆料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有影响的四个因子的最佳搭配。  相似文献   

19.
1 .2  实施的试验设计在例 1 .1给定的条件下 ,如要求减少测试次数至 8次 ,即完全析因试验测试次数的一半 ,则应按 2 4-1试验设计。根据完全析因试验 2 4试验用表 (参见表 3) ,其最高阶交互效应ABCD常选作“生成元”。定义关系I=ABCD ,也可以I =-ABCD ,当选用前者时 ,A =A(ABCD) =A2 BCD =BCD ,B =AB2 CD =ACD ,C =ABC2 D =ABD及D =ABCD2 =ABC ,又交互作用AB =A2 B2 CD=CD ,AC =A2 BC2 D =BD及BC =AB2 C2 D =AD。由此可见 ,主效应与三因子交互作用之间以及…  相似文献   

20.
采用部分因子实验设计法,考察了工艺参数对一维流动平板在平行流动方向和垂直流动方向上收缩的交互影响。通过交互作用图筛选了重要的交互影响,并基于影响度来分析各参数及重要交互作用对制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实验证明,因子之间的两两交互作用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分析工艺参数对注塑制品收缩的影响时,应该考虑收缩的异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