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关系──与许泉生同志商榷《粗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理论和实践》(2)一文专述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关系。笔者认为文中一些基本结论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这不仅对初学者容易造成理论概念上的混乱,而且对从事生产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究竟用哪些措施来控...  相似文献   

2.
粗纱张力的控制与调整是纺织企业普遍关注的课题。分析了粗纱张力不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粗纱伸长率造成的影响。通过试验测试发现粗纱伸长率对粗纱重量不匀率和杀干CV值影响显著,强调了控制粗纱张力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采用测试粗纱伸长率来间接反映粗纱张力的方法较为方便。指出:粗纱伸长率最大不应超过3%,同一机台大小纱之间、前后排之间、同品种不同机台之间粗纱伸长率应控制在1.5%以内。并提出同时应采取调整轴向卷绕密度、确定锥轮皮带起始位置、正确配置张力变换齿轮等具体措施直接对粗纱张力进行工艺调整。  相似文献   

3.
《棉纺织技术》1991年12期许泉生同志发表的《粗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理论和实践》,对新版《棉纺学》有关粗纱张力及其调正方法中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把粗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引向深入。为对粗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理论和实践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粗纱恒纺纱张力与其伸长率控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对粗炒纺纱段张力与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有效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粗纱卷绕直径的递增规律及变化探讨了“粗纱伸长率补偿”的基本原理;并对涉及到粗纱伸长率控制的几个有关问题如张力理论、假捻器的应用等也作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粗纱卷绕成形工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景山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5):30-32,34-36,38
通过现代棉纺粗纱机的纺纱实践,对粗纱卷绕成形工艺进行再认识:明确了若干基本术语的定义,对描述粗纱张力关系的欧拉公式进行了讨论,对粗纱张力与粗纱伸长率之间为正相关系提出质疑,通过分析和实验明确了锭翼压掌压纱力的构成,阐述了粗纱张力自动调节机理及其局限性,以及卷绕过程中必须由大到小地调整卷绕张力才能满足卷绕成形的要求,介绍了调整粗纱张力和控制粗纱伸长率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粗纱工艺条件及设备状态对粗纱张力伸长率的影响及控制方法,并就粗纱张力、伸长率对细纱产品质量的影响作了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粗纱张力伸长差异率不仅直接影响着细纱重量不匀率,而且对细纱的条干CV值和单强CV值有一定影响,减少粗纱张力伸长差异率改变粗纱内在质量是降低细纱断头率,提高细纱产质量的重要手段;粗纱轴向卷绕密度正确是降低粗纱张力伸长的基础;设备状态良好是降低粗纱伸长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粗纱机纺纱张力的控制与调整是粗纱工序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张力控制对纺纱质量影响很大,甚至由于离心张力的作用迫使高速粗纱机在大纱时降速运行。而由于现代粗纱机开始采用张力检测一反馈方式调控卷绕速度,这就对粗纱张力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粗纱张力不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粗纱伸长率造成的影响,通过试验测试强调了控制粗纱张力的重要性,实践表明,采用测试粗纱伸长率来间接反映粗纱张力的方法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9.
粗纱伸长率的控制与纺纱张力自动调节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粗纱纺纱段伸长及张力自动调节机理;测试一落纱伸长率分布。指出;控制一落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的大小,关键是设计合理的卷绕成形工艺,而调整好小纱张力使其伸长率较小,并尽量选择较小的粗纱定量和较小的捻系数,就可使粗纱机加捻卷绕系统对粗纱伸长率的调节和控制处于较高的灵敏状态状态。为进一步探讨控制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粗纱的纺纱张力和伸长率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进行了试验并以试验资料说明张力与伸长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不应混淆,同时分析了加装假捻器的有效作用;本文还通过相关分析验证当前在工厂中由粗纱伸长率的测试值控制大、小纱粗纱纺纱张力是可行的,并对粗纱伸长率的测试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调整粗纱张力的重要性.通过实验认为,粗纱的张力应保持粗纱伸长率在1~2%。文中推导了粗纱伸长率的理论计算式,介绍一种以测量筒管转速和纱层厚度为基础,以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相结合,确定粗纱机卷绕工艺参数——卷绕变换齿轮、铁炮皮带起始位置和成形变换齿轮,调整粗纱伸长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粗纱工序在纺纱过程中要对粗纱纺纱段张力进行合理控制,以控制粗纱伸长率.对粗纱伸长率的测试,需要准确测量粗纱前罗拉的转数,计算前罗拉输出棉条的长度,得出伸长率.现介绍一种新型罗拉转数计数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粗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泉生 《棉纺织技术》1991,19(12):58-62
本文就新版《棉纺学》有关粗纱张力及其调正方法中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强调了粗纱机纺纱张力与伸长率的关系是卷绕速度及伸长率的变化引起纺纱张力的变化,而不是纺纱张力变化引起伸长率变化。搞清这个概念是日常生产中正确采取伸长率和张力控制措施以及研究恒伸长率及恒张力卷绕技术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于1989年引进四台日本丰田FL-16型粗纱机。因该机所采用的上龙筋固定、下龙筋升降以及悬吊式锭翼等传动形式所决定,不能在运转过程中单独拔下纱管,而我们在试验小纱、中纱、大纱的伸长率时,又需要在不同纱段拔下纱管做试验,以便随时掌握,调节纺纱张力。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原粗纱管上稍做‘改动,做成了一种可以旋下来的活动头纱管(见附图)。用这种纱管做粗纱伸长率试验比较方便,要取下纱管时,只要在下龙筋降到最低位置时,停车、旋下粗纱管头部,即可取下纱管。几年来,我们一直用这种纱管做粗纱伸长率试验,并根据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西德青泽660型粗纱机张力微调与补偿装置的结构、工作和设计原理。指出如何根据不同粗纱号数计算气筒升降动程的方法。特别对该机六段张力补偿轨的特点、性能及其调节方法均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还可根据不同的粗纱伸长率快速调节补偿轨的升、降位置,使粗纱伸长率控制在实际许可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粗纱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捻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强度,断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断头,伸长可能发生的部位,为合理调节粗纱张力,控制纱条的伸长率及减少断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min 《棉纺织技术》1989,17(4):33-34
随着纺纱生产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粗纱伸长率控制也日趋严格,对于粗纱伸长率不但要控制其平均值,更要控制整落纱中大、中,小纱各阶段的伸长率差异,以改善粗纱不匀。因此,粗纱机加装各种张力微调装置,以达到调节一落纱各阶段的纺纱张力,减小一落纱各阶段粗纱伸长率差异的目的。A454型粗纱机原使用的偏心齿轮式张力微调装置,在工厂实际使用中存在着调节不直观的缺点,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圆盘式张力微调装置进行了摸索使用,感到调节较为方便、直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作一分析讨论。一、圆盘式张力微调装置的特点分析其结构如附图所示,采用六块调节轮块,  相似文献   

