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进展——催化剂材料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向荣  翁端 《材料导报》1997,11(4):22-24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是控制汽车污染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催化剂材料与性能,并重点讨论催化剂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新型金属注射成形催化脱脂型粘结剂的催化快速分解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催化脱脂是目前MIM技术领域新的发展方向,研究了新型金属注射成型催化脱脂型粘结剂的催化快速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脱脂型粘结剂在以HNO3为催化剂进行催化脱脂时,注射成形坯经3-4h催化脱脂后,脱脂坯内部已形成大量的连通孔道,脱脂时间,脱脂温度以及 不同粘结剂组成影响催化脱脂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特点,采用DOC与CDPF集成的结构形式,设计了一种柴油车四效催化转换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N2吸附法、XRD、DTA等手段对催化剂涂层比表面积、物相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评价,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触变剂等添加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模拟柴油车尾气排放成分,采用FGA-4100(5G)型汽车尾气排气分析仪对催化材料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C、CO、颗粒物净化率〉90%,NO净化率〉60%。  相似文献   

4.
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包括四个阶段:混炼、成形、脱脂和烧结,其中脱脂是粉末注射成形工艺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本文论述了一种粉末注射成形新型快速脱脂工艺——催化脱脂,详细介绍了催化脱脂原理、脱脂特性及脱脂设备,评述了催化脱脂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催化脱脂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稀土催化材料是促进高丰度轻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等大量应用,有效缓解并解决我国稀土消费失衡,并提升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民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高科技材料。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稀土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助催化性能,目前在石化、环境、能源、化工等催化应用领域已成  相似文献   

6.
王鹏  张静丽  卿光焱 《材料导报》2015,29(9):1-12, 19
位点分离、疏水隔间和底物专一性是酶催化的几个重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大分子化学与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负载催化剂的、明确定义的、非响应性或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通过在溶液中的自组装或聚集,围绕催化位点形成一种有利的、分离的、结构稳定的纳米结构,如核-壳型胶束、聚合物囊泡、单链聚合物纳米粒子、非交联共聚物纳米聚集体等,都能作为纳米反应器有效模拟酶催化各种有机反应。讨论了如何利用大分子化学的手段设计合成高效的、有机催化的聚合物纳米反应器体系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大分子或响应性大分子的性质来实现反应器简便的回收再利用,从而有效地架起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高分子催化膜及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具备催化和分离双功能的高分子催化膜的制备方法与技术、催化膜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在各种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状况,总结了高分子催化膜及膜反应器的优点及面临的难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以脱除高浓度 CH4 和 CO的贵金属体系催化氧化燃烧剂 ,筛选出的 S3催化剂在氧过量 ,空速 15 0 0h- 1 条件下 ,可将 CH4 和 C2 H6 脱除至 0 .1× 10 - 6 的最低温度分别为 30 0℃和 180℃。在 330℃、 15 0 0 h- 1 条件下长期考察催化剂的活性 ,CH4 <0 .1× 10 - 6的时间长达 2 0 0 0 h。催化剂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宜超过 6 0 0℃。  相似文献   

9.
己二酸生产过程的尾气中N2O的含量很高,接近40%;而N2O是一种温室效应很强而且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有害气体。N2O直接催化分解为N2和O2后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本文论述了N2O直接催化分解的原理和工艺流程,讨论了温度、N2O的浓度和空速对N2O转化率的影响。最后结合具体的工业实践简要陈述了N2O减排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催化技术是石化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本文用燕山石化公司技术进步的实例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催化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石化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石化工业也对催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老装置的技术改造要求开发更多高性能的催化剂;清洁生产工艺要求开发环境友好催化剂;调整产品结构要求催化剂有良好的适应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要求不断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和改进催化剂寿命、转化率、选择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催化剂在现代反应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催化剂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应用;分析了均相催化、酶催化以及多相催化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并指出多相催化和酶催化是进行研究的方向,特别是模拟生物酶催化的研究发展将会给人类生活以及现代文明带来革命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李文鹏  于清 《中国计量》2001,(11):46-46
传统的汽车排气分析仪主要分析两种组分 :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但近几年来 ,许多城市对汽车排气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青岛市除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作为必测项目外 ,还要求测量汽车排出的多种组分的气体 ,因此多种组分的尾气分析仪也随之不断涌现。在检定实践中 ,新型多组分汽车排气分析仪除测量CO和HC外 ,所测的其它气体主要是CO2、NO、NOx 和O2,但现行规程只给出了CO和HC的测量指标 ,对其它气体并未涉及。而在检定中 ,多组分汽车排气分析仪的数量已经逐步接近通常的两组分汽车排气分析仪的数量。在适用于多…  相似文献   

