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提高跨站脚本攻击的检测效率,利用一维DCNN快速处理时序问题的能力和GRU模型处理上下文具有长期依赖关系问题的能力,提出基于DCNN-GRU模型的XSS攻击检测方法.对原始数据做规范化处理,将数据转化为可以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输入的特征向量.通过卷积层和池化层处理特征向量,GRU层作为门控机制来保留代码间的依赖关...  相似文献   

2.
3.
当前网络流量数据呈现出高维、多态、海量的特点, 这对入侵检测是一个新挑战.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模型中检测效率低、缺乏轻量化考虑等局限性, 提出了一种融合GRU和CNN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首先使用极度随机树删除数据集中的冗余特征; 其次使用GRU进行特征提取. 考虑到数据中的长短期依赖关系, 将所有隐藏层输出作为序列特征信息进行下一步处理; 再通过带有逆残差、深度可分离卷积、空洞卷积等结构的轻量化CNN模型进行空间特征提取; 为了加速模型收敛加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 最后在CIC-IDS2017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 该方法具有优秀的检测性能, 同时也具有模型参数量少、模型体积小、训练时间短、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适用于网络流量的入侵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程诚  周彦晖 《计算机科学》2016,43(Z6):328-331, 364
为解决Web应用跨站脚本(XSS)问题,在研究当前各种XSS漏洞挖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XSS漏洞特征、网站过滤方式、变形优化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测试和遗传算法的XSS攻击样本优化生成方法,以有效挖掘漏洞。该方法在构建XSS漏洞库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测试方法随机预生成大量XSS攻击用例,采取过滤补全原则进行XSS攻击特征分析、选择与提取,利用遗传算法搜索XSS攻击特征空间,通过多次反复迭代生成最优的XSS攻击特征测试用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发现Web应用中的XSS漏洞。  相似文献   

5.
6.
李洁  俞研  吴家顺 《计算机应用》2016,36(5):1246-1249
针对Web客户端中基于文档对象模型的跨站脚本攻击(DOM XSS)漏洞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污点分析的DOM XSS漏洞检测算法。通过构造DOM模型和修改Firefox SpiderMonkey脚本引擎,利用动态的、基于bytecode的污点分析方法实现了DOM XSS漏洞的检测。对DOM对象类属性的扩展和SpiderMonkey字符串编码格式的修改可以完成污点数据标记;遍历JavaScript指令代码bytecode的执行路径,获得污点传播路径,实现污点数据集的生成;监控所有可能会触发DOM XSS攻击的输出点,实现DOM XSS漏洞的判定。在此基础上,利用爬虫程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互联网DOM XSS漏洞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检测网页存在的DOM XSS漏洞,其检测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7.
孙敏  成倩  丁希宁 《计算机应用》2024,(5):1539-1545
随着Android恶意软件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检测恶意软件以保护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传统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模型CBAM-CGRU-SVM。首先,在CNN中添加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以学习更多恶意软件的关键特征;其次,利用GRU进一步提取特征;最后,为了解决图像分类时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用SVM代替softmax激活函数作为模型的分类函数。实验使用了Malimg公开数据集,该数据集将恶意软件数据图像化作为模型输入。实验结果表明,CBAM-CGRU-SVM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4.73%,能够更有效地对恶意软件家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8.
赵澄  陈君新  姚明海 《计算机科学》2018,45(Z11):356-360
Web应用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安全漏洞,跨站脚本攻击(XSS)就是危害最为严重的Web漏洞之一,而基于规则的传统XSS检测工具难以检测未知的和变形的XSS。为了应对未知的和变形的XSS,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XSS攻击检测方案。该方案在大量分析XSS攻击样本及其变形样本和正常样本的基础上,提取最具代表性的五维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向量化,然后进行SVM算法的训练和测试。通过准确率、召回率和误报率3个指标来对分类器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并优化特征提取方式。改进后的SVM分类器与传统工具和普通SVM相比性能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机域名是指由随机域名算法生成的域名,被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恶意软件广泛使用,随机域名的检测任务是域名系统过滤攻击流量的基础性工作.传统方法对随机域名的检测效果不理想,精确率与召回率较低,导致过滤攻击流量时会出现较多的误判.本文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GRU型循环神经网络的随机域名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将域名转换成向量,然后借助GRU自动学习域名向量的特征,最后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类.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模型不再需要人工提取特征的过程,减少了特征提取的时间.且经过算法生成数据与真实场景数据的实验验证,该方法在随机域名检测任务中相比传统模型表现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10.
流量异常检测能够有效识别网络流量数据中的攻击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流量异常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流量异常检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受噪声影响导致检测鲁棒性差、准确率低;二是数据特征维度高以及模型参数多导致训练和检测速度慢。为了在降低流量数据噪声影响的基础上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Denoising Auto Encoder,DAE)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组合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DAE的流量特征提取算法,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算法对DAE进行训练,通过最小化含噪声数据的重构向量与原始输入向量间的差异,有效提取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流量特征,降低特征维度。然后设计了基于GRU的异常检测算法,利用提取的低维流量特征数据训练GRU,从而构建异常流量分类器,实现对攻击流量的准确检测。最后在NSL-KDD、UNSW-NB15、CICIDS2017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的检测准确率最大提升了18.71%。同时,本文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精确率、召回率和检测效率,同时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在面对数据受到噪声破坏时,具有较强的检测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董宁  程晓荣  张铭泉 《计算机应用》2022,42(7):2118-2124
随着物联网(IoT)接入设备越来越多,以及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缺乏对IoT设备的安全意识,针对IoT环境和设备的攻击逐渐泛滥。为了加强IoT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性,利用基于IoT平台制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为模型架构,利用CNN提取数据的空间特征,LSTM提取数据的时序特征,并将交叉熵损失函数改进为动态权重交叉熵损失函数,制作出一个针对IoT环境的入侵检测系统(IDS)。经实验设计分析,并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measure作为评估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CNN-LSTM网络架构下采用了动态权重损失函数的模型与采用传统的交叉熵损失函数的模型相比,前者比后者在使用数据集的地址解析协议(ARP)类样本中在F1-Measure上提升了47个百分点,前者比后者针对数据集中的其他少数类样本则提升了2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权重损失函数能够增强模型对少数类样本的判别能力,且该方法可以提升IDS对少数类攻击样本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许思远  郑滔 《计算机工程》2011,37(18):154-156
在网络应用的链接中注入恶意代码,以此欺骗用户浏览器,当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便会受到跨站脚本攻击.为此,提出基于服务器端-客户端协作的跨站脚本攻击防御方法.利用规则文件、文档对象模型完整性测试和脚本混淆监测等方法,提高脚本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良好的攻击防御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网络到物联网,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一直是网络安全的隐患。为提高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率,提出基于概率图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方案。该检测方案由数据预处理阶段和攻击检测阶段组成,在数据预处理阶段,研究了正常数据包与攻击包的区别,分别从TCP、UDP以及IP数据包包头信息提取出较高维的统计特征,根据随机森林计算的特征重要性因子,保留了前22个特征用于流量检测。22个统计特征通过概率图模型的隐马尔科夫算法进行聚类,然后将聚类结果通过检测阶段的深度神经网络对网络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在CICDoS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最高可达99.35%,最低检测误报率和漏警率分别可达0.51%和0.1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源软件代码质量参差不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模型(DCnnGRU)的开源软件漏洞检测方法。以漏洞库中的关键点为切入点构建控制流图,从静态代码中提取出与关键点存在调用和传递关系的代码片段,将代码片段数字化为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并作为DCnnGRU模型的输入。该模型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作为与特征向量交互的接口,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嵌入到CNN中间,作为捕获代码调用关系的门控机制。首先进行卷积和池化处理,卷积核和池化窗口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其次,GRU作为中间层嵌入到池化层和全连接层之间,能够保留代码数据之间的调用和传递关系。最后利用全连接层来完成归一化处理,将处理后的特征向量送入softmax分类器进行漏洞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DCnnGRU模型比单独的CNN和RNN模型有更高的漏洞检测能力,准确率比RNN高出7%,比CNN高出3%。  相似文献   

