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沁北发电厂超临界压力电站锅炉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超)临界压力发电技术现在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具有效率高、排放少、易于调峰、运行稳定的优点,是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应大力发展的机组。但大多数机组存在水冷壁横向裂纹失效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沁北发电厂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膜式水冷壁,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多种工况下水冷壁的温度场,分析了背火侧两个关键点的温差与向火侧危险点温度的关系,拟合出了关系式。此关系式可用于向火侧壁温的在线监测。文章还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沁北电厂水冷壁管径的选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特性,数值研究了炉膛高热负荷区垂直管圈膜式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和炉膛水冷壁温度分布.计算研究表明:水冷壁温度最高区域处于管壁向火侧顶点或水冷壁向火侧鳍端,在低负荷时管壁向火侧外壁温度最高,而高负荷时向火侧鳍端温度最高.管壁最大温差随锅炉负荷升高而显著增大,最高温度亦随锅炉负荷升高而增...  相似文献   

3.
以某330 MW锅炉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梯形鳍片膜式水冷壁的传热特性。计算了不同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不同水冷壁管内侧对流换热系数和不同水冷壁向火侧接受的平均辐射热负荷下水冷壁管子特定点的温度,重点研究了水冷壁管子背火侧特定点的温差。研究结果表明:水冷壁管子背火侧特定点温差与水冷壁管内工质温度关系不大,水冷壁管子背火侧特定点温差随着管内侧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水冷壁管子背火侧特定点温差与水冷壁向火侧接受的辐射平均热负荷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超临界压力锅炉膜式水冷壁有限元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10.0软件进行截面温度场分布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向火侧鳍端为整个膜式水冷壁截面温度最高点;随着鳍片厚度的改变,向火侧鳍端温度存在一个最低值;对于某电厂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鳍片厚度为7~9mm时鳍端温度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5.
王伟  何凤生  窦洪  钟万里 《广东电力》2011,24(12):105-108
通过宏观检查、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以及金属当量温度计算,对某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水冷壁管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泄漏是由于水冷壁局部超温造成的.检查发现,蠕变裂纹在爆口尖端附近较多,而远离尖端处、爆口背火侧以及距离爆口一定距离的向火侧均未有裂纹;同时,胀粗沿水冷壁管向火侧进行,这是由于向火侧超温严重,且沿向火...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思想,研究膜式水冷壁向火侧辐射热流密度、水冷壁管内部流体温度和水冷壁管内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同时反演问题。在该反演方案中,采用阶跃响应函数建立水冷壁温度的预测模型,利用布置于水冷壁背火侧的温度测点,通过滚动优化同时反演膜式水冷壁的多个时变传热边界条件。基于反算获得的时变传热边界条件,求解水冷壁的温度分布控制方程,可以实现水冷壁温度场的在线重构。利用数值仿真试验验证了上述方案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温度测量误差以及未来时间步数对热边界条件反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测温的新的壁温监测方法,实现对电站锅炉水冷壁壁温的准确实时监测。对水冷壁壁温的声学监测进行了理论研究,开发了一套壁温在线监测系统。在电站锅炉声学监测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并与热电偶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学法可以用于锅炉炉膛水冷壁壁温的实时监测,能够解决水冷壁局部超温准确在线监测难题。该系统能适应高温、腐蚀、多尘的恶劣环境,对结渣预警和智能吹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锅炉水冷壁管温度的测试与控制是火电厂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在某台超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冷壁管特定位置处安装能够同时测试水冷壁管向火侧壁温、背火侧壁温及管内工质温度的测试装置,实时监测水冷壁各工况下的管壁及工质温度变化,分析日常运行中各相关因素对水冷壁温度的影响特性。研究表明,启炉升负荷、变负荷工况吹灰以及水煤比失调等因素易导致或加剧水冷壁管壁温大幅突升,停炉过程和磨煤机投运方式的改变对水冷壁管壁温的影响较小。该测温装置及所得结论对火电厂水冷壁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600MW锅炉机组水冷壁热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低培率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壁温度分布随传热工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导致水冷壁管壁温度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管内传热恶化,单面受热水冷壁在管内发生传热恶化时其向火侧管内外壁温差随时间的波动较小,而水冷壁周向温差则随向火侧外壁的壁温波动而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0.
