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Hi-Fi世界之中,一万元可以做什么?也许只可以买一套脚钉或一条发烧线。这对于我等工薪烧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只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合理的组合,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联发科智能音响(Connected Audio)系统单晶片解决方案(SoC)MT8507获得Spotify Connect认证,采用此晶片的音响系统,可让消费者利用智慧型手机及平板电脑中的Spotify App作为遥控器,无缝连接地将音乐传送至无线喇叭与智慧型电视,轻松享受在家自由聆听音乐的乐趣。Spotify家用暨汽车部门产品总监Mikael Ericsson表示:"很高兴联发科技成为我们不断扩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音乐对我们生活的“侵人”,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于这种随时随地部可以享受影音视频的乐趣。同时,更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这些随身娱乐设备所能达到的效果,并希望物色到一副适合的耳机以提升自己在音乐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Hi-Fi与HI-END     
顽石 《音响世界》2008,(10):16-20
一段时间以来,音响媒体的着眼点都聚焦于产品的评论上,更多的是与广告等紧密相连的器材上,而与音响,音乐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性的介绍却被忽略了。我们发现:渴求得到音响、音乐基本知识的读者在增多,他们也许是音响发烧的潜在的消费者与玩家,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满足他们对于音响与音乐知识的渴求,因为对任何一个玩家,必要的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其发烧的乐趣,而且有助于更进一步地将器材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另外,对一些在发烧玩家中流传着得似是而非的说法和理念也需要从正面予以澄清,以正视听,让音响发烧更科学,更健康及充满乐趣。有鉴于此,我们约请顽石先生为本刊写下了这一组连载文章,希望它能对初入门的音响发烧友及有一定资历的玩家有所助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5.
对于音乐而言,一般认为:作曲是人们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真实世界的第一次创作,演奏、演唱是人们对于真实世界、乐谱和文字的理解进行演绎的第二次创作,而声音的还原则是人们通过各种产自不同地域和国度、不同材质、不同设计思想的音响器材的搭配,来和解释自然、表现音乐的第三次创作。汽车音响呢?应该更是如此,而且是不同于其它音乐播放环境的更难于实现的第三次创作。我们都知道汽  相似文献   

6.
小毛线 《电子科技》2002,(17):12-13
音乐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听高级音响,还是普通的随身听,重要的其实不是效果的好坏,能学会从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而能拥有一款像MF-PE500N6这样能带给我们这种享受的产品,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自从DVD-Audio(DVD音乐碟)这种音频格式推出之后,音响界的每一个人都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抢先试用最新的DVD-A播放机。的确,对于音响音乐发烧友来说,这种基于DVD格式、完全用于再现音乐的新标准,是自CD发布以来最值得期待和向往的。不过呢,同SACD一样,DVD-A几乎没多少人实际听过,所以当我们的购买欲望不断膨胀的时候,却发现连要购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都没有见过,这样是不是有点遗憾?不过现在好了,松下(Technics)终于能够给发烧友们一个说法。 Technics DVD-A10(见题头图)DVD-A播放机是日本松下(Matsushita)公司  相似文献   

8.
简讯     
日本松下电子公司介绍了两种评价放大器性能的新方法。一种是用三维图象显示放大器中三个最相关的可测因素:失真、频率和动态范围。用计算机频谱来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单从频响的线性或无失真不能确定放大器的性能,而要通过所有的这些特性一起来确定放大器的质量。因此,我们研究了三维分析的方法,这种新的测量和分析技术可使我们对于确定放大器性能的三个因素(频响、失真和动态范围)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三维(3DA)分析方法是根据放大器静态特性来考虑的。另一种方法是对音乐输入信号产生的失真分量进行实时分析。这种输入/输出失真分析仪使我们可以研究放大器输入和输出波  相似文献   

