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镜对(TiB2+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组织、结构和分布进行了研究,测试了(TiB2+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复合材料经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硬度及伸长率都比ZL101基体材料高,分别提高了23.3%、23.5%、14.6%;增强相TiB2和Al3Ti颗粒均匀分布于α-Al基体中.对基体具有显著的晶粒细化效果;(TiB2+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和位错强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ZrB2+Al3Zr+TiB2+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测试了其室温力学性能,并通过金相显微镜、TEM观察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形貌、结构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为352.8 MPa,伸长率为4.3%,硬度为117 HB,分别较ZL101基体材料提高了34.7%、4.9%、19.4%.金相显微组织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α-Al枝晶晶粒尺寸较ZL101明显细化,原位复合材料的共晶硅尺寸也较基体中细小得多;透射电子显微分析表明:4种增强相整体分布较为均匀,且与基体的界面光滑洁净;复合材料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相似文献   

3.
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增强相Al3Ti结构及强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透射电镜对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亚微米增强相Al3Ti的形貌,结构和分布进行了研究,测试了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增强相Al3Ti的尺寸为0.3-0.5μm,该增强相与α-Al基体具有共格对应关系,它均匀分布于α-Al基体中并可作为异质晶核细化基体晶粒。  相似文献   

4.
原位生成Al3Ti和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Al3Ti+TiB2)/ZL101原位复合材料,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并通过OPM、TEM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原位复合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伸长率以及布氏硬度分别提高了30.9%、17.1%、29.6%。原位复合材料增强相TiB2和Al3Ti弥散分布在α-Al中,Al3Ti呈棒状,几乎与α-Al完全共格;TiB2呈粒状。(TiB2+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强韧化的主要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ZrB2 Al3Zr)/ZL101原位复合材料,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并通过OPM、TEM观察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原位复合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伸长率以及布氏硬度分别提高了35.5%、12.2%、25.5%.原位复合材料增强相ZrB2和Al3Zr弥散分布在α-Al中,Al3Zr呈棒状,几乎与α-Al完全共格;ZrB2呈粒状.(ZrB2 Al3Zr)/ZL101原位复合材料强韧化的主要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  相似文献   

6.
原位生成AlN-Al3Ti复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AlN-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OM,SEM及TEM对该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用MTS800力性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AlN-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尺寸约为0.5tam的Al3Ti增强相均匀弥散分布于α-Al晶粒内部,尺寸为30nm的AlN增强相弥散分布于共晶体内部。增强体使α-Al和共晶体明显细化,起到强化作用。AlN-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第二相在Al3Ti与α-Al之间存在共格对应关系。AlN相作为共晶硅的异质晶核使共晶Si显著细化。经热处理后,AlN-Al3Ti/ZLl01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达到369MPa,较基体材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Al3Zr ZrB2)/ZL101原位复合材料,测试其室温力学性能,并通过OPM,TEM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原位复合材料经过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布氏硬度分别提高了33.2%,9.76%,39.8%.增强相ZrB2呈不规则的块状,为六方结构,尺寸为0.4 μm左右,增强相Al3Zr呈长棒状,两种增强相整体分布均匀,且与α-Al的界面结合良好.(Al3Zr ZrB2)/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主要强化机制为Orowan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  相似文献   

