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某天然气管道受到了剧烈杂散电流干扰。通过电位监测对管道受到的干扰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了杂散电流流入、流出规律,并确定了干扰的分区。通过馈电试验研究了增大阴极保护电流对抑制电位正向偏移的作用。结果表明:管道受强烈的地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管道两端管段互为直流杂散电流流入流出区域,管道中间管段与两端管段互为直流杂散电流流入流出区域;阴极保护电流可以有效抑制管道电位正向偏移,但是抑制范围(长度)是有限的。地铁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问题需要地铁方与管道方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2.
采用管地电位测量、电位梯度测量、杂散电流智能测试仪(SCM)测量等多种方法对某输油管道杂散电流干扰进行检测评价。结果表明:管道受到较严重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杂散电流在SH060~SH100管段流入,导致全线阴保关闭后该管段电位偏负,而集中从SH016~SH020管段流出,使得该管段阴极保护电位难以达到正常水平。提出管道杂散电流整治措施与初步方案,为管道的维修、维护与监控提供依据。通过检测杂散电流干扰,分析主要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降低杂散电流对输油管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片断电法和电位监测系统,对广东地区的某天然气管道进行24h的通/断电电位检测和长期监测,发现管道存在明显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电位检测和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广东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同时存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不平衡电流、单极大地回路电流和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管段由于直流杂散电流的干扰,造成阀室内绝缘卡套放电烧蚀、恒电位仪内部元器件烧毁、恒电位仪无法正常运行以及全线管道的不同位置均有管体腐蚀发生。管体腐蚀最严重的位置腐蚀深度已经达到3.69mm,此位置管道在高压直流接地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运行模式时受干扰严重管道电位能达到-174.6V。同时,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平衡电流和地铁杂散电流的叠加干扰,造成管道长时间处于欠保护状态,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综合造成此段管道腐蚀严重。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中的杂散电流可导致埋地管道腐蚀加速。对深圳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的输水管道进行检测,确定管道的自腐蚀电位,探讨试片材质和表面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结果表明:杂散电流干扰程度与地铁和管道的相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离减小,管道受到杂散电流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距离下,交叉段受到干扰程度要大于平行段。同时不同材质的管道抗干扰能力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泄漏到大地的杂散电流日益增多,这些杂散电流会对埋地燃气管道造成干扰。本文对北京市埋地燃气管道所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了干扰的程度和范围;研究了管道与地铁相对位置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道与地铁间距的减小,干扰越来越严重,并且在相同间距下交叉点的干扰程度大于并行段。地铁检修站附近的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更大。北京地区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的波动周期主要分布在50~200 s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天然气管道ZQ管段的外腐蚀问题调查分析,发现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是管道发生外腐蚀的主要原因。为避免管道因腐蚀穿孔造成泄漏,对管道逐步采取了相关治理措施,包括对部分较严重的管道腐蚀缺陷进行补强修复,对外防腐层绝缘性能差劣的管段进行大修,在电位过正的位置增设适合的排流设施,并对治理后的实际防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上相关综合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腐蚀。  相似文献   

7.
通过同步监测(有轨)电车的轨地电位和管道通/断电电位,研究了超级电容储能供电型有轨电车对埋地钢质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结果表明:电车在车站充电时,铁轨轨地电位有明显的正负向偏移,杂散电流通过铁轨吸收和排放。管道受电车杂散电流干扰影响时,通电电位为-7.060~3.023 V(相对铜/硫酸铜参比电极,CSE),断电电位为-1.219~-0.143 VCSE,沿线多处管道断电电位正于-0.85 V,不满足阴保准则,干扰影响范围远大于97 km。管道靠近与远离电车的管段互为杂散电流流入和流出的区域,且靠近电车管段的干扰程度更大。电车在牵引变电站供电范围内的车站充电时,铁轨轨地电位上升,铁轨流出的杂散电流就近流入电车附近的管段,杂散电流顺着管道往远离电车的方向流动,在远离电车的管段流出。  相似文献   

8.
