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网络安全有效的防御手段,是网络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量快速增加,网络攻击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目前主流的入侵检测技术无法有效识别各种攻击。针对实际网络环境中正常流量和攻击流量数据不平衡,且对攻击类流量检测率低的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重深度Q网络的CBL_DDQN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网络模型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的DDQN框架,并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反馈学习和策略生成机制训练智能体来对不同类别的攻击样本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训练模型过程中对数据标签的依赖性。采用Borderline-SMOTE算法降低数据的不平衡度,从而提高稀有攻击的检测率。通过NSL_KDD和UNSW_NB15数据集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这三项指标上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检测效果远优于Adam-BNDNN、KNN、SVM等检测方法,是一种高效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网络入侵检测问题,提高检测准确率和降低误报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非监督学习的深度自编码器来进行迁移学习,实现网络的入侵检测。首先对深度迁移学习问题进行建模,然后对深度模型进行迁移学习。迁移学习框架由嵌入层和标签层实现编/解码,编码和解码权重由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用于知识的迁移。嵌入层中,通过最小化域之间的嵌入实例的KL散度来强制源域和目标域数据的分布相似;在标签编码层中,使用softmax回归模型对源域的标签信息进行编码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网络入侵检测,且性能优于其他入侵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工业物联网迅猛发展,在实现工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网络威胁,且复杂、多样的工业物联网环境为网络入侵者创造了全新的攻击面.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工业物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威胁发现需求.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2.0,PPO2)的工业物联网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将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和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相结合,以实现对工业物联网多种类型网络攻击的有效检测.首先,运用基于LightGBM的特征选择算法筛选出工业物联网数据中最有效的特征集合;然后,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将多层感知器网络的隐藏层作为PPO2算法中的价值网络和策略网络的共享网络结构;最后,基于PPO2算法构建入侵检测模型,并使用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进行分类输出.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公开发布的工业物联网真实数据集上开展的大量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入侵检测系统在检测对工业物联网的多种类型网络攻击时,获得了99.09%的准确率,且在准确率、精密度、召回率、F1评分等指标上均优于目前基于LSTM,CNN,RNN等深度学习模型和DDQN,DQN等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入侵检测是检测和预防可能对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和入侵作出反应的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的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引入Inception模型和残差网络,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如Relu、Dropout、Softmax。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使得训练的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增加网络的宽度和深度,提升网络对尺度的适应性。使用KDD Cup 99数据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网络模型与GoogleNet和Lenet-5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检测率,准确率能够达到94.37%,误报率仅2.14%,提高了入侵检测识别的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张全龙  王怀彬 《计算机应用》2021,41(5):1372-1377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在网络环境的安全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不能够对网络入侵数据特征进行充分学习的问题,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入侵检测,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特征提取功能的深度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膨胀卷积来增大对信息的感受野并从中提取高级特征,使用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提取保留特征之间的长期依赖关系,再利用深层神经网络(DNN)对数据特征进行充分学习。与经典的机器学习分类器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在著名的KDD CUP99、NSL-KDD和UNSW-NB15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由于其他分类器的性能。具体来说,该模型在KDD CUP99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99.78%,在NSL-KDD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99.53%,在UNSW-NB15数据集上的准确率为93.12%。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twork,SDN)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检测的方法少、现存方法入侵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三支决策的入侵检测算法.首先使用深度信念网络对SDN的流表项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基于三支决策理论的入侵检测模型进行DDoS攻击的入侵检测,对于正域和负域的数据直接进行分类,对于边界域中的数据使用K近邻算法重新进行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入侵检测模型相比,所提算法的入侵检测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方法很难快速准确地从海量无标签网络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以识别异常入侵,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深度信念网络的softmax分类(IDBN-SC)入侵检测方法。利用改进的DBN对原始网络数据进行无监督特征学习,引入自适应学习速率减少训练网络模型所需要的时间;采用softmax分类器对获得的降维数据进行网络攻击类型识别。在NSL-KDD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相比其他入侵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IDBN-SC方法不仅识别准确率平均提高3.02%,而且其softmax分类器训练时间平均缩短5.58 s。  相似文献   

8.
