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陈化水稻作为原料,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方法,进行乙醇发酵罐放大试验,探讨了陈化水稻大罐酒精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成熟醪酒份可达13.1%vol,残总糖1.56%,残还原糖0.21%。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陈化纯淀粉掺入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的应用效果,通过摇瓶试验,以陈化水稻、陈小麦和淀粉为原料,研究酸性蛋白酶和接种量对于高浓度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陈化水稻和陈化小麦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有利于酒精度的提高,当添加量为40%~50%时,酒精度达到最高(13.4%vol~13.6%vol),总糖消耗较为彻底;采用高浓度淀粉醪液(总糖270 g/L左右)和酸性蛋白酶发酵可以有效提高发酵强度,尤其将接种量提升至40%左右时,最高酒精度可达15.1%vol,出酒率达52%以上。采用50 L发酵工艺验证,发现发酵指标与摇瓶一致,DDGS产品蛋白指标较佳。此研究结果表明将高浓度的淀粉以一定比例掺入到混合陈化粮醪液发酵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工业化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米-木薯发酵工艺的研究,在现有木薯燃料乙醇工艺基础上,实现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为解决国内陈化水稻库存积压提供思路。通过实验得出,大米-木薯发酵大米的添加比例为25%时,发酵酒份能达到15%(v/v)以上,废渣蛋白质22.80%,废水可以通过前处理工艺解决环保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木瓜为原料,选用植物乳杆菌DMDL 9010发酵混合果蔬汁。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果蔬汁含量60%(v/v),胡萝卜与木瓜质量比1:3,蔗糖添加量10%(m/v),发酵温度(32~36)℃,发酵时间(14~22)h,接种量6%~10%(v/v)。正交试验表明,混合发酵果蔬汁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v/v)、34℃发酵18 h。此条件下生产的活菌型与灭菌型混合发酵果蔬汁质量可靠、色泽鲜艳、口感好,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含量分别为2.83、4.80、2.60 g/L,L-乳酸光学纯度为49.7%;且抗氧化性能良好,活菌型果蔬汁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41.20%;活菌型与灭菌型果蔬汁货架期分别可达28 d和3个月。该研究提供的制备工艺,打破了传统的乳酸菌饮料加工模式,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黄酒生产中酵母的生长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制黄酒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采用纯种发酵工艺,酵母菌的生长对酒质影响较大。以85#酵母、生麦曲和苏-16#纯种培养熟麦曲混合曲(9∶1)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大罐发酵工艺,探讨糖度变化与酵母生长条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机制黄酒最高糖化温度仅31℃左右;酵母接种量以2.5%~3.0%为宜,接种酵母应为稳定期,即培养40h左右的速酿酵母,可有效缩短酵母生长迟缓期;在酵母对数生长期,应保持有充足的糖分提供给酵母营养,一般为50~150g/L;稳定期酵母浓度可达4亿/ml左右,糖度下降速度可达7.5g/L·h,酒精度上升1.75%/h左右;当醪液酒精度达到10%(v/v),糖度4~5g/L,酵母浓度3亿/ml左右时,即进入衰退期;衰退期的酵母不再增殖,当酒精度达18%(v/v)时,出现酵母凝聚现象,发酵液变清,酵母出芽率几乎为零,揭示整个发酵结束。(一平)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19,(10):7-8
国投广东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加工陈化水稻生产燃料乙醇。陈化水稻价格低廉,在市场上的价格约为正常水稻的一半,满足燃料乙醇行业原料需求。该研究结合本公司目前实际生产工艺情况,对脱壳率分别为60%、70%、80%、90%、95%、100%及未脱壳的陈化水稻,生产燃料乙醇中液化、发酵、分离效果及大米干酒精糟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藻糖生物合成中酒精酵母细胞渗透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用15mL浓度为0.5%(v/v)的吐温-60为渗透剂,在30℃条件下渗透处理1g湿酵母45min即得透性化酵母细胞,经发酵培养后海藻糖含量可达0.917g/L。  相似文献   

