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铁在硫酸中腐蚀电位下的EIS及添加DDA和C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和弱极化曲线拟合技术研究了工业纯铁在硫酸溶液及添加Cl-和十二烷基胺(DDA)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结果表明DDA在硫酸中缓蚀效应为覆盖效应。Cl-的加入提高了DDA对铁的缓蚀效率,但未改变DDA对铁的缓蚀机理。阻抗谱可用混合电位下的法拉第阻抗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利用弱极化曲线拟合方法相交流阻抗测量技术研究了Cl~-对于癸胺(DA)、二戊胺(DPA)和十二烷基胺(DDA)对铁缓蚀作用的影响,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溶液分析技术验证了测量结果。实验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有机胺和Cl~-在对铁的缓蚀作用上存在着协同效应。缓蚀作用和协同效应的大小与有机胺的种类和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有关。有机胺对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也由于溶液中Cl~-的存在而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腐蚀失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预变形对Q235钢在50℃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硫脲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预变形Q235钢在有、无添加硫脲的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均高于未变形Q235钢的腐蚀速率,硫脲对有、无预变形Q235钢的缓蚀作用均存在浓度极值效应;预变形加速了Q235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溶解和阴极的析氢反应,使电化学阻抗变小;硫脲对阳极反应的影响与电位区间有关,硫脲显著抑制阴极反应并表现出抑制作用的浓度极值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研究有无氯离子存在时十二烷基胺(DDA)在两种不同晶化程度的非晶合金上的缓蚀机理.实验表明,DDA对两种不同晶化程度的非晶合金都有缓蚀作用对非晶合金的经蚀机理为覆盖效应,对部分晶化的非晶合金的经蚀机理为负催化效应,氯离子的加入使缓蚀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Ⅳ.缓蚀剂浓度极值现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使用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缓蚀剂体系中电化学参数随缓蚀剂浓度的变化,发现在硫酸溶液中,双电层电容,电荷迁移电阻及缓蚀效率均随缓蚀浓度变化呈现极值行为。但是,这些参数在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极值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腐蚀电位和脱附电位均随缓蚀浓度增加而正移,但是在硫酸溶液中两者逐渐靠近,甚至重叠,而在盐酸溶液中,两者却逐渐分离,结合极化曲线及阻抗实验结果证实硫酸溶液中电化学参数及缓蚀作用浓度极值现象起因子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焦磷酸钠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焦磷酸钠的加入导致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电位正移,主要通过抑制钢筋的阳极电化学过程起缓蚀作用。其缓蚀效果随焦磷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含0.04mol/L 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当焦磷酸钠浓度为0.03mol/L时,其缓蚀效率可达到97....  相似文献   

7.
Na2SO4溶液中磷酸环己胺的缓蚀机理及其吸附与脱附行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磷酸环己胺在Na2OS4溶液中的缓蚀机理及其吸附与脱附行为。结果表明,磷酸环己胺是一种负催化效应作用机理的阳极型缓蚀剂。它在铁电极上的吸附等温式符合Temkin模型。由于缓蚀剂的吸附与脱附作用,其阴极极化曲线存在着氧扩散极限电流区,强吸附区和Tefel线性区,而阳极极化曲线存在着Tafek线性区,脱附区和无缓蚀区。  相似文献   

8.
以硫脲和硫氰酸钾作为复合缓蚀剂的组分,采用静态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分别研究了该复合缓蚀剂在10%硝酸、10%硫酸及10%盐酸溶液中对黄铜、紫铜的缓蚀行为。复合缓蚀剂中硫脲和硫氰酸钾的质量比及复合缓蚀剂的添加量对黄铜、紫铜的缓蚀率影响较大。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酸洗溶液中,复合剂中硫脲和硫氰酸钾的最佳质量比均为6∶4;其中,10%硝酸溶液中,复合缓蚀剂最佳的添加量为0.09%,而在10%硫酸和10%盐酸溶液中,复合缓蚀剂最佳的添加量为0.15%。Tafel极化曲线也表明复合缓蚀剂的加入可以明显地降低黄铜和紫铜在盐酸、硫酸和硝酸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在黄铜和紫铜的表面形成良好的缓蚀保护膜,具有优良的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苦丁茶(KDC)提取物在含3.5%NaCl(质量分数)和饱和CO_2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苦丁茶提取物属于混合型缓蚀剂;该缓蚀剂对N80钢在含3.5%NaCl和饱和CO_2溶液中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能够有效抑制N80钢的腐蚀;缓蚀率随着缓蚀剂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当加入4%(体积分数)苦丁茶缓蚀剂时,根据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得到的缓蚀率分别达到了92.47%和96.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茴三硫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方法 使用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探究在不同温度下茴三硫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凭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铜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形貌,利用极化曲线数据对多种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探究茴三硫在铜表面的吸附类型。结果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茴三硫浓度为5 mmol/L,温度为25 ℃时,缓蚀效率高达97.8 %,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增强;在温度为40 ℃,浓度为5 mmol/L时,利用极化曲线和阻抗谱得到的缓蚀效率分别为98.9%和99.8%。另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测试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茴三硫能够有效地减缓铜在硫酸介质中的腐蚀。观察吸附等温模型发现,茴三硫在铜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在25、30、35、40 ℃时的DG0 ads值分别为–31.36、–33.80、–36.87、–37.13 kJ/mol。结论 茴三硫对铜在硫酸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大,缓蚀性能增强。DG0 ads值表明,茴三硫在铜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吸附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评价有机涂层防护性能的EIS数据处理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根据在有机涂层性能评价的EIS测量中得到的各种谱图,结合涂层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6种等效电路作为EIS数据处理的物理模型.发展了EIS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计算机软件,讨论了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钢筋在混凝土中腐蚀行为的电化学阻抗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钢筋在混凝土试样和添加Cl^-的混凝土试样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发现钢筋的阻抗 谱特征随着时间及混凝土成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阻抗上出现扩散控制的直线段时,表示钢筋开始发生腐蚀。在混凝土试样中钢筋的阻抗谱与在模拟液中的有所不同,主要是在阻抗谱的高频处出现表示Ca(OH)2沉积膜的容抗弧。  相似文献   

