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5口井井下油气化探测试结果的归纳分析发现:顶空气轻烃指标在气井、油气显示井中检出率较高,在干井中检出率较低;岩屑酸解吸附烃的参评作用并不突出,只能起辅助作用;异常井段的顶空气轻烷烃比值图显示出该地区的气井有偏干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5口井井下油气化探测试结果的归纳分析发现:顶空气轻烃指标在气井、油气显示井中检出率较高,在干井中检出率较低;岩屑酸解吸附烃的参评作用并不突出,只能起辅助作用;异常井段的顶空气轻烷烃比值图显示出该地区的气井有偏干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5口井井下油气化探测试结果的归纳分析发现:顶空气轻烃指标在气井、油气显示井中检出率较高,在干井中检出率较低;岩屑酸解吸附烃的参评作用并不突出,只能起辅助作用;异常井段的顶空气轻烷烃比值图显示出该地区的气井有偏干气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滩油田垦东34块气顶油藏气井合理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中,气井合理产能是气藏经济开采的重要依据。新滩油田垦东34块馆陶组上段气顶油藏位于胜利油区极浅海水域,矿场无稳定试井资料。为了确定气井合理产能,采用经济极限初产、临界携液产量、绝对无阻流量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井合理产能控制在1.5×104m3/d,可实现气井在不出砂条件下长期稳产,并能提高气顶油藏开发效果。方案实施后气井生产效果理想,为无稳定试井资料条件下确定气井合理产能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现有常规CNG高压储气井事故进行分析,结合埋地输气管道失效原因,建立以CNG高压储气井失效为顶事件的CNG高压储气井失效故障树。通过系统的定性分析,列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失效形式,得到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由此确定储气井的主要失效形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故障树分析的结果可为已有储气井的维护和新储气井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测试资料条件下气井合理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藏开发方案设计中,气井合理产能是气藏经济开采的重要决策依据。垦东34块馆上段气顶油藏位于胜利油气区极浅海海域,矿场无稳定试井资料。为确定气井合理产能,采用经济极限初始产量、临界携液产量、绝对无阻流量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井合理产能控制在1.5×104m3/d时,可实现气井在不出砂条件下长期稳产,并可提高气顶油藏开发效果。投产后气井生产效果理想,从而为无稳定试井资料条件下确定气井合理产能提供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场浅层气井防窜方法及完井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川西新场地区浅层气井固井施工中环空气窜的原因,从改进注水泥工艺和水泥浆性能角度分别提出有效的防气窜方法。介绍了新场地区21口浅层气井完井情况,讨论了浅层气井完井方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气井泥浆喷空后的压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在气井泥浆喷空后压井过程的基础上,建立的平衡点概念和环空气液两相流模型,并结合现场实践经验,提出了气井泥浆喷空后各压井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压井施工工艺措施,对于气井泥浆喷空后的压井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水高压气井测试生产过程中频繁开关井作业诱发生产管柱耦合振动失效安全问题,以南海某深水高压气井为例,充分考虑管柱与天然气之间的泊松耦合和摩擦耦合作用,建立了深水高压气井生产管柱和天然气耦合振动模型,分析开关井作业过程生产管柱振动特性,建立并优化深水高压气井开关井作业窗口。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管柱固有频率有所降低,不易发生"锁频"现象;开关井作业过程中管柱振动幅值随着天然气产量增大而增大;对于大产量油气井,延长开关井作业时间,并减小扶正器间距,可有效扩展开关井作业窗口,减少开关井作业对深水油气生产管柱的损伤。上述成果可为深水高压气井生产管柱设计及安全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南海高温高压气井固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温高压井的概念出发,阐述高温高压气井固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固井质量的途径与方法;重点介绍采用套管外封隔器提高固井质量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高温高压气井提出用常规套管封隔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该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凝析油气藏顶空气的轻烃组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顶空气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应用于地球化学录井的理论基础是顶空气轻烃在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也可反映油气藏的性质和特征。根据相关理论及具体实验得出:凝析气(油)的顶空气轻烃组分特征为C1/nC4值很小,而Wh值很大[Wh=100×(C2+C3+C4+C5)/(C1+C2+C3+C4+C5)],Bh值很小[Bh=(C1+C2)/(C3+C4+C5) ],Ch值较大[Ch=(C4+C5)/C3],其直观特征一般是浓度并非按照C1~C7的组分顺序递减,相反,C1或C2以后的某些组分的浓度会突然增大。用2口井的实例对上述结论加以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轻烃分析技术对于储层的含油气性以及油气储层的含水性评价具有明显的优势。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层含水情况较为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气井上开展了轻烃分析试验。通过对多口天然气探(开发)井的轻烃数据分析,初步提出了天然气储层轻烃评价方法,为轻烃分析技术在天然气储层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寻找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识别指标,对两种裂解气中轻烃各化合物开展了深入的对比研究。热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轻烃组成存在差异,在C7轻烃组成中,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和(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均明显高于干酪根裂解气;通过对海相典型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轻烃组成对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两种裂解气在轻烃组成上存在差异,原油裂解气中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一般大于1.0,(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正己烷一般大于0.5,而干酪根裂解气则反之。塔里木盆地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轻烃组成具有环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高的分布特征,应用上述指标对该区天然气成气过程进行判识,结果表明满东-英吉苏地区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  相似文献   

14.
