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地域方言背景,从住居的合院形制、正房平面、屋顶形制、立面形制、建造材料和细部装饰等层面进行类型提取、文化解析,并将典型类别进行地理落位,进而叠合方言分区构建地域住居文化图谱。通过与语言、地理等学科交叉,探讨住居形态与方言分化之间的文化关联与互动影响,试图为渤海北域乡村住居研究提供系统的类型积淀,拓展乡村住居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区域内的乡村营建提供基础原型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城市的考察或认知,先入感观往往是其空间物质形态的视觉感受,但深入后体验到的却是城市住居文化。住居的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呈现出某种潜在的互动联系,究竟是住居物质形态决定城市文化格局,还是原有文化重塑了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近代以来汉口住居的发展有着较为鲜明的社会发展历时性与地域空间识别性,其中住屋作为街区文化的物质载体强化了这种识别性;在考察近代汉口城市住居的过程中,发现多样的街区类型与住居形态形成不同的亚文化,以致构建了一种因果互动关系场所的“双向关联”;有基于此,透过对建构在异质肌理形态上的住宅街区文化宏观特征分析、住居类型的文化分析,过渡到关注特定住居环境下人的“行为与心理范式”等社会文化范畴关联上,这对于当下住宅开发,乃至如何建设可识别的社区文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位论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住居形态的文化研究   作者:戴俭   导师:潘谷西   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住居形态表述着人们所选择的存在方式,而文化则可以看做是在广大范围内承接和约定这种存在方式的平台。住居与文化、文化与住居就表述存在方式而言,两者间有着最直接、最本质的关联。可以说"居住"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它的形式或形态的转变始终伴随着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重估及对自身认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李世芬  孙薇  蒋丹 《建筑与文化》2016,(11):209-211
近年来,哈仙岛乡村建设不断加快,随着经济转型,渔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但在这个过程中,渔民住居在功能适应、文化传承、节能节地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住居品质与效能低下、文化遗失且形态粗陋、高能耗及土地浪费等问题。文章以海岛渔村住居模式为切入点,基于田野考察成果,围绕渔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提炼海岛乡村住居模式及其营建技术类型,推演出适应性的海岛渔村住居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5.
辽东传统住居中“炕”的空间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华中建筑》2008,26(4):61-64
紧密结合具有地域典型性,且有一定民族特征表现的辽东桓仁六合子村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以探讨火炕在辽东传统住居中对空间组构模式的影响,对其居住环境适宜度的调适及其它多方面空间效益的分析为线索。突出火炕主导传统住居空间形态构成的作用,寻求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能令火炕得以更好发挥其空间组构效益的实用途径,及其在新形态住居空间中应用的指导性设计手法。以期达到经济、适宜的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建设新农村住居空间的现实要求,并拓展其在辽东地域文脉背景下推广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经济制度等都会影响到城市景观的构成,使其呈现出特色的地域文化。文章通过对近代新兴城市汕头住居形态的剖解与分析,从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探讨区域发展过程中,影响城市住居景观发展与演变的因子,并从中探索外部环境与住居形态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博士文摘     
《新建筑》2001,(1)
学位论文:住居形态的文化研究作者:戴俭导师;潘谷西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住居形态表述着人们所选择的存在方式,而文化则可以看做是在广大范围内承接和约定这种存在方式的平台。住居与文化、文化与住居就表述存在方式而言,两者间有着最直接、最本质的关联。可以说“居住”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它的形式或形态的转变始终伴随着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重估及对自身认识的转变。文化人类学在近200年间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建立起了一种“文化”的视野,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对人类存在的研究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藉于此视野…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江汉平原人居环境与生态社会环境之间互动频繁的历史背景中以历史聚落形态内容为中心展开。自明代开始,江汉平原地区人口较前代增加显著,地区内土地以"垸田"形式逐步得到开发,交通通达,经济逐渐繁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改变,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催生出的居住形式与聚落形态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以江汉平原的"平原"地貌以及江汉平原内低洼地势中河湖交错这一地理自然环境特征为思考起点,综合本地区自明代开始在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垸"这一关键要素,以及本地区内文化和政区的相关划分依据,提出"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这两个有助于凸显本地区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聚落形态特征的具体时间范畴和地理范围概念。研究以"自然/社会/文化-聚落"关联为经,以"人地关系"为纬,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地方志舆图和民国地图信息解析以及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将聚落形态与民居单体样式置于更加广阔和生动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通过以上论述,研究主要有以下4方面结论:宏观层面上,在明清垸田开发、地区堤垸兴筑、商贸文化兴盛以及水神民间信仰文化的诸多背景中,河湖地区呈现出以河湖环境中的堤垸格局为基本地理格局的聚落形态区域分布特征。中观层面上,城市、集镇与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各有不同。以河湖地区五州县治所城市聚落为主要探讨对象的城市聚落,其城内空间由"城+市"的模式构成,是符合宇宙模式和有机体模式折中的混合形态;沿河岸形成的集镇聚落主要受河流的影响和约束,主要街道多与河岸平行或重心向河岸倾斜,并主要呈现出沿河岸伸展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在堤垸体系中形成的水利关系成为江汉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类型,围绕水利关系衍生出的以"垸"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成为这一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深层结构,并最终促成了乡村聚落以"垸"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微观层面上的住居形态与聚落住民这一主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住居形态体现出一定的地域适应性及文化特性。船居是受惠于河湖环境丰富水资源的、较为原生态的逐水而居的住居形式,而茭簰水居和吊脚楼则是对河湖地区住居形态中应对水患的特殊形式。