9.
《数码》2008,(8):97-97
古有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些故事虽然多少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也昭示了一个道理:即音乐的力量实在是无法让人想象的。时致今日,音乐与娱乐已悄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深知其味的索尼爱立信,用音乐、娱乐、导航打造了一部强大的手机“宝典”——W760c,再现“娱”音绕梁的新乐趣。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对于BaB_2O_4(BBO)晶体用于光参量振荡(OPO)和参量发生(OPG)与放大(OPA),已有很多文章进行了研究。由于BBOⅠ类相位匹配(e→o+o)具有最大的有效非线性系统,因此,大多数研究者均采用这种匹配方式。我们用四块BBO晶体进行参量发生与放大,取得了高达42%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 然而,对于皮秒脉冲,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它有高达几个甚至几十纳米的线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文博会雅乐荟音乐生活馆暨第八届深圳高级音响展在5月27~20日召开,展会本身结合了音乐和高级影视两方面。展会与往年一样通过多场的高级视听器材演示以及请来音乐艺术家作现场演唱会来让参观者享受音乐和视听娱乐的乐趣。吸引了不少市民到场参观。而对于从业人员,展会本身的意义在于给予大家一次相互交流和聚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当下观众在电视节目中对于音乐的欣赏,认为已不仅仅是认识层面的情感体验,而转变为对于音乐音响的关注与感受。这种变化体现在观众对于具有良好音乐音响性节目的喜好上,对于音乐的声响本身的注重呈现出典型的后现代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3.
喜欢音响器材的朋友,都会用共同的语言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围绕着各种音响器材,而且还包含了一种对音乐的再现,声音的某种理解程度,个性和趣味的追求.通过音乐的内容不同,和电子技术知识的交流,了解到了这种器材诞生的文化和历史.  相似文献   

14.
《高保真音响》2009,(1):88-88
边驾驶边聆听高级车载音响系统播放的悦耳音乐,是忙碌的都市人的生活乐趣之一。BBH为全球顶级音响系统专家Bose所打造的最新平面广告捕捉到了这种驾乘体验。  相似文献   

15.
《新潮电子》2009,(1):186-186
音乐表现形式的延伸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识理解范围之内,而音乐的播放形式更是林林总总,是用传统CD随身听还是时尚的iPod?是欣赏高音质的CD音乐,还是通过网络分享家中各个角落的MP3或其他网络音乐?在家中能够选择的音乐播放形式实在很丰富,无可否认的是,以往那种端坐在沙发上用大型落地式音响系统听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6.
张旭燕 《电子测试》2013,(5S):180-181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音乐创作的乐趣,充分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运用已经学到的相关音乐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进行音乐创作,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创作的乐趣,有效提升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方法改进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李颖 《数码》2009,(2):170-171
观古看今,音乐总是作为享乐的载体丰富着人类生活,古代王孙贵族饮酒赏乐,闲云野鹤风雅弹唱,离不开的都是音乐,现代音乐充满大街小巷,大到七旬老人,小到几岁孩童,都在享受着聆听音乐带来的乐趣,生活中总会有一种声音指引我们的方向,让我们可以看到前方的晴朗.  相似文献   

18.
学会品味,要让生活更有趣——在这个时代,这就是聪明人的生活法宝。广州交响乐团5月10日晚的这场法兰西专场音乐会,将用法国人的音乐,用法国人自己也觉得最好听的音乐,来教会你欣赏和品味生活中所有微妙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论证了光子带隙(PBG)的约束模的性质是可以用波状波导来代替它进行分析的,这种替代法在PBG波导的设计中是很有用的,也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类型波导间的藕合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实用影音技术》2001,(12):15-16
音乐之美体现着艺术之美、灵感之美,甚至可以说音乐之美是人性之美的一种极好体现、音乐给人的美感是多样的、个性的,关键是怎样去理解与体味音乐所昭示的那种灵性之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Hi-Fi功放就是一种理解与体味音乐之美的途径与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触摸音乐的灵魂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感悟音乐创作者与演奏者的情感以及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从这个角度来说,研发者如何理解音乐就决定了一台Hi-Fi功放的大体素质。 “以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理解音乐的方式,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