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际焊接工程师OWE)资格培训认证体系,阐述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在本科生中培训的可能性。南京工程学院实践性地将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认证纳入到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材料成型专业焊接方向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和: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资格培训认证体系,阐述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在本科生中培训的可能性.南京工程学院实践性地将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认证纳入到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材料成型专业焊接方向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对钎焊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钎焊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以航空典型产品的钎焊实例进行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对钎焊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钎焊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以航空典型产品的钎焊实例进行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电力》2009,31(2):F0002-F0002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韩佳泉同志。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硕士学位。德国、欧洲、国际焊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同美国和欧洲相比,我国油气井技术和装备上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提高我国油气井综合水平,必须培养出一批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既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又受过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油气井卓越工程师,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正肩负这一历史使命。但从目前的油田现场调研、就业研究生回访等方面来看,油气井工程研究生教学与实际技术发展脱节,毕业的研究生对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欠缺,不能满足岗位工程需要。针对该问题,借鉴东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油气井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制订、师资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几个方面论述了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油气井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7.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其改革重点是实践教学。按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基本思路,且深入研究了一系列主要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首先探讨了国际CDIO工程教育的发展及其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国内卓越工程师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以测控专业为例,从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等角度,根据CDIO的多条标准提出了系列改革措施,对于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核心内容。为适应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卓越采矿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初步建立了卓越采矿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覆盖面太宽、内容综合性很强等难点,考虑到学生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现状,吸取CDIO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成果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一种"起承转合"式实践教学模型。模型以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为宗旨,可用于明确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思路和精化实践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是全球工程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洛桑报告显示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数量长期不足,这与我国国际竞争力稳步上升趋势呈现巨大反差。国家教育部先后开展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职业资格注册制度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工作,以期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各高等工科院校积极参加到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湖南电力》2005,25(5):I0002-I0002
198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焊接专业,获焊接学士学位。现系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金属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1年,经欧洲焊接学会考试,获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证书。国家电网公司焊接实际指导老师考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电力公司焊工考试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公司、湖南省公司、湖南省政府焊工技术比赛高级裁判;中南地区焊接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从充分利用多媒体、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适当结合科研实践活动五个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从充分利用多媒体、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适当结合科研实践活动五个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影响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际情况,从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等几方面,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提升普通本科工程院校科研经费的主要途径及做法,并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推进进程,研究在提升工程院校科研经费的同时,对学生工程素质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普通本科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力焊接培训市场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体制改革下电力焊接培训机构面临的外部形势,在分析机构内部管理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的电力焊接培训管理提出了树立焊接品牌、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焊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把握创新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科研融入教学,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进"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目前其专业的现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为出发点,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讨论,提出了"3+1"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要求,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并进行了实施。设计了与专业课理论教学并行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了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平台,形成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型和设计(创新)型"多层次的专业实验体系,并将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和专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的系统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