8.
正交实验法优化酱油用焦糖色素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葡萄糖和碳酸铵为原料,优化酱油用焦糖色素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助剂质量分数及糖液质量浓度对焦糖色素的色率和红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温温度140℃,保温时间70min,助剂质量分数7%,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w/v)的条件下可获得具有较好色率的产品,色率可达76579BEC。在保温温度130℃,保温时间60min,助剂质量分数5%,葡萄糖质量浓度为40%(w/v)的条件下可获得具有较好红色指数的产品,红色指数可达5.569。在保温温度135℃,保温时间60min,助剂质量分数6%,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w/v)的条件下可获得同时具有高色率和高红色指数的产品,色率可达43632BEC,同时红色指数达到5.34,优于市售焦糖色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甘蔗汁酿醋的发酵增香提供参考,对甘蔗汁发酵产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产酯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基本条件为NaH2PO4添加量10g/L,NH4Cl添加量10g/L,初始pH值为5.0,温度28℃,发酵时间96h.通过对促进因子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促进因子的最佳添加量为乙酸添加量0.2%(v/v),乳酸添加量0.3%(v/v),乙醇添加量2.0%vol.在最佳的促进条件下,酵母产酯量可达12.6g/L.  相似文献   

10.
以白柳皮中水杨苷含量为指标,研究大孔树脂纯化白柳皮中水杨苷的工艺,比较了DA201-CIV、DA201-M8、DA201-H等11种大孔树脂对水杨苷静态吸附和解析性能。结果发现DA201-CIV树脂纯化水杨苷的效果最好,其纯化最佳工艺是:上样浓度4 mg/mL,上样流速1.2 BV/h,解析液乙醇浓度为50%(v/v),解析液用量为2 BV,解析流速为1.5 BV/h,经此工艺纯化后的水杨苷经HPLC检测发现,水杨苷含量可达75.23%,回收率可达94.52%。  相似文献   

11.
The role of starch-degrading mycelial fungi, and the alcohol production and ethanol tolerance of the yeasts isolated from selected Vietnamese traditional rice wine starters were examined, and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se essential steps in rice wine fermentation were determined. Of pure isolates from Vietnamese rice wine starters, mould strains identified as Amylomyces rouxii, Amylomyces aff. rouxii, Rhizopus oligosporus and Rhizopus oryzae, were superior in starch degradation, glucose production and amyloglucosidase activity during the saccharification of purple glutinous rice. A. rouxii was able to produce up to 25%w/w glucose with an amyloglucosidase activity up to 0.6 Ug(-1) of fermented moulded mass. Five yeast isolates identified a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superior alcohol productivity. They were able to deplete a relatively high initial percentage of glucose (20% w/v), forming 8.8% w/v ethanol. The ethanol tolerance of S. cerevisiae in challenge tests was 9-10% w/v, and 13.4% w/v as measured in fed-batch fermentations.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saccharification were: incubation for 2 d at 34 degrees C, of steamed rice inoculated with 5 log cfu g(-1); for the alcoholic fermentation 4 d at 28.3 degrees C, of saccharified rice liquid inoculated with 5.5 log cfu mL(-1).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超期储存小麦和水稻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辅料,以发利耐高温酒用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研究了小麦添加比例、淀粉酶种类、降黏酶种类及添加方式对于混合发酵的影响。通过测定液化和发酵醪液的相关指标,优化出适合小麦混合发酵的辅料。结果显示,当干物质含量为30%,超期储存小麦添加比例30%,液化阶段使用超强复配淀粉酶(0.26 kg/t粮),同步糖化发酵阶段使用糖化酶(0.68 kg/t粮)、酸性蛋白酶(0.035 kg/t粮),在32 ℃下发酵72 h酒精度可达12.37%vol;在拌料阶段添加蔚蓝木聚糖酶(0.3 kg/t粮),可使蒸馏残液滤速由4.8 mL/min提高至7.8 mL/min,清液干物由8.2%降低至5.7%,可有效减轻后期污水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含有Monacolin K麦曲进行含有Monacolin K黄酒的酿造,实验黄酒的酿造配方并对黄酒成品进行成分分析。确定黄酒的酿造配方,感官质量符合黄酒国家标准;产品成分分析表明:该黄酒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为26.1 g/L,酒精度为15.6%(v/v),总酸含量为5.1 g/L(以乳酸计),Monacolin K含量为0.080 mg/mL,pH值为4.1,氨基态氮含量为0.58 g/L,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
通过酒精、浆水、乳酸、pH值、发酵醪液对霉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发现:低酒精含量50%(v/v)、一定量乳酸、pH值4.0和3.8并不能抑制霉菌生长繁殖。黄酒发酵醪中高密度的乳酸杆菌、发酵产生和积累的乳杆菌素可以抑制霉菌生长,并根据相关研究的报道初步确定了黄酒发酵醪抑制霉菌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乙醇浓度在线测量超声波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超声波检测原理,自行设计能在线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探头,研究了在线乙醇浓度超声波传感器,发现温度是影响传感器灵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选择了换能器材料P和安装了测温铂电极,有效地降低了温度对超声波信号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乙醇浓度超声波传感器有效检测浓度范围在93%~100%(V/V),检测灵敏度为0.1%(V/V),可在线测量无水酒精或燃料酒精产品的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6.
DS56酵母的性能及在黄酒酿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从酒药中分离得1株能产真菌丝的酵母,定名DS56,对其发酵力、耐酒精度、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结束产酒精1.5%(v/v),耐酒精度达13%(v/v),是一株糖化力较强的酵母,在生米粉中生长繁殖快;在饭上生长稍慢;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快,形态多样;在液体里生长缓慢。产酒精能力弱,产酯能力强。在黄酒酿造中可用于制作酒药,使酒药产生特有香气,但在发酵过程中作用不大。(庞晓)  相似文献   

