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住宅得到大力发展,内装部品体系先后在一些商品住宅及保障性公租房项目中得到实践。通过对整体卫浴等内装部品生产厂家和采用工业化内装的住宅项目进行调研,对整体卫浴、轻质隔墙和架空地板等内装部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速度较缓慢,关键原因在于缺乏成熟、配套的装配式内装部品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结构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度。本文以钢结构住宅为研究对象,对钢结构住宅装配化内装部品进行介绍,并根据钢结构住宅的特点,提出基于装配化内装的标准化、模块化以及可变化设计,以此加强钢结构住宅内装部品的应用,推动钢结构住宅朝着工业化方向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住宅工业化干式工法技术与中国内装住宅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住宅工业化的住宅体系与干式工法技术 1、日本内装工业化发展 日本的住宅工业化进程是由政府与国家机构主导,并与民间配合共同开发完成的。从最初集合住宅大量建设为目的的住宅标准设计开始,到PC住宅的开发和实用技术的成熟出现了SPH系统,从此由住宅的画一性标准设计时代进入到住宅标准化研究阶段;随后出现了KEP和NPS两种相互关联的新体系,与此同时住宅部品的规格化标准化,直到BL认证部品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装配式内装工业化系统对某既有住宅单元的更新改造,从原则、设计方法、部品选型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验证了内装工业化技术及部品在既有住宅改造中实现可持续、高品质性能住宅的可行性,指出了内装工业化部品在建设产业链上的不可或缺地位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1 Sl住宅与日本工业化生产理念及技术 实践 1.1 Sl住宅体系 数十年前的住宅短缺时代,日本以国家主导的公共住宅供给为基础,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入手,住宅工业化体系及其技术开发取得了飞速发展,依靠住宅部品产业的成熟,日本住宅建设完成了由数量向质量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建筑业从传统施工方式向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SI住宅是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造体系,本文通过对SI住宅填充体部品体系的研究,将标准化设计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内装部品模数体系以及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标准化设计要点,从设计阶段推动SI住宅内装工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装配式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装配式装修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同时,装配式内装部品的装配质量及材料自身性能的评价体系问题日益显现。本文针对我国装配式装修发展状况,以装配式内装部品领域典型产品集成墙面、集成吊顶、集成卫浴为研究对象,介绍装配式内装部品的产品特点、技术标准及应用情况,探讨装配式内装部品的认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回顾与研究,将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划分为创建、探索和转变3个阶段,并对每个发展阶段的设计与标准、主体工业化技术、内装部品化技术和工业化项目实践等方面做出系统解析,以期为未来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与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注重采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新型思路,加紧住宅建筑体系和相关集成技术的研发工作,住宅建设实现了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剧变.从其建设经验来看,住宅工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是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品加以装配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产品的建筑体系.采用住宅工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可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带来的施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的弊端,全面提高住宅生产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1KSI住宅的研发概要1973年开始的"公团型SI住宅"(以下简称KSI住宅)研发是以KEP(Kodan Experimental Housing Project,即公团试验住宅项目)住宅研发项目为开端的,以主体内部尺寸模数为基础,针对解决内装与设备的部品化课题进行的系列化技术研发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政府借鉴KEP住宅研发项目的主要成果,在全日本大力推行CHS住宅(百年住宅体系)。之后,  相似文献   

11.
第八届住博会特推出“明日之家”概念屋,以住宅生产方式的转型为主要目标,引导未来住宅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住宅工业化建造理念和技术集成体系,通过建造全新的中国普适型工业化住宅全装修成品样板房项目,集中展示最前沿的工业化集成技术和部品成果,全面诠释面向未来的住宅发展趋势。本刊从本期起,开辟《明日之家系列报道》栏目,开篇文章是关于“明日之家”项目介绍,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日本建筑存量时期,日本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既有建筑大拆大建不仅对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居住生活有重大影响,同时,也面临资金与进度等建设实施方面的难题.本文结合目前日本租赁住房更新改造的背景与相关问题,介绍了既有住宅改造与建筑的管理维护对策和技术,基于日本租赁住房内装改造方式,系统性地分析了工业化部品集成技术的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住宅以住宅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业化、施工安装机械化及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为特征。信息化管理是工业化住宅建造参与方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的保障,而住宅部品分类与编码又是实现住宅部品乃至工业化住宅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分析现有的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提出工业化住宅部品分类与使用通用码与专用码对住宅部品进行编码的方法,并设计了编码的结构与组成;通过该编码实现住宅部品的唯一标识,可为住宅部品质量追溯提供支持。所提出的分类与编码方法可为我国工业化住宅部品的分类与编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面对当下建筑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筑工业化生产的建造方式升级成为转型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内装工业化技术的协同设计与施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精装修住宅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北京地区精装修项目已达到5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化装修就有了进一步推行与探讨的必要。住宅工业化主要是由住宅结构工业化与内装部品工业化两部分组成的,内装部品的工厂化生产施工即为内装工业化,目前已经在许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传统住宅建造模式所造成的"能效劣"、"寿命短"、"性能低"、"质量差"等住宅课题,分析了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和住宅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借鉴SI住宅的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及其建造设计方法来创建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创新之路,并系统阐述了示范工程的集成技术研发和设计方法。本文提出,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应积极推动全寿命周期的长寿化住宅的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道路,才能转变粗放型的住宅建造生产方式,以实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为了适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建设部将加强住宅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完善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重点对住宅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鼓励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住宅建筑成套技术和住宅部品,加快有关住宅设计、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136户城市住宅内装修的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住宅内装修的现状问题、需求、装修意愿与顾虑,探讨解决方法。装配式内装以一种工业化、部品化的方式和动态可维护、可改造的思维,为解决传统装修质量问题提供新思路,是解决当前住宅通病的有效途径,可为住宅内装修的品质提升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建飞 《建筑》2022,(8):38-39
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的技术体系有着不同的设计原则和配套做法。设计选型规定了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法,要求统筹考虑模块尺寸和结构、外围护、设备、内装等部品部件,优选推荐尺寸和通用构件,使通用部品部件实现规模化应用,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集成考虑各专业和各环节,对技术体系和部品进行比选和优化。设计选型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为设计人员提供强有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住宅建设,在解决现实需求和平衡供求关系后,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步转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耐久年限上。而有"百年住宅"之称的SI住宅体系实现了住宅支撑体与填充体的分离,提高了住宅的耐久性和可变性。通过对SI体系发展历程的分析和主要集成技术的研究,指出SI体系的发展优势和建设意义,提出阻碍SI发展的现实问题,是对可持续性SI住宅体系的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住宅工业化是我国当前住宅建设的迫切课题。研究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两种住宅工业化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体系与支撑体及填充体分离的SI体系,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比较和概括其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应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工业化体系,尽快建立完善行业标准,重视内装产业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