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柴油车的尿素通过混合器热解为NH3与NOx反应,NH3在混合器中分布均匀的差异影响了NOx的转化效率与NH3泄漏。试验选取了不同混合器进行WHTC瞬态循环与WHSC稳态循环试验。结果表明:SCR的NOx转化效率与转化速率随混合器流场均匀性的提升而提高,且流场均匀性能高的混合器对抑制NH3泄漏更有效果。3#混合器的瞬态与稳态循环NOx比排放为0.186g·(kW·h)-1与0.041g·(kW·h)-1,NH3泄漏为0.254×10-6与0.068×10-6;2#混合器的瞬态与稳态循环NOx比排放分别为0.346 g·(kW·h)-1与0.063 g·(kW·h)-1,NH3泄漏为2.944×10-6与2.254×10-6。  相似文献   

2.
在新能源不断开发与利用的时代背景下,毛梾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其培育质量与繁殖效率的综合提升,是未来新能源市场结构优化以及毛梾苗木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但现阶段我国毛梾生产过程中存在繁殖慢、良种少、幼苗成活率低等主要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毛梾的生根机理,并对其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梾在4 000×10-6左右的吲哚乙酸,2 000×10-6左右的Ca(NO3)2,以及3 000×10-6左右的维生素B1等物质的影响下,生根发育效果好,同时,选择愈合组织生根类型进行生根育苗,能够有效保证生根率及生根效果,具有较高的育苗繁殖技术价值。本研究可为毛梾硬枝扦插育苗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煤热解过程中痕量乙烯(C2H4)标识气体的在线识别与检测,结合波长调制与长光程技术,搭建了煤热解乙烯在线激光吸收光谱检测装置。采用中心波长为1 620 nm通信波段DFB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有效光程为15 m的多光程吸收池为样品吸收池,利用SR830进行波长解调,通过二次谐波信号反演得到乙烯浓度。使用高精度流量控制器,利用高纯氮气稀释乙烯配比,制备得到10×10-6到90×10-6的标准乙烯样气,其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98 9;对浓度为20×10-6的乙烯进行连续4 000 s的Allan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极限为121×10-9。为了研究不同气体氛围下煤热解过程中乙烯浓度的演化规律,控制气体流速为150 mL/min,分别在氮气、空气以及合成空气中对乙烯标识气体的释放过程进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发现,当温度小于500℃时,3种气体环境下乙烯释放量较少且基本一致,当温度在500~700℃时,氮气环境中乙烯释放量要远高于其他两种气体,但空气中乙烯释放的增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燃气轮机发电站存在NOx超标排放问题,根据燃气轮机运行过程的环境变量和工艺过程参数,提出一种基于GA-SVM模型的NOx排放预测方法。以UCI中的燃气轮机运行数据集进行试验。本文提出RMSE和MAE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输出均方根误差R MSE为8.79 mg/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6.23 mg/m3,并通过与KNN模型和RF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对燃气轮机NOx排放浓度进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外SF6气体传感器存在温漂及标定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三次样条插值的传感器高精度标定方法。采集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不同体积分数下的输出电压,按照误差小于总量程的2%为标准设置插值步长,对输出电压-体积分数曲线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修正插值结果。通过线性插值对同一体积分数的温度进行补偿,最终得到SF6气体体积分数预测模型。对6只红外SF6气体传感器分别使用三次样条插值、三次Hermite插值和多项式函数拟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插值标定。结果显示:采用修正三次样条插值的标定方法可将误差控制在1.2%以内,标定的数据合格率达到99%。该方法标定过程简单、精度高,并且考虑了温度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红外传感器标定。  相似文献   

6.
将Nafion和石墨烯及纳米金复合后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成修饰电极,用于尿酸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在pH 5.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尿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尿酸浓度在2.0×10-7 ~2.0×10-5 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3,检出限为1.0×10-8 mol/L。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8~103.2%,RSD为2.7~3.3%。  相似文献   