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会造成钢制管道快速腐蚀。近些年来,由于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国内外多条钢制管道发生腐蚀穿孔事件。最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大面积上马。轨道交通形成的直流干扰,直接对周边钢制管道产生了腐蚀隐患。因此,如何组织开展管道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治理,是管道技术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阐述了中石化销售华东公司成品油管网某管段的直流干扰治理实践,研究轨道交通直流干扰的特性,分析相关数据,探讨治理手段,寻求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治理的有效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和评价了地铁引起的直流杂散电流、高压输电线路和高速铁路引起的交流杂散电流对无锡燃气管道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国内标准对直流干扰进行评价过于严格,可采用澳大利亚AS 2832.1-2015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国内外相关标准对交/直流混合干扰进行评价均不太准确,需要管道从业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虹桥机场航油管道受地铁直流杂散电流影响,部分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无法达到保护要求,管道存在极高的电化学腐蚀风险。对航油管道的干扰情况进行检测,采取以排流保护和阴极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结果表明:管道保护电位达到保护要求,地铁对管道造成的杂散电流干扰危害得到有效消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长输天然气管道途经城市建设投运地铁的情况日益增加,地铁和埋地管道平行或交叉的相关情况越来越多,地铁杂散电流对管道造成的干扰影响日趋严重,越来越被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单位所关注。本文对地铁杂散电流干扰规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目前已有国内外与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统计了国内各个城市地铁杂散电流对管道干扰的现状,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对埋地管道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解决问题途径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地铁和管道的不断建设,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杂散电流分布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埋地管道的有效防护成为实际工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干扰问题,详细介绍了杂散电流的分类、腐蚀机理和干扰指标,从地铁和管道2个角度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杂散电流分布模型、杂散电流源保护和埋地管道排流措施及其杂散电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进一步完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的精确模拟和发展新型杂散电流监测新技术对于埋地管道的防护意义重大,并对未来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能够为研究人员开展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研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引起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异常波动,导致管道阴极保护欠保护或者过保护,增大外腐蚀风险。通过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长期监测数据波动规律分析、频谱分析以及干扰源调查分析,找出电位异常波动原因及干扰机理。生产实践发现,东北某长输管道k1~k205段约200 km管道自投产以来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波动剧烈,监测期间管道阴极保护通电电位最正达9VCSE,最负达-14 VCSE,远远超出正常的阴极保护电位水平。研究表明:该段管道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具有长程(200 km)、低频直流特性(0.0001~0.001Hz)和全天候干扰的规律,分析该杂散电流干扰为地磁干扰;建议对k1~k205段管道采用恒电流阴极保护,并加密埋设腐蚀试片或者腐蚀监测探针,长期监测腐蚀速率,评价地磁干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极化试片电流测试方法。该技术采用高精度数据记录仪监测受到动态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极化试片中流进、流出的直流电流。该结果可以用于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评价,为查找直流杂散电流干扰腐蚀风险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静态直流杂散电流会对埋地金属管道造成严重干扰腐蚀。为了研究管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产生的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影响,使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基于边界元法建立了由阴极保护管道、干扰管道和辅助阳极组成的干扰模型,研究了两条管道的交叉角、阳极与交叉点距离、土壤电导率及防腐涂层厚度对干扰管道上的杂散电流干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阳极与交叉点距离小于6km时,干扰管道受杂散电流干扰最为严重;当交叉角小于45°(在15~90°范围)、土壤电导率小于0.01S/m及防腐涂层厚度小于3mm时,干扰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显著增高,并针对各因素干扰工况下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管道保护运行和干扰防护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造成了严重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为了了解直流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影响,选取一段受杂散电流干扰较为严重的管道,采用接地排流和极性排流相结合的方式,在牺牲阳极处安装极性排流器,并连续检测排流前后测试桩处的阴极保护电位。对比数据表明,管道保护电位达到正常值,管道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地铁直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理及干扰特点,通过案例介绍了杂散电流干扰程度的测试的手段,并提出了地铁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有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北京燃气某段高压管道受地铁杂散电流干扰的现场测试数据及干扰风险的评估结果,开展了干扰防护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该段管道的地铁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可为燃气管道地铁杂散电流的评估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减小杂散电流对南朗段天然气管道的干扰,消除杂散电流腐蚀隐患。方法利用沿线阴极保护电位测试、SCM检测等技术对南朗段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施排流设计与改造。在009—019测试桩中设计6个排流点,用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实施排流改造。改造完成后,对排流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检测表明,杂散电流最大干扰值达16.839 V,杂散电流密度达393A/m~2,干扰长度为8 km。杂散电流干扰来源于电气化铁路,在铁路运行时间段存在杂散电流干扰,在铁路停运时间段无杂散电流干扰。改造完成后,杂散电流干扰电压降至了4 V以下。结论该排流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小了南朗段埋地管道的杂散电流干扰,使其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消除了杂散电流腐蚀的隐患,保障了南朗段天然气管线的安全运行。杂散电流干扰的检测与排流技术可以用于消除铁路等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的影响,对受到新建带电结构影响的管道的防护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辨识埋地管道受到地铁杂散电流干扰时管地电位的波动特征.方法 对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4个城市中与地铁轨道邻近而受干扰的埋地管道进行24 h管地电位测试,并利用ORIGIN软件对管地电位数据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统计分析不同城市埋地管道中地铁杂散电流干扰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管地通电电位对杂散电流干扰的响应快,傅里叶变换后具有明显的幅值和频率分布特征,统计发现同一测试点在干扰的不同时段内,幅值较大即占主导的干扰频率范围接近,最大幅值对应的干扰主频率一致.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4个城市测试点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中占主导的干扰频率范围分别为6~33、5~37、6~18、4~36 mHz,干扰主频率分别为9、7、7、5 mHz,对应的地铁杂散电流干扰周期范围和主周期均与附近地铁线的站间行车间隔范围和主要站间行车间隔吻合,这表明测试点附近地铁线的站间行车间隔决定了地铁杂散电流的干扰周期.结论 地铁杂散电流干扰下管地电位经傅里叶变换后能够得到其干扰频率范围及分布特征,结合地铁线的站间行车间隔可以辨识出地铁杂散电流的具体干扰来源,并为管道防腐或杂散电流腐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