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沌系统对初始值的极端敏感,使得它呈现出类随机性和数据难以预测的特点,因此在安全通信和算法加密设计方面得到了许多应用.数字签名技术是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经常应用的加密技术,不同于多数系统中经常采用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混沌强化对称加密算法的数字签名技术,通过对DES算法的入口参数进行混沌加密,而使得对称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给出了数字签名算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该方法在局域网信息安全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优化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传统的加密技术存在一些安全系统可部署性较差,加密技术自身造成的安全漏洞容易导致效率下降、可靠性较低等安全和稳定性隐患,依据网络业务加密特点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值,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数字加密技术,算法基于信息混沌迭代模型,建立混沌数字映射8制,最后在加密过程中将明文分组为数据流,依据自适应遗传算法,每次加密一个数据包,其加密方式由数字混沌映射函数确定.仿真结果表明,该加密技术具有自适应优化全局、计算复杂度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就信息资源保护的需求现状,分析了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通常采用的技术以及身份验证技术现状.介绍了OTP原理和对称加密算法IDEA.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IDEA加密的OTP局域网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而保证认证信息的加密传输,提高认证系统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为了提高信息保密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具有结构复杂、行为不可预测的分数阶忆阻超混沌系统实现对信息的保密处理。给出分数阶忆阻超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方面的处理算法以及图片加密方面的处理算法,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信息加密方法中,混沌算法具有良好的伪随机性、敏感性、历遍性等应用性。文章设计基于混沌算法的信息安全系统,该系统利用分段线性混沌映射、k阶Chebychev映射和Logistic映射进行复合实现信息安全传输过程中的一次一密。  相似文献   

6.
分析现有移动双向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一种能够抵抗攻击者假冒攻击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采用计算量更小的位运算对信息进行加密,能保障信息安全的同时,亦能够降低系统整体的计算量;对于所有信息并不是单纯转发,而是通过加密后再发送,以此抵抗假冒攻击。通过形式化分析,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抵抗攻击者发起的常见攻击;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具备低计算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韩飞  张葛祥 《计算机仿真》2021,38(12):295-298,405
针对当前网络用户隐私信息加密方法,未考虑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导致隐私信息加密效果较差、抗攻击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基于超混沌系统的网络用户隐私信息加密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超混沌序列实施整合改造,生成有关明文数据的隐私信息密钥,增加信息序列敏感度.引入混沌映射,采用李雅普诺夫指数方式,赋予敏感值最小的信息数据,使隐私信息依次完成迭代推送,经过迭代后的数据,生成有关子密钥的混沌序列矩阵,利用矩阵对隐私信息逐一表达,并匹配相应子密钥,实现网络用户隐私信息加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隐私信息加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增强隐私信息抗攻击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混沌加密系统普遍采用单向扩散机制,导致计算效率和加解密速度较低,且都忽略了时间延迟现象,使其序列自相关性较高,无法满足安全、实时的传输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双向扩散机制融合时间延迟的图像加密算法。迭代计算超混沌LORENZ系统得到一组超混沌序列,通过时间延迟函数与logistic映射将时间延迟引入到超混沌序列中,得到一组新序列,并利用位置集合置乱方法对该序列所得到的位置集合图像重新设置,采用密钥流机制量化新序列,通过双向扩散机制加密图像。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加密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加密机制较安全,密钥空间较大,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给出一种利用信息安全、信息加密和数字认证等技术的面向PDF文档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其核心基本思想是通过客户机、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应答机制,通过身份认证并在网络上加密传输敏感数据,使得用户通过简单的交互操作就可以达到其所需的信息保护目的.系统的应用层面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发布、数据安全传输、安全数据查询检索、信息安全存储服务和Web资源的组织等技术,该系统已在实际项目上获得了应用,产生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预制舱变电站技术中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算法采用公钥加密协议,适用于多对一、多对多的电网信息交互模式。首先由素数发生器生成素数,利用素数确定加密系统的公钥和私钥;接着对公钥和私钥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数值在混沌序列初值区间内;然后利用超混沌系统生成序列的高随机性进行掩膜、扩散等加密操作,并发送密文至接收端;最后在接收端通过正确密钥解密获得有效明文。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密钥敏感性强、抵抗差分攻击性能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