7.
氮氧化物(NOx,NO+NO2)是我国首要的气体污染源之一,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开发原位检测NOx的高效检测设备势在必行。NOx的排放源主要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其气体温度较高、成分比较复杂,而固体电解质基气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在高温下对NOx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本研究以Co3O4/Cr2O3/YSZ的复合材料为敏感电极,以YSZ为固体电解质构建了阻抗型NOx传感器。采用XRD、SEM和EDX对传感器进行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传感器在高温下对NO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Co3O4/Cr2O3/YSZ敏感电极材料呈颗粒状,粒径约为200 nm,并且敏感电极以疏松多孔的状态覆盖在电解质表面,有利于气体的扩散和传质。传感器对NOx具有良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联合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QQQ-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快速准确地测量浓缩铀材料中铀同位素丰度比值、230Th/234U和231Pa/235U原子物质的量比值,并诊断铀年龄。结果表明,Neptune XT型MC-ICP-MS和Agilent 8800型ICP-QQQ-MS对233U丰度的有效检测限分别为3×10-9和6×10-10,适用于233U丰度高于6×10-8和样品量充足的样品,对10-7量级233U/235U同位素丰度比的测量精密度达到1.0%(2σ)和4.8%(2σ)。采用GBW04240作为外标校正质量分馏效应,建立了基于ICP-QQQ-MS的10-5量级原子物质的量比值的230Th/234...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0.5%,2.0%Y2O3的钨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通过不同温度(25~800℃)下的拉伸试验分析了其近韧脆转变温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2种复合材料均存在由轧制变形导致的大量位错,Y2O3颗粒对位错运动起到钉扎作用;Y2O3掺杂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材料的晶粒更细小,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更低,在300~400℃拉伸时发生半脆性行为,断口区域位错密度在3.8×1015~3.9×1015 m-2,在600~800℃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位错密度增加至6.2×1015~6.8×1015 m-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L-古洛糖酸-γ-内酯作为分析保护剂对桂皮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基质效应的作用,建立了一种采用分析保护剂对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时基质效应进行补偿的方法,以丙酮—石油醚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漩涡振荡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定容后加入适量的L-古洛糖酸-γ-内酯作为分析保护剂,用气相色谱ECD测定;对分析保护剂的浓度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六六六、DDT在10~1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9~0.9979,两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95.5%~10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8.1%,方法的检出限(LODs)为5.0×10-3~1.4×10-2m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7%~7.59%,较好的消除了基质效应对定量结果的影响,缩短了检测周期。  相似文献   

11.
具有高浓度、挥发性、强氧化性的液氯、氮氧化物等危化品泄露、爆炸的安全检测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要求检测传感器具有较宽量程和抗腐蚀设计。基于Al N陶瓷的微热板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设计,采用耐腐蚀的Al N陶瓷为衬底,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的Pt膜作为信号和加热器电极,经杂化修饰的In-Nb复合半导体氧化物为敏感材料,结合柔性光刻剥离工艺和激光微加工工艺,制备了陶瓷微板热隔离气体传感器阵列。为验证传感器阵列热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有限元热仿真分析,优化了设计结构。经静态气敏测试分析,传感器阵列对浓度体积比500×10~(-6)的Cl_2和100×10~(-6)的NO_2两种气体的气敏响应时间分别为30 s和60 s左右,灵敏度最高分别为275倍和4倍,且在0~500×10~(-6)和0~100×10~(-6)检测范围均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对Cl_2等高浓度宽量程危化品气体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热误差补偿的实验与建模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系统轴向与径向偏转热误差补偿模型以增强其误差补偿能力,并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构建了主轴系统热误差测试平台,应用五点法测试主轴系统热误差,使用热电偶与红外热像仪测量主轴系统温升关键点温度变化数据,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实现温度敏感测点辨识。构建了基于粒子滤波重采样粒子群算法的热误差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粒子滤波重采样粒子群热误差补偿模型得到的轴向热误差预测残差为-1.29μm~1.55μm,建模精度为95.04%;y向热偏转误差预测残差为-4.68×10~(-6°)~9.66×10~(-6°),建模精度为91.26%;z向热偏转误差预测残差为-5.83×10~(-6°)~8.59×10~(-6°),建模精度为93.24%。实验结果证明该热误差补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差分式中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隋越  董明  郑传涛  王一丁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0):2282-2289
根据CO分子在中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利用红外热辐射光源(IR55)和双通道热释电探测器(LM244),研制了一种差分式CO检测仪。通过双通道锁相放大器对探测器输出的两路信号进行处理,有效地抑制了系统噪声,提高了仪器的检测精度。介绍了系统的检测原理,给出了光学系统和双通道锁相放大器的实现方案,该锁相放大器能提取的最小标准信号幅度为1 m V,移相误差小于0.2%。利用配备的体积分数为0~1×10~(-3)的CO样品,开展了气体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下限为1×10~(-5),相对测量误差小于15%。当气体体积分数为0×10~(-6)时,测得浓度的波动范围为-5.2×10~(-6)~6.2×10~(-6)。考虑静态配气时气体在气室中扩散的时间,仪器的响应时间约为58~62 s。同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和分布反馈激光器的CO检测仪相比,所研制的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优势,在煤矿、环保等场合的CO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无保护性介质存在下,仅以Na_2SO_3作化学除氧剂,用KI或TlNO_3作重原子微扰剂,就能直接诱导α-萘乙酸(α-NAA)水溶液强而稳定的流体室温磷光(RTP)发射。磷光峰位波长λ_(ex)/λ_(em)分别为281/495,522nm和289/492,521nm。当体系中引入少量有机溶剂时,体系RTP强度,达到稳定所需的光诱导时间及重原子微扰剂的选择都受到较大影响。在维持乙醇或乙腈含量<1%条件下,用KI作重原子时,α-NAA的分析曲线线性范围为6.0×10~(-7)~1.6×10~(-5)mol/L和1.6×10~(-5)~8.0×10~(-5)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7,检出限为3.6×10~(-8)mol/L。用TlNO_3作重原子时,分析曲线线性范围为6.0×10~(-7)~4.0×10~(-5)mol/L,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为4.3×10~(-8)mol/L。  相似文献   