13.
N80钢CO2腐蚀电极过程交流阻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80钢在不同介质条件下CO2腐蚀交流阻抗图谱的特征,结果表明,N80油套管钢CO2腐蚀EIS曲线具有三个时间常数,其中低频感抗弧与试样表面活化溶解有关,低频容抗弧与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生成有关。随着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覆盖度增大,EIS曲线低频区感抗弧逐渐缩小,容抗弧逐渐扩大。进一步讨论了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膜成膜情况与电极反应过程的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防锈颜料三聚磷酸铝作用机理的EIS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含有活性防锈颜料三聚磷酸铝的环氧涂层的耐蚀性。当涂层中加入20%的三聚磷酸铝时,涂层的耐蚀性能最好,并以此为代表探讨了含有活性防锈颜料的有机涂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生物膜对碳钢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由江汉油由田采油厂污水中分离,提纯出来的硫酸盐还原菌菌株,采用APIRP-38推荐使用的培养基生成生物膜,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生物膜与腐蚀之间的关系。细胞新陈代谢产物及腐蚀产生的分析借助于电子探针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EIS)和电化学噪声(ECN)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微电极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与电极尺寸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电极面积的减小,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大,溶液阻抗减小,双电层电容增大,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电化学噪声谱表明,随着电极面积减小,亚稳态点蚀噪声峰的频度降低,亚稳态点蚀的发生存在一个临界尺寸。  相似文献   

17.
拉应力对7075铝合金的剥蚀及其电化学阻抗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拉应力对双级过时效(121℃/35 h+160/20 h ) 7075铝合金剥蚀的影响及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拉应力可显著地促进铝合金剥蚀的发生及发展.浸泡初期,合金电化学阻抗谱由一个高-中频容抗弧及一个中-低频感抗弧组成.合金一旦发生剥蚀,电化学阻抗谱上即出现一个高-中频容抗弧及一个中-低频容抗弧.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表面BTSE硅烷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胡吉明  刘倞  张金涛  张鉴清  曹楚南 《金属学报》2004,40(11):1189-1194
通过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对LY12铝合金表面形成的BTSE硅烷膜在NaCl溶液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烷膜的存在,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铝合金的耐蚀性,另一方面并不影响合金电极在腐蚀介质中的电极动力学.这意味着BTSE膜对侵蚀粒子仅起到阻挡层的作用.提出了硅烷化试样在测试溶液中的合理等效电路,并对EIS数据进行了拟合.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硅烷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采用电极体系的极化电阻(由EIS拟合得出)来量化硅烷膜的耐蚀性.文中还对各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将B95铝合金浸泡在0.01 mol/L的CeCl3溶液中,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连续对B95铝合金表面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通过连续测试B95铝合金在不同pH值的0.01 mol/L CeCl3溶液中铈盐转化膜的形成过程中电化学阻抗谱的变化,结合等效电路解析研究溶液pH值的变化对B95铝合金稀土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pH=3.0时,无法形成Ce转化膜;在 pH在4.0~6.0范围内,H+离子浓度高有利于铝合金表面溶解活化,促进成膜第一阶段的进行,但对Ce(III)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沉积不利;随着pH值提高,铝合金的溶解活化速度下降,影响膜的形成阶段,但更有利于Ce(III)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沉积,对膜的厚度、致密性有利。在实验范围内(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pH值越高,形成的转化膜耐蚀性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