13.
据报导.我国用稀土部分或全部代替贵金属做催化剂的净化器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用在汽车上使用寿命可达5万千米以上.已基本具备向工程化产业化转化的条件。由于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使其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加入活性催化剂中可改善催化剂的抗铅、硫中毒性能和耐高  相似文献   

14.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步英  刘奇  潘雄 《材料导报》2011,(Z2):418-421
汽车因排放大量的CO2气体,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造成了全球的温室效应,使整个地球气温变暖,气候异常,所以需要对汽车生产进行产能限制,同时对汽车进行节能减排。由于柴油车热效高、功率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所以柴油车的生产现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介绍了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过程、催化剂使用的原理及催化剂组成,并提出了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瑞阳  王姝焱  黎邦鑫  张艾丽  张骞  周莹 《材料导报》2021,35(21):21037-21049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臭氧为氧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处理、空气净化以及杀菌消毒领域.然而,过量未反应的臭氧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相比于传统的吸附、热分解、药液吸收等臭氧治理技术,催化臭氧分解技术通过催化材料加速臭氧的分解过程,因其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优势而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臭氧分解催化材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包括非金属碳材料、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其应用形式也从粉末型催化材料发展到整体式催化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臭氧分解催化材料面临着活性和抗湿性两个主要问题:前期研究表明,过氧物种在催化材料表面活性位点的脱附是反应的速控步;而过氧物种会覆盖臭氧分解催化剂活性位点,导致催化活性降低;除此之外,臭氧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水汽,其与臭氧在活性位点的竞争吸附,会导致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失活.因此,急需开发高催化活性和高耐湿性的臭氧分解催化材料.对于活性来说,通过提高比表面积、构建氧空位、晶面调控、掺杂和表面修饰等手段可以提高催化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数量,促进催化反应过程得失电子循环以增强催化材料的活性.对于抗湿性来说,疏水性处理是提高催化材料抗湿性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研究学者发现,一些独特的活性位点可以把水当作助催化剂,这一方面提高了催化活性,另一方面避免了水的竞争吸附导致催化材料稳定性的下降.本文归纳了气相臭氧分解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气相臭氧分解的过程和机理,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型催化材料在催化臭氧分解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臭氧分解催化材料活性提升和稳定性提高的策略;以期为制备高效稳定的新型臭氧分解催化材料、推动臭氧氧化技术在化工领域得到更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奇  潘雄  翟步英 《材料导报》2011,(2):418-421
汽车因排放大量的CO2气体,破坏了大气的臭氧层,造成了全球的温室效应,使整个地球气温变暖,气候异常,所以需要对汽车生产进行产能限制,同时对汽车进行节能减排。由于柴油车热效高、功率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所以柴油车的生产现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介绍了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过程、催化剂使用的原理及催化剂组成,并提...  相似文献   

17.
臭氧化的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实践中,负载型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促进了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快速发展.综述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表面属性、载体类型、载体上活性组分种类、负载量、催化剂配比等对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综述了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臭氧化功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结合实际的水质状况,指出了其可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冉锐  吴晓东  翁端 《材料导报》2004,18(Z2):39-42
利用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从材料组成、结构、催化性能及改性等方面介绍了几类重要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催化脱除大气污染物 NOx 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氮氧化物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方法有催化还原法和催化分解法,本文从催化剂创新和催化反应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过程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双功能催化剂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磁性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汉生  张东翔 《材料导报》2005,19(8):5-8,12
磁性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催化剂,特别是纳米磁性催化剂不仅应具有磁分离特性,而且应具有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以及不同于常规催化剂的优异催化活性.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强化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也可以简化整个工艺流程.介绍了磁性催化剂,特别是纳米磁性催化剂的特性,并综述了近年来磁性催化剂在固体酸催化、固体碱催化、相转移催化、光催化、生物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探讨磁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同时提出了磁性催化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