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我国电子元件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幅较2004年同期有所回落。电子元件外贸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外需进一步拉动了电子元件产业的发展,使电子元件贸易逆差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我国电子元件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的沧桑历史,见证了中国电子元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从五、六十年代的初创到七十年代的成长.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以后的全面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电子元件产业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新世纪伊始,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使全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这里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25(6):39-39
2005年,受外贸出口“低开高走”的拉动影响,2005电子元件产业发展速度,以二、三季度逐季递增,四季度达到巅峰。由于2005年国际手机大厂新机种集中于下半年大量出货,四季度尤其畅旺,因此全年电子元件产业保持了较快速度发展。根据对国内3770家电子元件主要生产企业(不含敷铜板、铝箔等上游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调查显示,我国电子元件主要生产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684.62亿元,同比增长22.8%,但全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比2004年同期回落8.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商情》2010,(7):16-16,18,20-23
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电子元件产业在2009年1、2月份跌入谷底,许多企业经营困难。从3、4月份开始,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显现,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我国电子元件产业也在逆境中逐渐调整、恢复。到2009年底,  相似文献   

5.
《印制电路资讯》2007,(5):42-43
由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20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峰会论坛”不久前在上海召开。自1988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已进行到第20届,多年来都是我国基础电子产业最重要的奖项之一。由于信息产业部提出做大做强电子元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继续推进优势公司发展战略,所以这项活动越来越受到各有关单位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电子工业的调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印制电路产业已在世界范围成为电子元件制造业的最大支柱。在我国,印制电路在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元件制造业中的地位同样十分突出,加上近年蓬勃发展的汽车电子产品,这为我国PCB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机遇。目前,我国PCB行业除了产值和销售额都在电子元件制造业中领先外,行业的发展还有着以下四个简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今年1到6月份,中国电子元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63亿美元,其中进口是227亿美元,出口236亿美元,出口略微大于进口。预计到年底电子元件的进出口总额将要达到900亿美元,并能实现顺差!”在2008国际被动元件技术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理事长温学礼发布了有关中国元件产业的最新信息,“2007年,电子元件销售收入一举超过了通讯,在电子制造业占据了第二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规划明确列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产品和技术,包括:满足新一代电子整机发展需求的新型片式化、小型化、集成化、高可靠电子元件产品;满足我国新型交通装备制造业配套需求的高质量、关键性电子元件;为节能环保设备配套的电子元件以及环保型电子元件;为新一代通信技术配套的电子元件;为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产业配套的电子元件;新型电子元件材料以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中国已步入信息产业大国行列。根椐信息产业部的统计,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行业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1至8月份四个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重79.6%。这四个行业在信息产业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已是不容置疑的的事实。电子元件行业又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它在信息产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重要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目前,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世界的30%以上,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电子元件生产大国。产量在世界上处于第一位的产品有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等。但从销售额来看,这些产品并非世界第一,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生产的电子元件大部分还是中低档产品,因此销售收入较低:由此看来我国还不是一个电子元件生产强国。  相似文献   

10.
PCB(印制电路板)是当代电子元件业中最活跃的产业,其行业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电子元件产业3个百分点左右。根据各种因素分析,预计2006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需求升级与产业转移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HDI板、柔性板、IC封装板(BGA、CSP)等品种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古群 《中国电子商情》2010,(3):17-18,20,21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电子元件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在于导致出口的负增长、投资增长的放缓以及外汇资产的贬值或损失。由于中国电子元件产业的外贸依存度已经高达50%,因此,我国电子元件产业的外贸出口受到较大冲击,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受到冲击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据最近召开的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消息,我国现已成为电子元件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产业规模今年将达8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生产与销售 中国批量生产电阻电位器始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电阻元件的生产已具一定规模,为我国发展电子工业所需的通用电子元件奠定了一定基础。80年代后随着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电子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以电视机为中心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有了长足进步。为了满足电子整机配套所需的大量电子元件,“六五” 计划期间相继引进了数十条电子元件生产线,计有碳膜电阻器生产线23条,金属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行业》2007,(2):24-28
2005年和2006年分别是“十五”的结尾之年和“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报告”一文,是对2005年和2006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十五”期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十五”期末,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从47.6亿元快速达到303亿元,增长5倍多;集成电路技术从8英寸、0.35微米推进到8英寸、130纳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2006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中芯国际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阳元先生,在年会高峰论坛会上作了题为“从消费大国到产业强国”的主题演讲。王院士主要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济背景,集成电路市场需求、集成电路技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现状、集成电路战略目标和集成电路战略实施等六个方面,予以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发展需求和国际相关领域产业发展和研究开发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无源电子元件关键材料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近几年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电子元件产业尽管保持增长势头,电子元件出口继续增长,但大部分指标的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有的行业增速远不如下游生产企业。从整体上看,受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内调控政策因素的影响,预计2007年及2008年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增速将放缓。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我国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但离技术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传感器等工业元件并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大量依靠进口。其中,在这些电子元件中,最主要的IC元素,更是中国产业发展之痛,每年用在IC进口的资金甚至超过了石油进口消费总额,本土IC产业实力亟待提升。产业发展良机IC制造转向中国在全球IC设计领域的下一个10年中,系统和半导体设计的中心将从美国、日本和欧洲向中国及其它亚洲地区转移。投资者将把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电子元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世界电子元件有场现状为出发点;解析了目前世界电子元件技术发展的五个方向:片式化.小型化.复合化.高精度化,高性能化;分10大类论述了目前世界电子元件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最后,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观点出发。阐述了目前世界电子元件产业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切实做好电子元件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推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电子信息司与我协会将于2011年6月12—14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1中国电子元件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十二五’规划发布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