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巨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中 《水力发电》2007,33(12):40-43
回顾了二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空冷方式的选择;论述了近年来对水轮发电机空冷方式新的认识:“能空冷就不要水冷”;介绍了龙滩、小湾和拉西瓦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空冷方案的确定历程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要水冷,不如上蒸发冷却”。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机电技术》2008,31(1):12-12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全空冷、半水冷和蒸发冷却3种。其中,全空冷方式采用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的空气作为介质,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事故率低、启停机方便快速等特点。但该种冷却方式一直只能在单机400MW以下的水轮发电机中使用,而对于超过600MW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国际上普遍认为使用全空冷存在很多技术障碍,从而采用半水冷设计和制造技术。因而制造700MW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成为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3.
阐述三峡地下电站水轮发电机3种不同冷却方式的原理及特点,并结合三峡地下电站水轮发电机组近几年运行数据对比分析三峡地下电站3种冷却方式:全空气冷却方式(全空冷)、定子绕组水内冷方式(半水冷)和蒸发冷却方式的优缺点、冷却效果和运行经济性。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应用给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选择对发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电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常用的冷却方式有全空气冷却方式(全空冷)、定子绕组水内冷其它部分采用空气冷却方式(半水冷)和蒸发冷却方式,以及不常用的空调冷却方式,就大型水轮发电机几种常用的冷却方式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并就空调冷却的优点着重提出作为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以满足其电机散热的要求。这一方案可作为大型水轮发电机一种可行的冷却方式供设计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胡卫  郑正勤 《水电站机电技术》2005,28(3):15-17,22,64
国内外较大容量的水轮发电机,常用的通风冷却方式有全空气冷却方式(全空冷)、定子绕组水内冷(或蒸发冷却)其它部分采用空气冷却,瀑布沟水电站发电机单机最大容量为600MW,属于大型水轮发电机,其冷却方式的选择对发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电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阐述小湾水电站发电机通风冷却方式的设计选择过程以及小湾发电机通风计算的情况,供同类型的采用全空冷大型水轮发电机机组选择通风冷却方式参考。  相似文献   

7.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永忠 《人民长江》2009,40(2):37-40
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选择对发电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和电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冷却方式有全空气冷却方式(全空冷)、定子绕组水内冷方式(半水冷)和蒸发冷却方式,以及不常用的空调冷却方式。分析了几种常用冷却方式的优缺点,着重探讨了空调冷却方式的特点、冷却效果及冷风机设备布置,提出将这一冷却方式作为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以满足其电机散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技术,关系到水轮发电机参数选择、结构设计和造价,是保证发电机的绝缘寿命、提高发电机效率,保持发电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蒸发冷却技术在三峡特大型机组上的应用成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首创的蒸发冷却机组的技术水平,为设计制造特大型蒸发冷却机组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采用蒸发冷却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使业内人士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有新的认识:即"最好采用全空冷,如要想上水冷,不如上蒸发冷却",这是对大型水轮发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目前水轮发电机冷却主要仍采用空冷方式。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的增长,定子和转子绕组热负荷不断提高,对冷却方面要求更高,有些大容量水轮发电机便开始采用水内冷方式。水内冷技术的应用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为了全面分析研究水内冷水轮发电机情况,国际大电网会议下设的第十一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10.
对三峡电站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清 《人民长江》1999,30(10):10-12
三峡电站水轮发电机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公开招标后,经技术、商务等综合比较,确定ABB和VGS两个集团作为供货厂商。根据招投标的结果,结合国内外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及其运行经验,三峡发电机采用“全空冷”与“半水冷”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不同冷却方式对三峡发电机参数的影响,各投标商推荐三峡发电机采用的冷却方式及其理由,国内外专家意见等,对三峡水轮发电机冷却方式的确定进行分析。在综合比较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SIMHYD降水径流模型的结构及计算原理,利用该模型模拟了丹江口以上汉江上游流域的月流量过程,并采用区间分析方法分析SIMHYD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IMHY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该流域的月流量过程;根据参数敏感性大小可将SIMHYD模型参数归为3类:第1类为敏感参数,如SMSC和SUB;第2类为较敏感参数,如CRAK和K;第3类为非敏感参数,如INSC,COEFF和SQ。  相似文献   

12.
Causes of the appearance of erosion-corrosion wear (ECW) on inlet regions of tubes of heat-exchange devices are considered.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for determin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ECW process and suggesting measures for its preven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élektricheskie Stantsii, No. 11, November 2005, pp. 56–62.  相似文献   

13.
德泽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的趾板建在弱风化岩基上,趾板采用C30W12F200混凝土,趾板在浇筑完成后经检查共发现有62条裂缝,总长度达169.64 m。为了对裂缝进行有效地处理,详细分析了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Ⅰ类裂缝用化学粘补材料进行修补,Ⅱ类裂缝采取先环氧砂浆钻孔灌浆、再粘补表面的方法修补。所有裂缝经处理后,均达到防渗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利枢纽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利枢纽下游河道的实测资料,得到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调整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浑河沈抚段水污染特征,提升水环境治理有效性,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浑河沈抚段进行水环境调查。根据丰、平、枯3个水期的pH值、电导率、COD、NH_3-N、BOD及COD_(Mn)等水质指标,运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并分析浑河沈抚段水质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pH值在一个水文年变化范围为6.42~8.06,较适宜水生生物生长;水体在枯水期的电导率最高,丰水期最低。浑河沈抚段水体受沿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影响,流域枯水期和平水期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均未达标;从上游到下游4项水质指标的综合水质指数增大,污染逐渐加重,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和NH_3-N。  相似文献   

16.
提出选择水轮机微机调速器需要考虑的因素,对微机调速器的关键部件PLC、PCCI、PC 3种微机控制器和电液伺服阀、比例伺服阀、电机3种转换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灌区渠道防渗的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提高农用水效率已迫在眉睫,而渠道防渗是当前灌区节水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渠道防渗的各种措施及其优缺点,并从渠道规划设计、采用的衬砌材料不同及输水断面形式的不同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重点提到了北方渠道的防冻涨破坏的要求,结合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几种既适用又极易推广的渠道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卸荷对花岗岩残积黏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月娥  程小勇 《人民长江》2011,42(23):72-75
以广州地区花岗岩残积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击样法制备特定含水量试样,在不同压力下进行固结加、卸荷抗剪强度试验。对比分析试验数据,研究加、卸荷状态下花岗岩残积黏性土的抗剪强度变化,探寻应力历史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结论。总体而言,土体的应力历史对其强度指标影响较大,由于土体卸荷路径不同,土体的卸荷抗剪强度也随之不同。残积土卸荷抗剪强度理论要比加荷土体复杂,在卸荷工程土体设计中应该采用卸荷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电压降低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还会使得系统电流增大导致电流继电器启动,从而保护动作。对小浪底一起母线电压降低导致保护动作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以引起对电压管理的重视,从而确保机组、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各种研究方法,包括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技术、Petri网络、粗糙集理论、模糊集理论和多代理技术等。简要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评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改进之处。最后,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标,指出了该领域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主要发展趋势,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