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丽娟 《家具》2014,(1):47-50
"仙作"家具制作技艺可追溯至宋代,"仙作"是由装饰建筑艺术的木雕逐渐演变成为家具雕刻艺术,传统的"仙作"家具制作技艺巧妙地融合了国画艺术、雕刻艺术及莆仙人民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仙作"家具已成为中国主要家具流派之一,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阐述了莆仙与家具的渊源,进而对莆仙家具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浅分析。从而着重利用莆仙地域文化、地理区位、品牌资源等优势条件探寻当今莆仙的家具文化、莆仙雕刻工艺、人才培养等资源如何与古典家具设计结合,使仙作家具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严宇豪  刘玮 《家具》2024,(1):1-5
在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家具文化需要应对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寻找中国古典家具的传承保护和数字化的融合点。为实现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以互联网时代背景、数字化变革和国家政策扶持作为引导,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传承手段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典家具传承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传承方式逐渐由传统实体继承过渡到数字化传承,并且互联网的普及为数字化传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数字交互设计相关的研究还几近空白。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产品的交互性成为了数字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中国古典家具的数字化交互设计将成为古典家具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介入数字化技术的现状,尝试解决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与设计脱节的状况。研究内容从"中国古典家具数据采集"入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前期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三维数据库,最终深入到新古典家具的设计层面,探索一条中国古典家具传承、应用及推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仙作传统家具为例,阐释了仙作传统家具产业资源减少状况下转型升级面临问题和应对策略,阐释了产业资源减少状况下转型升级面临展示设计的应对提升,重点从空间、流线、照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古典家具产业升级后的展示设计。从采购生产到展示销售诠释了传统家具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福建轻纺》2015,(2):30-31
<正>从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到注册"仙作"商标,再到2013年倾力打造"全国古典工艺家具品牌示范区",近几年来,福建仙游县古典家具产业不断加大了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在"国字头"的光环下,逐步进入以品牌驱动的新阶段。目前,仙游县是我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其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并涌现出了三福、大家之家、鲁艺、贡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家具只有不断面向现代化的扬弃继承和转化创新,才能满足现代人的不同需求,推动家具产业发展,传承中国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市场现状,分析其进行现代化创新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性化原则、传承与创新性原则、环保性原则及系列化原则等中国古典家具的现代化创新设计原则,以期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现代化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7.
《福建轻纺》2014,(3):31-31
正近日,由福建仙游县质监局牵头,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检中心实施研发的古典工艺家具产品质量监管创新模式正式进入试行阶段。来自仙游县辖区内的10家"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生产企业与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拟定了RFID防伪试行计划,成为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家具极具装饰作用与收藏价值,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匠心技艺和超群的艺术审美。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别致精巧的装饰手法和追求高超的精神境界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家具装饰风格,在世界群星璀璨的家具风格中位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从结构、造型、装饰、材质的角度进行解读,进而提出对古典家具美学的传承与发扬,为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设计指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三乡)古典家具文化节于2009年3月21~23日在中山市三乡镇举行。这是三乡作为"广东省古典家具专业镇",亦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名镇"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山市举办的第一个“国字号”的综合性文化节。  相似文献   

10.
《福建轻纺》2013,(11):12-13
针对本地红木古典家具这一优势产业眼下正面临着知名品牌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扩大和保护机制尚不够完善这一严峻挑战,为了将优势产业亮出特色,将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强,在福建省质监局的支持下,日前,福建仙游县政府面向全县红木古典家具厂商,召开了创建"全国古典工艺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动员大会,决心以品牌带动战略,促进本地红木古典家具实现从小品牌向大品牌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家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工匠"作为古代技术发展的主体而产生。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以传统的职业分工——"百工"的演化为前提,与绝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工匠一样,都具有地位低下、身份世袭和依靠手工技能生存等特征,在技术的传承模式上具有父传子继、师徒传承、官营艺徒等形式。其中木工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的基础,家具工匠的地位在文化的延伸和统一之中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部地区由当地木匠手工制作,供社会中下层使用、充满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间座椅类古旧家具。具体介绍了川西民间座椅的常见品种,以及它们的用材特色,希望通过研究加深对川西家具文化的理解,促进家具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对川西家具的现代制作和改良以及室内装饰设计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式家具脚部装饰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式家具脚部装饰元素的归类和分析,运用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法探寻出美式家具在脚部装饰中对欧洲以及东方家具设计的继承和发扬,并针对其脚部装饰元素的使用方法,找出美式家具的发展和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世界家具潮流中,家具的形式普遍走着现代化的道路,即趋向于简洁、实用、舒适、美观、;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各类家具风格的并存与融合成为当今家具市场的主旋律,本文试从现代家具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方面进行探讨。以求能找到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洪亮 《中国造纸》2011,30(7):72-75
从纸质材料的特性、分类两个方面分析了纸质材料用于家具设计与制作的可行性,重点介绍了纸质材料的特性以及用于家具制作的瓦楞纸板、工业纸板及蜂窝纸板;同时对糊纸家具、层叠纸家具、穿插纸家具等纸质材料家具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北京木工展2010"新闻发布会于元月26日在北京亮马河酒店举行。业内权威人士马启升先生、孟娅丹、张仲玲女士,以及展会主办机构雅式展览公司朱裕伦董事长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就中国木工行业的发展方向、装饰材料市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红木文化看红木家具的中医养生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茜  吕建华  陈铭 《家具》2014,(4):99-102
红木文化是红木家具所独有的艺术内涵。笔者通过对明清两代红木家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浅析,从"小气候"营造、文化熏染、休闲体验三个方面,对红木中医养生功效进行简单探讨,指出中医养生思想始终贯穿于红木家具文化中,且密可不分。从明代以黄花梨为典型用材、清早中期以紫檀木为追求到广泛意义上的红木使用,红木家具作为传统的硬木家具,经历600余年的传承与创新,逐渐成为中国家具文化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家具文化中产生着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中的传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设计与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漆器工艺与现代实用性家具的结合.通过对现代漆艺家具设计案例的探索分析和对漆艺家具表面绘画装饰上应用的UV喷绘生产工艺研究,旨在将传统漆艺文化在家具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中传承和发扬,进一步促进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塑造现代家具设计的民族特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本文具体探讨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注重实用功能的设计理念、"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及追求形式与功能统一的古典美学观,并结合现代家具设计的案例分析了这些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叶柏风 《家具》2014,(6):44-48
现代家具设计是艺术设计与科技结合体,两者的结合点体现在造型的形态上。设计师在艺术设计上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艺术元素,现代技术是解决了特定的技术课题、多数家具是艺术和科技的混合体,并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家具形态的构成要素是统一、变化、比例、均衡和视差。但是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受到材料、结构、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制约,这就有了家具造型构图形式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