此外,河湖地区乡村聚落中的住民在民居建造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堤垸环境、应对水患的营建策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人地关系视角下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贯穿始终:明确了河湖自然环境和堤垸格局是影响河湖地区聚落形态特征的关键要素;并从聚落防洪以及对水环境的改造利用两方面体现水环境对河湖地区城镇聚落形态的影响;堤垸格局中的乡村聚落不仅形成了以"垸"为中心的空间形态,还呈现出以"垸"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水患对住居形态的影响最甚,应对水患的房屋组成元素和构件说法的混淆,地区寡于积聚的风俗,"苟且"的营建态度,以及本是对气候条件回应的建造样式在乡间却作为较高等级房屋规制的观念被反复强调的有趣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患影响下乡村聚落住居形态中建造传统和文化的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的精华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也体现在普通乡村的一些典型民居中。在普通乡村聚落更新中,有些优秀民居正在面临着被废弃或拆毁的危险。论文以保定市冉河头村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和居民访谈,追根溯源,分析了当地民居近50年的演进特点,尝试发掘其生态营造智慧和传统技艺,并提炼出其建筑空间与形态类型,同时提出当地民居的保护策略,试图为传统住居文化的传承提供类型积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住居学的角度,将住居的组成要素对甘南传统藏族住居空间形态的影响及其当代变异导致的住居空间形态演 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住居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住居形式从住居生活功能到住居文化功能的发 展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证甘南藏族住居空间形态演变的物质基础和规律。为更进一步探索甘南藏族 民居的发展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乡村住居常由居住者自发行为所产生,与住居行为具有强关联性。针对这一特性,研究引入住居学理论,从居住者角度解析乡村住居。基于住居学中的行为分层,对滨州沿黄乡村风土人文要素影响下的住居行为进行共时性需求分析,归纳出生存、生活和精神3个层次中的9个主要需求。结合调研实例推演出滨州沿黄乡村住居以行为需求为导向的反应体系。滨州沿黄乡村住居以环境要素为起点,以住居反应为终点,反映了“环境要素—住居行为需求—住居反应”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乡村住居的基因发掘与适应性的转型模式建构关乎民生,也关系到乡村文化风貌及其持续发展。该文从多维适应性视角探讨长海县海岛渔村住居的文脉基因和转型策略。基于田野考察成果,通过文献研究、样态测绘、物理环境测试、访谈、问卷与数据处理,在聚居模式、生产类型、生态营建方法、节能技术等层面发掘传统住居文化基因,进而提炼传统住居模式类型。并立足渔村之转型时期,围绕渔民的生活、生产模式及其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推演适应性的渔村住居营建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乡村规划的"无根"现象,通过分析现状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及其与传统之间的差异,建议从院落空间的引入、外部空间设计的活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度松绑三方面来构建新型乡村住居单元组合模式,提出了"回归乡村、回归院落"的乡村住居空间设计策略,以此来尝试建构顺应乡村特色的乡村住居空间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住居空间秩序被日本建筑史学家大河直躬称为住居"文化框架",这种空间秩序是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集合,是影响住居形态重要的内在法则。本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传统蒙古包住居功能中蕴含的文化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住居保护功能、住居生活功能、住居文化功能的现代转译,在延续传统蒙古族住居文化的同时满足定居后牧民对住居功能日趋多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下露河朝鲜族住居是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物质化形态,其聚落形态、空间类型、营建技术、建筑风貌顺应环境而独具特色,蕴含着当地的自然与文化基因。文章以下露河朝鲜族住居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切入,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类型提取及对比分析,探寻下露河朝鲜族住居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渊源,解析其聚落与建筑形态特征,发现其代际演绎规律,并提出住居建设的文化传承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华中建筑》2021,39(3)
辽西滨海地区为多民族文化交错地区,历经上百年复杂的民族文化融合,当地各民族的住居明显有异于原始形制。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引入传播学理论,并运用类比手法,以现存各民族传统住居为研究对象,以各民族典型住居形制作为参照对象,进行住居文化比较研究,分析发现辽西地区满、蒙、鲜、汉等主要民族住居文化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并呈现逐渐趋同的态势。最终,形成以满、汉文化为强势主体,融合蒙、鲜弱势文化的住居形态。住居形制的趋同使弱势文化存在被同化的危险,因此应平衡文化独立与融合的关系,以提升住居形制的多样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提倡保护乡村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今天,挖掘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法,领会当地民众营造智慧,有助于传统建筑理解传承。该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土坯民居为例,对当地土坯民居从选址、院落空间布置到基础、墙体、结构、屋面的建造方式,以及传统住居供热体系中火炕、烟道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文化因素,为未来的乡村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世芬  李崴 《中外建筑》2008,(6):101-104
家庭旅馆以家庭私有房产为基本接待单元,已成为中国节假日旅游的补充接待形式之一。村镇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项既有效又环保的绿色措施。针对辽南海岛特定的地域环境以及渔民当下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探讨从传统住居到旅游型住居转换的模式及其营造策略,有利于海岛旅游与乡村住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提高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9.
青海地处西北游牧与农耕的交汇处,民族文化多元,是我国中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融合交流的典型地区。通过对青海乡村环境的调研及民居测绘,系统分析了青海多元民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多样性,总结出各民族聚落及住居空间形态特征。指出建筑文化多样性源于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模式及民族宗教文化自然与人文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浅议中原传统民居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民居进行了分析比较,寻找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等的关系,分析了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并结合中原地区的地域特色谈中原地区民居研究的价值,阐述了传统民居模式在我国当代住居中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