15.
采煤机截割高度的测量及其误差分析是实现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机身姿态传感器和摇臂摆角传感器测量方案、机身姿态传感器和调高油缸位移传感器测量方案,分别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高度测量模型。利用函数误差公式,推导了测量误差模型。以MG1000/2660-WD型采煤机为例,分析了截割高度测量误差分别随俯仰角、摇臂摆角和调高油缸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两种测量方案截割高度测量误差的最大值的位置。根据算例分析的结果可知,摇臂摆角传感器和调高油缸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较小,机身姿态传感器的精度将决定截割高度测量误差的大小。最后,以采煤机截割高度测量误差小于5 cm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两种测量方案下各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摇臂摆角传感器精度为0.022°和机身姿态传感器的俯仰角最大动态误差小于0.16°(1 h内),调高油缸位移传感器精度为1 mm和机身姿态传感器的俯仰角最大动态误差小于0.14°(1 h内)。  相似文献   

16.
氧传感器通过检测发动机排放尾气中氧离子的含量进而获得混合气空燃比信号。空燃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有害气体(HC、CO、NOx)的排放量,因此本文对比分析帕萨特1.8T发动机中氧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波形和故障波形,提取波形上特征值,建立BP神经网络,输出故障类型。通过10组测试数据的诊断结果得出结论:基于波形分析的氧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压力传感器的误差和温度漂移问题,推导了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电压与压力、温度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自动补偿校正系统。该系统能对压力传感器的零点误差、灵敏度误差和温度漂移进行自动的补偿校正。实际测试显示,补偿校正前传感器相对期望值的精度≤13.2%,经补偿校正后,传感器组件相对期望值的精度≤1%。这说明该系统可高效地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补偿校正,且补偿校正效果好,适合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批量补偿校正。  相似文献   

18.
The construc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 (vinyl chloride) (PVC) membrane sensors for arecoline HBr (AR) are described. The sensing membranes incorporate ion association complexes of (AR) cation and sodium tetraphenyl borate (NaTPB) (sensor 1) or phosphomolybdic acid (PMA) (sensor 2) or phosphotungstic acid (PTA) (sensor 3) as electroactive materials. The sensors display a fast, stable and near-Nernstian response over a relative wide AR concentration range (1 × 10?2 – 4 × 10?5 M) and (1 × 10?2 to 5 × 10?6 M), with cationic slopes of 52.5, 50.5 and 51.5 mV per concentration decade for sensor 1, 2, and 3, respectively over a pH range of 3.0–6.0. The sensors show good discrimination of AR from several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The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1.5–2360.0 μg/ml of AR show an average recovery of 99.0, 98.5 and 99.5% and a mean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1.7, 1.6 and 1.5% at 200.0 μg/ml for sensor 1, 2 and 3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sensors have been applied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AR in human saliva.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 in saliva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comparable favorably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HPLC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多晶硅纳米薄膜牺牲层压力敏感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多晶硅纳米薄膜良好的压阻特性在MEMS(微机电系统)压阻传感器中得到有效应用,在设计牺牲层结构压力传感器芯片中探索性地采用了多晶硅纳米薄膜作为应变电阻,并给出这种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牺牲层结构弹性膜片的应力分布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优化设计了量程为0~0.2 MPa多晶硅纳米膜压力传感器芯片的结构参数。有限元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传感器灵敏度大于50 mV/(MPa.V)的前提下,零点温漂系数可小于1×10-3FS/℃;灵敏度温漂(无电路补偿)可小于1×10-3FS/℃.为高灵敏、低温漂、低成本的高温压力传感器集成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