����Ȫ�����˼ҵ걳б�������ɲ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油气的来源,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储集相带的展布和砂体发育特征三个方面,对伏龙泉-顾家店背斜带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伏龙泉构造北高点具有一定的油气前景。断陷层和坳陷层分属上,下两套不同的断裂系统,不发育“通天”的逆断层,其中,断陷层主要发育3条后退式的同生断层,控制了断陷层地层的发育,坳陷层发育数目众多的小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到破坏和重新调整的作用,断坳转化阶段的登娄库组顶面发育的断层较少,由于上,下断层不连通,中深层(营城组,登娄库组)的油气保存条件较好,根据已有钻井的气显示反馈,认为坳陷层区内的浅层气藏是镒生的残留气藏,各井的气显示差异,气藏的含气面积和充满程度主要受断层和岩相两种因素控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在伏龙泉构造北高点要重视中深层油气勘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混源天然气源岩贡献定量测试轻烃指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混源天然气源岩贡献色谱轻烃指纹定量测试的理论测试方法及数学模拟计算方法,选择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源岩和天然气样品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源岩吸附气和天然气轻烃指纹色谱检测方法,利用源岩吸附气中相邻或相近的结构和性质相似的轻烃分子化合物的比值参数,确定表征深层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石炭-二叠系4套源岩的特征轻烃指纹参数,按不同混合配比模式获得地球化学模型参数,用智能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训练建立源岩贡献测试模板,模拟计算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4套源岩分别对15个深层混源天然气样品的定量贡献。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井及层段的天然气来源有差别,呈现主要来源于下伏气源岩和以垂向运移为主的源控型气藏特征,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营城组、石炭-二叠系、登娄库组的源岩贡献平均分别为69.2%、16.2%、9.7%、4.8%。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济阳坳陷3个地区5口深井(>4000m)天然气的碳同位素、氩同位素、轻烃组成和地质背景等多种信息,采取天然气-源岩吸咐气直接对比法、天然气-生油气洼陷中原生油气藏原油伴生气间接对比法、氩同位素分析法、成藏条件分析法等,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气源进行了有效地追踪,最后建立了各自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中的化探精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探精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为油气田开发服务的新技术。在掌握区域地球化学变化规律,研究已知油气田浅层地球化学效应特征、认识不同时代地层与所含流体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以高密度的规则性测网,应用综合烃类气体法(游离烃、吸附烃、吸留烃、水溶烃、高碳烃)、轻芳烃法及碳同位素法检测组成油气藏的物质成分与油气垂向微运移的形迹。在数据处理上,将多元统计与地质统计法相结合,提取浓度、衬度、结构、组构、类比等多方面的油气信息,运用模拟技术确定异常边界,并探讨了化探异定量评价方法。化探精查可圈定油田范围,提出已知油田扩边、外延的方向,为开发井布孔和钻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原油气相色谱指纹可配比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相色谱分离技术能有效地对混合物中不同痕量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对不同组分进行定量.根据油(气)井生产过程建立混采油井化学模型,采用GC和GC/MS实验分析技术,选择大港油田某断块原油进行气相色谱指纹化合物可配比性实验和化学模拟.结果表明:并非所有色谱指纹化合物都具有可配比性,指纹化合物的可配比性不但取决于生成原油的地质背景,而且还与原油组分的性质、浓度以及色谱分析的分离度和定量方法等因素有关.应用具有可配比性的原油色谱指纹,可以定量模拟混采井生产过程中不同单层的贡献率,并对油藏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实验研究结果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多油源区不同烃源岩对油藏储量贡献率的模拟计算,寻找有效烃源岩及主要运移路径,确定最佳勘探目标区;同时该技术还有望用来解决环境污染动态监测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沙漠覆盖区油气化探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漠覆盖区是油气勘探难度较大的地区之一。为探索在沙漠区可行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实验,除了常规的地球化学检测方法外,还开展了游离烃方法的实验研究,以检验在沙漠区能否采集到合格的游离烃样品,以及该方法能否对地下油气源有指示作用。实例证明:在沙漠覆盖区,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游离烃和顶空气能很好地检测到油气微渗漏信息,对下伏油气藏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是进行油气勘探的主要地球化学方法;其他烃类指标及荧光光谱和ΔC则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增加油气信息检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