17.
从表面发酵法生产的广式米醋发酵醪中分离出8株自然驯化的醋酸菌,经分离纯化及产酸试验,筛选出一株醋酸及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RF4,发酵醋酸浓度可达4.80 g/dL,细菌纤维素产量达8.0 g/L,产酸最适酒精度为5%(v/v).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鉴定证实为萄糖醋杆菌属的木醋杆茵(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  相似文献   

18.
王霞 《酿酒科技》2005,(12):54-56
橡木片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及芳香成分,其溶于白兰地中能改善酒的香气和口味,使酒体更丰满、醇厚,风格更雅致。研究了不同酒精度浸提橡木片。不同来源的橡木片、不同陈酿时间及同种橡木片不同烘烤程度对白兰地的色度、pH值、单宁、总酚及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橡木片对白兰地的最佳老熟时间为10d,老熟酒度为50%(v/v);中度烘烤的橡木片对白兰地的老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了黄酒中34种风味成分,即醇类8种、酯类14种、醛类4种、酸类5种、酚类1种、内酯类1种和杂环类1种,该法精密度为4.42%~13.44%,回收率为78.44%~118.92%,检出限为0.002~13.92μg/L,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利用该法检测了不同酒龄的黄酒,发现黄酒中所测的风味化合物含量总和为726.233~1 290.769 mg/L-1,醇类、酯类和醛类是黄酒的主体香气,分别占风味化合物含量总和的63.68%~71.10%、27.84%~34.09%、<2%。黄酒中主要化合物依次为β-苯乙醇、乳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和2,3-丁二醇等。醇类在陈酿期间呈下降趋势,表明醇类主要是酿造过程产生,这是醇不断被氧化成酸所致;酯类是酒体变得醇香浓郁的重要原因,在陈酿期间呈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是陈酿后期醇酸酯化反应或酯交换的原因;醛类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陈酿过程中经高级醇的氧化或美拉德反应而来,其中5-甲基糠醛、糠醛和苯甲醛增加比例在10~40倍之间,是黄酒老化的重要指示剂。  相似文献   

20.
魏焘  曾敏  李珂  王远亮 《食品与机械》2016,32(5):16-19,33
为探讨不同组分的蓝莓果酒对秀丽隐杆线虫抗氧化性能与抗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确定蓝莓果酒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及食用功能特性。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式生物,a组在蓝莓果酒的酒精度(体积分数)为14%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含量设置6个喂食组,b组在蓝莓果酒的原花青素含量为3mg/mL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酒精度设置7个喂食组,对照组线虫以大肠杆菌OP50喂养,检测各组线虫的抗氧化酶活力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蓝莓酒中的原花青素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低浓度酒精(10%)也能延缓衰老,但是当酒精度(体积分数)高于10%时,则具有反作用,原花青素浓度为3mg/mL、酒精度(体积分数)为10%的蓝莓果酒对线虫的抗衰老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