8.
复合强化Al_3Ti·AlN/ZL101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 OM及 TEM对 Al3Ti· Al N/ZL 10 1及 Al3Ti/ZL 10 1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测试了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综合分析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原位复合材料中由于 0 .5μm左右增强相的存在 ,使基体及共晶硅的晶粒明显细化 ;增强相均匀弥散地分布于α- Al晶粒内部 ,对α- Al有强烈的细化作用 ;复合增强体强化的原位复合材料 Al3Ti· Al N/ZL 10 1比单一增强体强化的原位复合材料Al3Ti/ZL 10 1及基体材料 ZL 10 1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是本文所述的原位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线收缩率、热裂倾向及铸造应力,分析了影响铸造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热裂抗力较基体材料大、线收缩率较基体材料小、铸造应力略大于基体材料;在780℃以下,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动性优于基体材料。对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同基体材料相同的铸造工艺即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原位增强体Al3Ti形成热力学及合金元素对其形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方法分析了Al3Ti生成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探讨了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中增强相Al3Ti的形成机制,确定了增强相Al3Ti的存在及合金元素对形成亚微米尺寸增强相的影响,测定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生成Al3Ti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很大;增强相Al3Ti的形貌和尺寸受合成反应所选原材料的影响,只有在合金元素硅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尺寸在0.5μm左右的增强相Al3Ti;原位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较基体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AlN/Al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方法分析了AlN生成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探讨了AlN/Al原位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确定了增强相AlN的存在及其尺寸大小。研究结果表明:AlN增强相为纳米级尺寸,它均匀分布于共晶相中,基体α—Al相中没有AlN相。纳米增强相AlN对复合材料有细化晶粒强化及弥散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金的硬度,改善其耐磨性,提出了金的纳米颗粒强化方法,初步探讨了钨纳米颗粒对金的强化效果。在金的高频感应熔炼过程中,采用3mm厚的铸金板包覆钨纳米粉的方法,用质量分数约为0.12%的钨纳米颗粒强化入金基体,使金锭的硬度提高了20.5%。通过对强化结果的分析,指出了进一步改善纳米颗粒在金基体中的分散是提高纳米复合强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搅拌摩擦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搅拌摩擦加工(FSP),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塑性变形加工方法,它是在搅拌摩擦焊(FSW)的基础上提出的。从发明至今,研究者已经成功将FSP用于铸造金属微观组织细化、超塑性材料的制备、材料表面改性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的制备中。搅拌摩擦加工工艺与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基本相同,工艺参数对搅拌摩擦加工材料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综述了搅拌摩擦加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不添加增强相的FSP和添加增强相的FSP两大类。其中不添加增强相的FSP主要有铸造金属微观组织细化和超塑性材料制备,添加增强相的FSP主要有材料表面改性和复合材料制备。搅拌摩擦加工制备复合材料根据添加相是否与基体反应生成增强相,又分为非原位合成法制备复合材料与原位合成法制备复合材料。文中对以上内容分别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最后指出了FSP今后发展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汽车B柱加强板落料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国鑫  曹江怀 《模具工业》2011,(9):41-43,48
通过对某车型B柱加强板落料工艺的改进,提高了冲压件的材料利用率,通过气缸驱动推出机构将毛坯从落料模上推出到开卷落料线的输送皮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为不对称形状落料毛坯的冲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弧焊对SiCp/6061复合材料颗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纯氩和氩-氮混合气作为离子气,对SiCp/6061复合材料进行了等离子弧焊研究.在对颗粒分布均匀性的数学表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等离子弧焊对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弧焊使SiCp/6061复合材料中SiC增强颗粒的分布均匀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焊接熔池中不仅颗粒的量明显减少,颗粒分布的均匀性也显著降低.采用氩-氮混合气体代替纯氩气作为焊接的离子气,SiC颗粒烧损和团聚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Z”型加强筋常用于增加铸造砂芯的强度,其制作规范、制作效率难于把握,手工制作其形状不一,效率低下。本文通过设计一种专用夹具来使“Z”型加强筋制作规范化,并且通过专用夹具使“Z”型加强筋制作效率快速提高,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保障制作过程安全,满足客户大批量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SiC颗粒弥散强韧化Si3N4陶瓷刀具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SiC颗粒弥散强度韧化氮化硅陶瓷刀具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颗粒的加入使材料的温度,韧性及硬度匀比纯Si3N4陶瓷有显著提高,通过对其显微结构的分析,发现SiC颗粒的加入使材料的显微结构明显改善能有效地阻止β-Si3N4晶粒的异常生长,有利于形成的均匀细小的组织结构,同时,对SiC颗粒在Si3N4基体中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弹问题一直是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中的一大难题,而回弹补偿是控制回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以某汽车加强板为例,进行全工序仿真模拟和回弹分析,利用位移回弹补偿原理对拉延型面和整形型面进行回弹补偿,并将回弹补偿后的工艺数模再次进行回弹分析,验证回弹补偿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产品的精度要求,为控制汽车高强板的回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