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实际炼钢渣的发泡性能进行了定量研究,测定了不同发泡性能熔渣的表面张力和粘度,建立了泡沫渣的发泡幅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发泡幅度随熔渣粘度增大及表面张力减小而增大,熔渣中悬浮的固相粒子对泡沫稳定有着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熔渣泡沫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实验室小型硅化记上进行,同时在1000kg中频感应炉上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测试了熔渣碱度、熔渣中CaF2含量、发泡剂碳加入量过剩指数等因素对发泡指数的影响,经过对熔渣发泡机理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熔渣发泡需气量与熔渣粘度、表面张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钼丝挂渣法测量熔渣发泡高度,以相对发泡高度作为衡量指标,结合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高碱度合成精炼渣的泡沫化性能.结果表明:熔渣相对发泡高度随着黏度的增大、表面张力和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精炼渣成分一定时,随温度升高和吹气量增加,熔渣相对发泡高度都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具有较好泡沫化性能的精炼渣组成范围是:ω(CaO)/ω(SiO2)为5--8,ω(Al2O3)=27%,ω(CaF2)为3%~6%,ω(MgO)=8%,ω(FeO)〈0.5%.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Mg O在Ca O-Al2O3-Mg O熔渣中的作用机理,通过高温实验,研究Mg O对Ca O-Al2O3-Mg O渣系熔点、黏度以及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熔渣的软化温度、半球点温度和流动温度随Mg O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当w(Mg O)为6%~12%时,渣系熔点较低而且熔渣软化区间相对较小;当w(Mg O)为8%时,渣样的黏度值相对较低,而黏度波动幅度和相对波动范围则在w(Mg O)分别为4%和8%时最小;随着Mg O含量的增加,熔渣的表面张力在不同温度下变化规律略有不同,当w(Mg O)为6%时,熔渣的表面张力均出现了最低值,随温度的升高,熔渣的表面张力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原位生成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抗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坩埚法进行了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的抗渣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铁沟料具有比传统铁沟料更优异的抗渣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可知,其抗渣机理为:添加的Si3N4,Si与Al2O3发生原位反应生成Sialon,使材料内部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生成的Sialon活性较高,氧化放出气体,阻止熔渣的渗入;其次,Sialon向熔渣中溶解,使熔渣成为含N的高硅玻璃,粘度增大;此外,Al2O3与熔渣的MgO反应生成MgAl2O4,形成一阻挡层,这也是Sialon增强Al2O3-SiC-C浇注料具有优异的抗渣渗透及侵蚀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硅酸盐熔体和氟化钙基熔渣粘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最小曲率半径R(min)的概念作为“长渣”和“短渣”的数值判据。R(min)值隐含了表征熔体粘度表现活化能Eη,熔化半球点温度T0和在特征温度TR的熔体粘度值ηR。以CaF、SiO2作为典型“短渣”、“长渣”,对所研究的渣系进行分类。不同熔剂或熔渣的R_(min)计算值对电渣重熔、保护浇铸以及焊接的工艺过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泡沫铝熔体粘度的控制与气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材料进行研究.采用纯铝粉、纯铝粉中加入碳化硅颗粒、纯铝粉中加入粉煤灰颗粒、纯铝粉中加入碳纤维为原料,对泡沫铝的孔结构、熔体粘度及气泡的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气泡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气泡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碳纤维的泡沫铝的气孔均匀性最好.对泡沫铝的SEM照片分析表明,碳化硅颗粒、粉煤灰颗粒和碳纤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泡沫铝的孔壁上,发泡过程中大量的颗粒分散在熔融或半熔的铝液中,增加了熔体的粘度,从而提高了气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理论上阐述电弧炉冶炼不锈钢时熔渣的发泡性能,探讨其发泡机理.并根据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的30 t电弧炉冶炼不锈钢的具体情况,在2 500Hz的中频感应炉上对熔渣进行发泡高度的实验,研究发现对炉渣发泡高度影响显著性次序为CaF2>Al2O3>MgO>碱度.  相似文献   

9.
