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艺术等信息,文物保护与文创品开发意义重大。逆向工程在文物保护上具有效率和精度高等优势,并且无须接触文物,避免产生二次伤害,通过逆向工程可直接获取文物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即可对文物进行存档,也可借助虚拟技术生成数字展馆。基于此,文章介绍了逆向工程与3D打印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在地方文创品开发思路,提出了研究方案。通过逆向工程采集的文物数据并经过处理后得到其三维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快速成型。此外,可将得到的文物三维模型进行再创造,设计具有浓厚文化的文创品,结合案例说明方案的可行性,为文物保护与文创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昊 《造纸信息》2023,(6):124-125
摘要:纸质文物作为难以再生的资源之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纸质文物可以让后人感知当时社会的精神内涵,保护与修复纸质文物为实现既定的纸质文物保护目标奠定了基础。文章首先阐述了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纸质文物损坏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措施,让纸质文物重放光彩,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地下文物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地下文物被破坏,将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对地下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国在文物勘探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概括,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2023,(3):41-42
<正>日前,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方面,《通知》提出,一是加强老字号文物保护利用。深化老字号文物历史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发挥老字号文物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对符合条件的老字号遗存及时进行文物认定和定级,提升老字号文物保护级别。二是传承老字号传统工艺。加强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动,支持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传统工艺纳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鼓励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传承人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孟祥华 《轻工设计》2012,(22):323-323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业,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国家保护的古代历史遗迹也成为了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历史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发展旅游业和保护文物角度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业,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国家保护的古代历史遗迹也成为了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历史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发展旅游业和保护文物角度出发,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但在教科书和历史文献中.可资考据的文字记载最多也只有3000年。我们缺乏像埃及金字塔、两河文明时期那些5000年历史的古建筑.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文明历史就没有世界上其他地区久远。在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东西——玉石,事实上.中华民族的玉石文明可以直追上万年。  相似文献   

8.
杨爱东 《江苏丝绸》2021,(1):43-44,18
在对现代化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积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积极对更加先进的文化内涵进行创新,也结合文物保护的重要含义,对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和谐发展措施进行采取,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所以,本文在对课题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将重点对推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此从多个维度入手,更好的对多元化的文物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董鲜艳 《丝绸》2012,49(11):66-70
文物保护修复前的信息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包括正确地认识文物本体、解读文物所附带的病害等。以华容元代墓葬出土的一件二经绞罗单袍为例,通过其织造工艺、纹样工艺、裁剪工艺和缝纫工艺的分析研究,结合其工艺特点选择适合该件文物的清洗保护方法,介绍了清洗保护的必要性、清洗保护难点和方法,以及清洗保护效果评估。文物的清洗保护为减除文物存在的潜在危害、减缓老化速率和改善织物外观、挖掘文物潜在的历史信息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华阳 《美容院》2023,(8):9-13
<正>一文物是我国独有名词,通常指历朝留下来的各类遗产,国外称遗产、古董、古美术。中国一般称呼文物中可以“把玩”的叫“古董”。古董在西方史认为是可以对抗货币的三大法宝之一,另外两项是贵金属与珠宝,因此古董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货币”的属性。另外一重要原因则是文物负载着民族历史、国家的经济、文化、文明等大量信息,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质。因其珍贵,各国几乎都把它列为保护的对象,在中国有“文物法”并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限制交易。  相似文献   

11.
华阳 《美容院》2023,(8):9-13
<正>一文物是我国独有名词,通常指历朝留下来的各类遗产,国外称遗产、古董、古美术。中国一般称呼文物中可以“把玩”的叫“古董”。古董在西方史认为是可以对抗货币的三大法宝之一,另外两项是贵金属与珠宝,因此古董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货币”的属性。另外一重要原因则是文物负载着民族历史、国家的经济、文化、文明等大量信息,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质。因其珍贵,各国几乎都把它列为保护的对象,在中国有“文物法”并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限制交易。  相似文献   

12.
文物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再生也不可永生的重要文化资源。信息技术由于其科学先进的优势,为文博领域中的方方面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致力于归纳总结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中的作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历史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赫 《丝网印刷》2014,(5):28-33
<正>上世纪90年代尼葛洛庞帝在其名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为人们描绘了数字时代的宏伟蓝图。进入新千年后数字化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自然也影响到文物保护领域。曾经靠抄写卡片的文物典藏管理如今已被计算机数据库所取代。在故宫里与文物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漫漫长河中,西夏政权存在近两个世纪。考古发现在西夏时期制陶手工业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出土的文物没有一项可以与陶瓷文物相比。但是在中国陶瓷史的有关研究中,西夏时期陶瓷却鲜少被提及。本文针对西夏陶瓷的主要装饰纹样进行整理,涉及到西夏陶瓷的工艺及艺术特点,并浅论西夏陶瓷是否受到了陶瓷手工业发达的中原地区和佛教的影响。宋代陶瓷装饰纹样是时代的主流,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是西夏装饰纹样的形成基础。西夏陶瓷装饰纹样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元明清陶瓷装饰纹样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以郑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孕育并出土了大量承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文物器具。其中,就包括与我国厨房文化相关的各种文献和器皿。大信是目前国内发展最为良性的橱柜品牌之一,同时也是"大信厨房博物馆"的发起者和创建者。大信厨房博物馆馆藏与厨房相关文物、文献5000多件,其中很多件达到国家级文物级别。今年,厨房博物馆得到国家许可和认证,成为国家民营公益性专业厨房博物馆,也是我国厨房文化的博物"第一馆"。博物馆馆长、同时也是河南省  相似文献   

16.
赵兰 《毛纺科技》2023,(2):144-145
<正>作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概论》编写组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纺织品文物修复概论》由文物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作者并非一个人而是由对纺织品文物研究颇深的多位专业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包括博物馆及相关高校的专业人士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文博系统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该书结合近年对于纺织品文物保护方面的科研成果,讲述了纺织品文物出土后和运输过程中的保护、纺织品文物纤维鉴别、病原分析、刺绣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纸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是历史文化传承和研究的关键所在。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古代纸质文物和现代修复用纸对于了解其制作工艺、保存状况、真伪鉴别和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等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在纸质文物分析和评价方面的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为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和保护修复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出土木材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段新芳,李坚,赵有科考古出土文物是研究古代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材料,是获取古代文明的信息载体。对文物分析研究,可以获取文物材料的性质、制作方法、产地、制作年代及其历史背景等知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  相似文献   

19.
周可润  李烽  吴尧 《丝网印刷》2023,(22):102-104
现今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数字化尝试在各方面均有不足。基于服务设计理念对文物保护中虚拟现实的运用进行探讨。通过在传统应用模式下融入服务设计思维,为文物数字化设计优化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纺织教育》2006,(5):28-28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生纱厂作为扩展项目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博物苑。据悉,这是迄今惟一入选"国保"单位的工厂企业。大生纱厂是由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895年创建的,是近代爱国者艰难探索"实业救国"道路的历史缩影。大生纱厂历经百年沧桑,跨越三个世纪,今天依然欣欣向荣,它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核心企业,为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奠定了基础,被誉为"第一城第一厂"。大生纱厂留存的历史建筑、设施仍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面貌和格局,门类较全,主要文物建筑有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