在600MW锅炉机组水冷壁热力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低倍率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壁温度分布随传热工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导致水冷壁管壁温度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管内传热恶化;单面受热水冷壁在管内发生传热恶化时其向火侧管内外壁温差随时间的波动较小,而水冷壁周向温差则随向火侧外壁的壁温波动而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1.
负荷模型对福建-华东联网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物理概念分析了某负荷模型提高或降低稳定性的机理,指出负荷模型的影响与失稳模式和负荷分布的定性关系。应用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从定量的观点研究了负荷模型对福建电力系统联网后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临界切除时间及发电机极限功率的影响。通过大量仿真证实:不区分具体情况而泛论某种模型偏保守或偏冒进,某种措施对稳定性有利或有害,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2.
锅炉末级再热器管屏异种钢接头泄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电厂锅炉末级再热器管屏泄漏问题进行了宏观检查、光谱分析、金相分析等。结果表明,异种钢焊接接头TP304管侧开裂是材料晶界脆化、强度降低和焊接缺陷引起的复杂应力等造成。对此,建议在大小修时对TP304管及焊接接头进行宏观检查、无损探伤及金相抽查等,以避免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科技工作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科技期刊是反映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百花园,要实现资源共享的愿望和科技信息传播、储存、加工和服务的需要,科技论文撰写格式有必要规范化,科技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化是由思维的功能与规律决定的.文中指出了在论文规范化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加强规范化的措施;给出了衡量有价值的论文的标准与撰写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贝壳脱硫性能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问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1050℃,海螺和毛蚶壳约为1000℃,花蛤约为950℃,而石灰石的约为900℃。煅烧贝壳的内部孔径在0.2~10μm之间,比表面积在0.6459~1.1389m^2/g,而石灰型CaO的孔径集中在0.02~0.1μm,比表面积为12.2209m^ 2/g。孔分布良好的贝壳具有较好的脱硫动力学特性,脱硫剂的钙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生产,特别是在冶金行业中,交交变频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已成为大型轧钢机主传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连轧机主传动调速系统的国产化,当前急需研究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电网谐波治理方案,并尽愉应用于待改造连轧机上。在对单套系统网侧功率因数的谐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套系统联合运行时网侧电流谐波的状况,并且研究了各套系统整流变压器疗养接组别的最优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能量散色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某电厂6号机组汽轮机高压缸前5级叶片表面少量黄色沉积物的元素成分、价态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黄色沉积物是含氧、钙、硫、硅、铁、镁、钠等元素成分的混合物,是钙、镁、铁的硫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分析认为这些物质是从系统外漏入的,如凝汽器泄漏带入的钙、镁等盐类物质随水汽循环而在汽轮机叶片表面沉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张民  鲍海  晏玲  曹津平  杜剑光 《电网技术》2003,27(10):39-42
负荷历史数据是负荷预测的基础。负荷历史数据由于测量、人为等因素而造成不准确,因而导致负荷预测也不准确。文中提出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建立负荷数据基本模型,用3次样条插值对卡尔曼滤波器的系统参数进行辨识,最终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纠正由于测量错误或人为改动的数据。对文中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后验误差在3%之内,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Legendre多项式Pn(x)的零点为基点的拟Hermite-Fejer插值多项式,所证得的两个定理改进了J,Prasad和R.B.Saxena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9.
行波保护中雷电干扰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雷害是行波保护的主要干扰之一,线路遭受雷击但没有造成故障时行波保护可能会误动作。为此,该文在对雷电波的特点和雷击线路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路遭受雷击前后电流波形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雷击判据,该判据既可以直接利用电流全量实现,也可以利用故障电流分量实现。文中同时给出了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判据中各电气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雷击判据可以对雷击是否造成线路故障做出正确判断,并且不会影响其它线路故障的判别。因此雷击判据的应用将使行波保护的可靠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取向度对电气绝缘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研究通过两种方法获得具有不同取向度的聚合物材料。在第一种方法中,通过在聚乙烯中加入5%~1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使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共混物薄膜比纯聚乙烯薄膜具有更高的取向度。在第二种方法中,采用传统的拉伸方法使聚乙烯薄膜的取向度沿拉伸方向得到提高。研究中,多种方法被用于评价薄膜的取向程度,如热收缩率、偏光显微镜和测量声速法等。文中同时研究了具有不同取向度的聚合物薄膜的电气击穿强度,电流和空间电荷特性。分析了聚合物取向度与其电气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