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姜信东 《西部探矿工程》2022,(2):167-168,170
由于地铁隧道运营的特殊环境,传统的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需要,测量机器人采用自动搜索、跟踪、照准等智能化测量功能,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实现全自动、高精度的变形监测.保障隧道结构及地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至关重要。该文根据地铁单圆隧道的环片拼装特点,对隧道横断面收敛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优化。即按照最小二乘法将每个环片进行圆弧拟合,求出横断面的中心坐标,横断面上各点到中心的距离与隧道设计值的较差为环片的变形量;最后,利用C#编写数据断面处理程序,能够快速导入数据并将计算的变形结果可视化显示,对维护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地铁隧道覆盖面越来越广,线路更加错综复杂,其邻近的施工活动也愈发频繁。为了保证已运营地铁隧道的安全,工程上大多采用自动化或人工的方式进行监测。文中以杭州市某道路工程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采用人工设站自动测量测点的地铁保护监测方法,发现地铁隧道由于道路的施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最大沉降量达到2.2mm,且隧道内部螺栓孔处发现少量湿渍。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法可在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上判断出地铁隧道变形情况,满足地铁监测保护的需要,又能降低监测成本,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下工程施工对地铁既有线变形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新建地铁工程穿越地铁既有线施工对地铁既有线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布点原则,通过实测监测数据成果分析了地铁隧道结构、轨道结构及隧道结构变形缝开合度随施工进度状况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今后穿越地铁既有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穿越或者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工况越来越普遍,如何将新建隧道对既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其结构安全、正常运营,已成为地铁修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以郑州市某新建隧道明挖段和暗挖段施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规律,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明挖段基坑开挖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57、1.21 mm; 2)暗挖段施工完成后,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最大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分别为0.27、0.39 mm; 3)实际监测数据略小于数值计算结果。本文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应用于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高密度点云信息提取隧道结构信息;然后通过自动化处理软件实现点云数据的快速处理,自动提取环片的点云;最后利用提取的环片点云对环片错台、水平收敛等结构变形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武汉某地铁项目施工中三维激光扫描应用案例介绍,说明了三维激激光扫描对隧道结构监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既有地铁结构可能因邻近基坑工程施工而产生变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该文以天津市某邻近深基坑工程的既有地铁线路为例,采用PLAXIS 3D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法建立三维空间实体模型,对邻近地铁结构的基坑Ⅰ、Ⅱ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隧道管片的位移,以此来研究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大面积开挖产生的卸荷效应显著,从而导致地铁结构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距离地铁结构最近的基坑Ⅰ三期对地铁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出在其之间预设注浆纠偏措施的同时应加强变形监测,以保证隧道安全。计算所得各项变形指标均在变形控制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8.
在地铁暗挖区间隧道施工中,超浅埋段软土地层隧道结构和地表沉降较大,通过对武汉地铁某标段超浅埋段软土地层第三方监测数据分析,得出超浅埋段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隧道结构和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反馈施工及时调整各项支护参数,有效的控制了地表过度沉降,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定期的对地铁隧道进行全断面监测,不仅可以了解盾构管片的真实形状及隧道的稳定性状态,更可以进一步为隧道进行安全评估.该文基于最小二乘法、最小平方中值法、Kalman滤波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并通过中位数法剔除孤立点,提高了拟合结果的稳健性.通过高精度的椭圆拟合,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隧道变形情况,为运营隧道的形变监测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郭玲 《矿山测量》2020,48(1):76-79
利用地铁轨道的便利,采用可拆卸小车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螺旋扫描模式相结合,将这种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地铁隧道收敛监测的工作中,实现高精度、快速测量的模式。文中详细介绍了移动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构成与方法,并通过工程实测,以来回反复推行扫描的方式验证移动扫描技术的稳定性与可行性,同时对比同期上海地铁某号线全线长期收敛工作数据,阐述该方法在地铁测量中的精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南京某地铁保护区双液注浆加固工程自动监测实例,针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在注浆加固过程中的需求,介绍了自动化收敛远程监测系统在地铁注浆加固过程中的应用.该系统可以实时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分析,并结合人工收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稳定实用,所获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可胜任地铁保护区双液注浆加固工程的自动监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e authors inspect operation of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double-line subway tunnel. It is found that air flow rates required for tunnels and passenger stations differ greatly. For routine operation modes in subway tunnels, the authors evaluate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flow chart without station-to-station air chambers, which considerably decreases construction cost of subway ventilation infrastructure. Stat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on outside faces of trains that move in a tunnel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re determined. For emergency operation modes of subway tunnel ventilation, under train fire in a tunnel, the authors evaluate a fore-and-aft chart of smoke removal. Toxic emission concentration due to smoke fumes on the way of a breakdown train evacuation is determined. It is proposed to install longitudinal screens in tunnels to ensure safe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mon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on either way from a breakdown train to a station.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以已经投入运行的某城市既有线隧道的自动化监测为例,阐述了自动化监测的实施过程,并将自动化监测数据和临近基坑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自动化监测可以真实反应出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隧道工程收敛观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力发展地下铁路建设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向,盾构法是开挖和建造地铁隧道的先进技术,收敛监测是盾构隧道工程建造安全监测的有效方法。基于此,对盾构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安全观测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对收敛观测的应用和精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田炯  郭晓敏 《中州煤炭》2022,(5):287-292,305
考虑到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建设发展,无法避免地铁隧道间广泛存在相互交叉穿越的情况,运营地铁的隧道结构随新建线路的附加施工引起的形变效用成为目前下穿隧道工程的热点。运用浅埋暗挖法对斜交下穿既有隧道工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方法下施工建设中各阶段的形变规律,提出了斜交下穿盾构隧道的沉降计算方法,通过仿真拟合出该类隧道的沉降曲线对应的地层损失系数。同时根据拟合结果和以往的地层经验参数,得到斜交下穿隧道的各阶段沉降公式的推荐参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架桥梁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常见的结构物,经过多年运营后桥梁会出现支座脱空、螺栓损坏、转角超限、钢板变形等影响运营安全的病害。而支座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可靠,一旦发生较严重病害,将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甚至引起坍塌事故,支座病害对桥梁结构的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地铁运营期间更换支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从运营地铁高架桥梁更换支座的方案论证、工艺工序、监测控制、运营恢复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了顶升技术在运营地铁高架桥梁更换支座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深圳地铁五号线5304标民~五隧道区间盾构施工方法与机械配置分析,总结了实现地铁隧道盾构区间快速施工盾构配套设备选型,为类似城市地铁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受邻近基坑施工影响的运营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形监测常采用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得到的变形监测数据具有观测周期长、监测精度高、累计位移小的特点,难以从观测数据中辨别真实位移和观测误差。该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声处理,提取变形趋势,从而可以清晰地得到变形规律,为优化基坑施工方案,指导类似工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的Midas GTS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地铁工程的高速发展,地面建筑物基坑的施工将必然会对邻近的地铁隧道造成一定的影响,运用Midas GTS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对地层自重固结、基坑开挖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