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坝安全监测是实时掌握被监测体的状态、保障其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沉降是土石坝的一个监测重点.根据密云水库潮河主坝47 a来的沉降监测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标点,绘制沉降过程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对沉降进行预报,绘制大坝累计沉降量横断面、纵断面和等值线平面分布图,对大坝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斜墙土石坝变形规律,判断大坝变形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2.
大坝安全监测项目设置和测点布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大坝安全监测设计的现状,提出了以规范为基础,以风险分析为补充,参考数值计算和模型实验结果的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方法.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有关建议,结合新疆恰拉工程的具体情况给出了风险计算成果并用于指导监测设计,为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猴子岩水电站大坝坝体沉降监测实测数据,选取坝体典型监测断面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绘制了沉降分布图并计算了压缩模量,对比类似工程面板堆石坝的坝体沉降量,将应用光纤陀螺仪新技术取得的监测成果与常规监测手段取得的沉降成果进行比较,多角度对坝体沉降的发展情况和一般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解,为后续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恰甫其海大坝沉降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掌握土石坝的沉降状态,根据大坝沉降的监测资料,结合恰甫其海大坝工程实际,考虑库水位和时效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土石坝坝体沉降的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实测值与模型值之间的对比判断大坝的沉降变化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坝沉降状态正常,分析模型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坝蓄水期间的沉降数据为例,应用 GIS 专业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和三维分析模块,对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利用 TIN 模型建立多期大坝沉降三维模拟图,并和其他监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 GIS 软件生成的沉降专题地图和统计图表比传统方法更快捷、简单、准确,信息量更丰富;沉降三维模拟图更直观、生动、逼真,可及时、有效地将沉降信息和变形情况反映给项目决策者和施工人员以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从而为整个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是一种快速、准确表达沉降观测成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夏  赵亮 《水电站设计》2023,(4):101-104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一定时间间隔采集基础廊道的两期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不同时间段空间信息的对比分析,可监测基础廊道在该时段内三维变形时空演化规律,结合现场常规监测数据,判断基础廊道在此时间段内的变形发展情况。通过将监测成果与传统全站仪测点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廊道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水电站大坝基础廊道变形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乌拉泊水库为例,介绍了水库大坝内部变形监测情况,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桩号标点绘制大坝累计沉降过程线,对大坝建成以来坝体坝基沉降变化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建立累计沉降量s与时间t之间的双曲线函数关系进行沉降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函数模型与大坝实际沉降情况基本吻合,通过该模型既可以进行大坝运行期间各个时间沉降量的推算,又可以对模型参数实时修正。  相似文献   

8.
现通过对双树寺水库近六年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坝运行阶段的沉降规律,进而对该土石坝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做出评价,确保大坝长期稳定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土石坝坝体沉降逐渐趋于稳定,各监测位置年内沉降量在20mm以内,根据规范要求,得出坝体为稳定状态,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坝体0+090桩号及0+145桩号施工期沉降及渗流监测成果的分析,初步分析了铜场水库大坝施工期在孔隙压力水和上游水位的共同作用下,心墙内渗透水位上升和沉降量明显偏大的原因。监测成果表明:①坝体施工期沉降量偏大但沉降监测成果符合一般变化规律;②心墙碾压铺料层厚度较厚,层间结合部压实密度较低,心墙压实度较低的部位有少量水渗入;③0+090与0+145断面的倾度为0.001%~0.067%,说明心墙沉降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苏家河口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监测系统布置情况,分析了大坝的水平位移、沉降、渗流等监测成果,并与国内同类工程的面板坝进行比较,对大坝施工质量和蓄水后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得结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三期上游围堰拆除爆破大坝振动安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新  刘晓军  黄宁 《人民长江》2007,38(11):139-140
三峡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于2006年6月6日进行了爆破拆除,为了全面监测大坝在拆除爆破中的安全状况,根据拆除爆破安全监测的要求布置振动安全监测断面和测点,并对测试成果进行了分析.较全面地介绍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爆破时,大坝振动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详细分析了各部位质点振动速度测试成果,对比分析了左右岸的深孔爆破和倾倒药室爆破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两个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原型观测数据和有限元计算成果的对比分析,总结堆石体分期沉降变形规律,提出了不同时期堆石体和总体变形的百分比,为大坝沉降监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大坝沉降的统计模型,结合某高心墙堆石坝的实际工程概况,确定了坝体沉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该大坝沉降规律的统计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坝体典型剖面上测点的沉降模型,运用建立的沉降模型对测点沉降变化进行拟合和预测,验证了建立沉降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对各测点的观测值进行分离,进而定量分析填筑、水压和时效分量对坝体沉降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大坝变形监测成果的分析表明:大坝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处于稳定状态;坝基垂直位移总体呈沉降趋势,最大沉降量21.58mm,相邻坝段坝体沉降量绝大多数小于1mm,无不均匀沉降;左厂1~5号坝段等部位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坝基沉降量相对较小,无不均匀沉降;升船机上闸首坝段由于建基面高程较高,受蓄水影响不大,水平和垂直位移变化不大。总之,大坝变形量值均在设计范围内,规律合理,大坝工作性态正常,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普定水电站大坝外部变形监测资料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定水电站是我国应用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兴建的第1座碾压混凝土拱坝,也是我国"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项目之一.其大坝外部变形监测项目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垂线3项,通过对该电站多年监测资料的分析,可了解大坝变形规律,掌握大坝运行状态.目前大坝变形监测测点测值正常,大坝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龙门水库面板堆石坝内部原型观测的测点布置、仪器选型、仪器埋设与计算方法 ,并对大坝在施工期和蓄水初期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坝在施工期和蓄水初期的沉降及水平位移过程分布合理 ,大坝内部和外部的沉降及水平位移总量均很小 ,大坝的渗流量也很小 ,大坝在施工期及蓄水初期的运行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托河口村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通过坝基、坝体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系统地研究深厚覆盖层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变化规律。成果表明:(1)坝基和坝体沉降填筑期随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静置期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整体呈先增加而后减小直至趋于零的趋势;(2)坝基和坝体沉降趋稳,主要受坝基地质情况和坝体填筑高程影响;(3)堆石坝沉降整体与坝型呈不对称分布,其最大沉降量约占坝高的0.72%,符合一般土石坝沉降变形规律。监测成果为保证大坝填料、混凝土面板施工以及评价大坝安全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梨园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根据大坝填筑到坝顶时不同变形监测方法所得的监测成果,对大坝进行三维有限元正反分析,深入评价高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及运行状况,并总结高面板堆石坝沉降范围,提出大坝堆石体平均压缩模量与沉降比(沉降量占坝高的百分比)的关系,据此评价梨园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和控制误差影响的方法,针对基坑及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水准测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采用的记录程序提出了修改的具体要求,通过事例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取得成果,本研究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察汗乌苏面板堆石坝内部水管式沉降仪与电磁式沉降仪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方法,根据一般大坝沉降变形规律,排除不合理沉降监测结果,准确评价监测仪器工作状态,掌握坝体内部沉降变形规律,对相同坝型、相同沉降监测方式的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