目前,网络对抗对入侵检测智能化和自主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区分复杂攻击模式和行为,但有监督的学习方法需要专家知识和大量人工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无监督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并使用基于3种不同异常检测理念的深度学习检测器,在3种不同集成逻辑下对各单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测判定。该方法可以综合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中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降低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由于过度拟合所造成的影响,并以一种高效的在线方式检测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数据流。在KDD CUP 1999和CSE-CICIDS 2018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单一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相比,文章提出的集成方法结合了不同无监督检测模型的优势,适用于对多种网络入侵引起的异常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数据特征维度高、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入侵检测方法PCA-RNN。该方法先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和降噪,找出含有最大信息的主成分特征子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实验使用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平台,并采用NSL-KDD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相比较,该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入侵检测已成为检测网络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深入研究,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深度学习的方法用于网络入侵检测,本文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现状,并阐述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数据集,然后在检测技术层面,重点讨论了自动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检测网络的攻击行为,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分析当前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描述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网络入侵原理,然后将GRU神经网络与SVM分类算法相结合,最后使用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RU-SVM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成功率高于其他模型,网络入侵检测整体效果得到改善,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量多源异构且数据分布不平衡的网络入侵检测问题以及传统深度学习算法无法根据实时入侵情况在线更新其输出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序列加权核极限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DBN-WOS-KELM算法)。该算法先使用深度信念网络DBN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完成对原始数据的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再利用加权序列核极限学习机进行监督学习完成入侵识别,结合了深度信念网络提取抽象特征的能力以及核极限学习机的快速学习能力。最后在部分KDD99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BN-WOS-KELM算法提高了对小样本攻击的识别率,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线更新输出权重,训练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多层极限学习机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松林  刘乐  刘楚楚  廖锓 《计算机应用》2015,35(9):2513-2518
针对神经网络在入侵检测应用存在的维度高、数据大、获取标记样本难、特征构造难、训练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多层极限学习机(ML-ELM)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多层网络结构和深度学习方法抽取检测样本最高层次的抽象特征,用奇异值对入侵检测数据进行特征表达;然后,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入侵检测数据的分类模型;其次,利用逐层的无监督学习方法解决入侵检测获取标记样本难的问题;最后采用KDD99数据集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多层极限学习机的方法提高了检测正确率,检测漏报率也低至0.48%,检测速度比其他深度模型的检测方法提高了6倍以上。同时在极少标记样本的情况下仍有85%以上的正确率。通过多层网络结构的构建提高了对U2L、R2L这两类攻击的检测率。该方法集成深度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优点,能对高维度,大数据的网络记录用较少的参数得到更好的表达,在入侵检测的检测速度以及特征表达两个方面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与泛化性,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与差分进化(DE)算法优化混合核极限学习机(ELM)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针对采用单个核函数的ELM模型存在的泛化能力弱、学习能力差的问题,结合多项式核函数和径向基函数的优点,构建混合核ELM模型(HKELM),将GSA和DE相结合优化HKELM模型参数,从而提高其在异常检测过程中的全局和局部优化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核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入侵检测数据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抽取,构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KPCA-GSADE-HKELM。在KDD9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KDDwinner、CSVAC、CPSO-SVM、Dendron等模型进行对比,KPCA-GSADE-HKELM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快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防护手段,对及时发现网络攻击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采用特征工程的机器学习算法是检测分析网络入侵的常用方法,但是人工设计的特征往往会丢失有效载荷的重要信息;另外,网络攻击流量中的不同数据包信息在入侵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现有算法大都对重要信息的捕捉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L2-AMNN,无需复杂的特征工程,直接提取原始网络流量的有效载荷数据作为样本,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基础上,引入双层注意力机制,捕获关键字节信息和数据包信息,生成更加准确的入侵检测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与SVM、DNN、LSTM等模型相比,L2-AMNN对网络入侵检测的准确率、检出率平均提升了4.05%和2.48%,同时误报率、漏报率平均降低了4.41%和2.61%,总体检测性能优于其他同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