15.
针对股票数据共线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并对沪深300指数、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了预测。该模型首先采用CNN提取特征向量,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然后利用GRU神经网络学习特征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股指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GRU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和CNN相比,该模型能够挖掘历史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有效提高股指预测的准确率,并可为股指交易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布均匀的海量数据情况下,现有的入侵检测模型均具备良好的检测性能。但网络中产生的海量入侵数据的分布通常具有不均衡特点,而大多数检测模型针对罕见攻击类型的检测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DBN)融合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基于决策树算法(Decision Tree,DT)的入侵检测模型(DBN-XGBDT)。该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输入深度信念网络中,实现对入侵检测数据的降维处理,将得到的特征数据根据攻击类别任两类为一组,通过XGBoost算法逐一构建梯度提升树并细化为二分类;最后运用控制变量法和XGBoost内置的交叉验证进行调参,择优调整模型参数,对未知网络攻击实现有效检测。基于NSL-KDD数据集对DBN-XGBDT模型与XGBoost、DBN-BP、DBN-MSVM等优越模型进行了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BN-XGBDT模型较上述3个单一、混合分类模型的正确率分别提升2.07个百分点、1.14个百分点,对U2R的检测率提升至75.37%,平均误报率降至56.23%,为入侵检测处理不均衡数据且提高对罕见攻击的检测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报警融合是入侵检测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不同的攻击类型具有不同的数据特点,统一的无差别的处理方法势必会存在缺陷。提出了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报警融合算法,并且结合模拟退火的思想,根据不同的攻击类型,选择适合它的属性和核参数,剔除冗余特征,避免样本不均衡产生的影响,通过局部检测、数据融合以及最终的决策分析,提高了报警的检测率,降低了漏报率。通过KDD99数据集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网络攻击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入侵检测的正确率,提出一种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融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CPSO-LSSVM)。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LSSVM模型参数进行搜索,选择LSSVM最优参数,采用KDDCUP99数据集对CPSO-LSSVM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PSO-LSSVM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降低了误报率,可以为网络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