泡沫混凝土泡孔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微孔材料,具有表观密度小、保温隔热性能好、隔音耐火性和抗震性优良的特点,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不同发泡方式泡沫混凝土的泡孔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化学发泡混凝土与物理发泡泡沫混凝土相比,泡孔率大、孔径细小、且粗细均匀、孔的规则性好、独立封闭孔多,而物理发泡混凝土的孔径比前者明显增大,且泡孔均匀性不好.并对发泡方式相同,表观密度不同和表观密度相同,水灰比不同的泡沫混凝土的泡孔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泡沫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双来酰亚胺泡沫体的成型工艺,详细介绍了135Ac发泡剂的用量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改性BMI树脂的发泡配方,选择了发泡体系的工艺参数,其泡沫密度小,耐高温、阻燃,是一种优良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露天矿潜孔钻机作业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从传统除尘技术应用效果差、耗风量大、取水困难等事实出发,根据泡沫除尘机理及两相泡沫发泡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露天矿潜孔钻机的泡沫发生器,并对其发泡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泡沫发生器的泡沫流量、发泡倍数及半衰期等性能实验,确定出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泡沫发生器的最佳工况点.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气液比)、发泡网及发泡剂质量分数是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在工况为发泡网1、质量分数1.5%的配方2、气体压力0.7 MPa、液体流量18 L/min及气体流量30 m~3/h条件下,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达到最佳,其流量为515 L/min,发泡倍数为22,半衰期为65 min.经现场试验,泡沫除尘后采场平均降尘率高达90%以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1,1,3,5,5,5一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将其和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TQAs).用IR对TQA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TQAS的界面性能和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QA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7g·L^-1,临界胶柬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6.4mN·m^-1.质量分数为0.1%的TQA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2.20,5min的稳泡性为0.167,TQAS产生泡沫后泡沫易消失.  相似文献   

13.
基于聚苯硫醚短纤维纺丝和加工工艺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性能要求,研究烷基磷酸酯钾盐的表面张力、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乳液稳定性等乳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烷基链的增加,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降低,起泡性逐渐减小,泡沫稳定性增强;烷基链的长度对烷基磷酸酯钾盐的乳化性影响不大;随着pH值增大,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的发泡能力减小,泡沫稳定性变差;随着烷基磷酸酯钾盐乳液粒径的减小,离心量减少,乳液稳定性增强;随着温度的升高,乳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DSR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对不同发泡用水量条件下橡胶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评价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泡沫温拌橡胶沥青与橡胶沥青发泡前相比,高温性能显著降低,低温性能明显提高;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随发泡用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低温抗裂性能先降低后提高;与未发泡的橡胶沥青相比,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降低,低温性能提高,并且随着发泡用水量增加,泡沫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不断降低,破坏应变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发泡温度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研究了物体发泡法泡沫铝制备过程中,发泡温度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炉熔渣的粒化环节,在气淬的基础上加入喷雾射流,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气压、水流量和出渣温度对熔渣粒化性能的影响,包括熔渣颗粒的飞行轨迹、粒径分布、成珠率等。结果表明:气量和水量的增大有助于提供给渣流更多的动量,使渣粒的飞行时间越长,渣粒落地粘壁的比例越小;喷雾射流的加入在水流量小于1.5 L/min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熔渣的破碎过程,使渣粒平均粒径减小,随着喷雾量的持续增加,熔渣的粒径分布整体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熔渣成珠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渣粒的平均粒径先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渣粒的成珠率随着气体流速逐渐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值,最大约83%;渣流温度的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黏度,渣流温度越大,黏度越低,成珠率越好,粒径越小,熔渣的粒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7.
茶皂苷对大豆蛋白发泡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茶皂苷对大豆蛋白的泡沫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荼皂苷可以明显增加大豆蛋白的发泡能力;pH对混合体系发泡能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对大豆蛋白的溶解特性影响,在等电点pH范围内,混合体系的发泡能力最低;加热到适当温度可以改善混合体系的泡沫特性,但温度过高则会降低混合体系的泡沫性能;搅打时间为4 min,此时混合体系具有最好的发泡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预制浆体运输至现场、在现场发泡混合的方法制备预拌现浇泡沫混凝土,试验研究不同水灰质量比和发泡时间下预拌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等性能,探讨现浇泡沫混凝土性能最优的组分及矿物掺合料对预拌现浇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质量比为0.35、发泡时间为3 min时,预拌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最高,但发泡时间为4 min,其导热系数最低;钢渣粉和粉煤灰掺入量分别为20%(质量分数)时,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最优,且掺入粉煤灰时的性能较不掺粉煤灰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改性酚醛泡沫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合成了可发性酚醛树脂,确定了酚醛泡沫的配方及其发泡工艺,并采用乙二醇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乙二醇加入量对泡沫压缩强度,阻燃性及发泡工艺等的影响,此外,还对其增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CaO-CaF_2-Al_2O_3渣系中CaF_2对熔渣碱度、粘度的影响。研究了焊剂中CaF_2含量与焊缝金属中[H]_(?)、[O]的关系,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对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和数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