18.
近代粗纱机已普遍应用各种型式的张力补偿装置,能调节一落纱的大、中、小纱各段纺纱张力,以减少大、中、小纱的伸长率差异。 张力补偿装置发展到目前,已有多种结构,各有其优缺点和对机型的局限性。我们研究吸收立达F1/1a型粗纱机的补偿轨式张力补偿装置结构,经过适应性的改装设计,试用到A456等国产粗纱机上,使粗纱伸长率  相似文献   

19.
试论粗纱机纺纱张力的CCD在线监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粗纱卷绕张力决定粗纱的伸长率和卷绕密度,是在线监控的核心.分析了粗纱机纺纱张力CCD检测装置张力~垂度测控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CCD检测装置对调控粗纱悬跨位置和悬跨张力的作用是肯定的,但由于CCD测控系统采用"悬跨位置基准"进行测试,卷绕张力的主要部分在CCD装置监控之外,测试原理存在缺陷,因而不能对卷绕张力实施正确测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粗纱机双连杆靠模板式张力补偿装置的作用原理作了简要分析,导出了张力补偿率的计算式。通过工艺测试,验证并阐述了该装置的补偿特性。表明该装置的张力补偿效果是明显的。在A453型粗纱机上应用这一装置,可以控制粗纱伸长率、改善粗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