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的六方晶钨氧化合物NaxWO3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热液法制备了NaxWO3,x为0.0018-0.0380,这是一类新的六方晶钨氧化合物,斜方晶钨酸钠酸化水洗,再进行热液不;当钠含量≥160×10^-6时(质量分数),得到斜方晶WO3·1/3H2O单相,当钠含量≤40×10^-6时,得到WO3·H2O单相,当钠含量在40×10^-6-160×10^-6之间则为两相混合物,斜方晶WO3·1/3H2O在290-420℃脱水得到六方晶h-NaxWO3  相似文献   

2.
高温炉燃烧控制稀土氧传感器研制该项成果在研究中制备了高性能超细Y2O3稳定ZrO2粉体。以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注射成型和烧结技术合成了性能优越的Y2O3稳定ZrO2陶瓷快离子导体材料。应用化学涂层及合理的热处理制度形成最佳性能的氧传感器金属Pt电极,...  相似文献   

3.
文中重点分类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钨青铜化合物,主要是氢钨青铜、锂钨青铜和钠钨青铜等的合成方法,同时对钨青铜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也作了简要介绍,并对钨青铜化合物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不同氧化钨氢还原制取超细钨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取相成分单一的氢钨青铜(HTB,H0.33WO3)、铵钨青铜(ATB,(NH4)0.5WO3)、紫钨(TVO,WO2.72)、黄钨(TYO,WO3)和相成分不单一的蓝钨(TBO,含WO2.9和WO2.72两相)作为原料,研究钨原料对制取超细钨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成分单一的氧化钨通过氢还原能制取细而均匀的钨粉;紫钨WO2.72制得的钨粉细而均匀,分散性好是适合做微晶硬质合金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绘制气相存在下的O-C-Al系电位-温度平衡图,对Al2O3碳热还原制铝的可能性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还原反应可能分三步进行.当气态CO的分压为1.01325×105Pa时,生成液相铝的温度为2381K,对应的电极电位相对于标准氧电极为-1579mV.在还原过程中,铝会有可观的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氧缺陷的W18O49 为前驱体,掺杂不同比例的Mo,制备得到系列Mo—W18O49 催化剂. 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手段表征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通过循环伏 安、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系列Mo—W18O49 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Mo的掺杂量为 30%时,氧还原活性最高.在此基础上,再在30% Mo—W18O49 材料上负载少量的Pt(质量分数为 10%),制备得到Pt/30% Mo—W18O49,并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氧还原性能测试,发现制备的Pt/ 30% Mo—W18O49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商用Pt/C.材料的物性表征显示Mo的掺杂使材料 引入了氧缺陷.氧缺陷的存在可以促进O—O键的断裂,是提高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Pt与30% Mo—W18O49 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是该材料具有较高催化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制法完全机同产有相近铂分散度的催化剂Pt/Mg(Al)O与Pt/Al2O3的性质。由于H2和CO的化学吸附以及随之使用的红外光谱微量热计测定了它们的Pt的性质,并由CO2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测定了Mg(Al)O的碱性在点的性质。在沉积了Pt颗粒后Mg(Al)O的表面生降低。与Pt/Al2O3相比,Pt/Mg(Al)O在1990-1930cm^-出现了一个新的C上吸附波带,它被认为是C  相似文献   

8.
La-W、Ce-w、Y-W电极材料热发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稀土元素La.Ce.Y对钨极材料热电子发射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粉末冶金和压力加工方法,制备了系列稀土钨电极材料,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引弧、静特性等焊接性能研究,借助于扫描电镜和X-ray能谱仪对镧钨、钇钨、铈钨等燃弧后的4种电极(含用于参照的钍钨电极)进行显微观察,分析了稀土元素在钨电极热发射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中小电流时w(La2O3)=2.2%的La2O3-W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子发射能力和稳定性,钇钨和铈钨次之,在大电流工作时,钇钨电极热电子发射能力和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确定了(5x)B2O3.(20-x)PbO.(80-4x)Bi2O3系统形成玻璃的最大B2O3引入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等方法系统玻璃的结构特征及随B2O3引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结构变化,探讨了该系统产生分相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高B2O3区形成的玻璃的无定形结构晶子、微晶体及含3个「BO3」三角体的六元硼氧环基团所组成。分相是由于对称性低的硼氧环大阴离子  相似文献   

10.
Pt-Sn-K/Al_2O_3丙烷脱氢催化剂组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Sn-K/Al2O3催化剂用于丙烷催化脱氢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是目前开发出的最好的小分子烷烃催化脱氢催化剂之一。作者用常规浸渍法在γ-Al2O3上负载Pt,Sn和K等金属元素,制成一系列Pt-Sn-K/Al2O3催化剂;考察了在常压,620℃,进料为丙烷/氢气=1∶1的混合气,气体体积空速为1500h-1的条件下,丙烷在这些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根据丙烯收率和选择性及其稳定性得出催化剂中各组分的最佳载量。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适宜的Pt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4~0.010和0.004~0.015,K的质量分数以不超过0.02为宜。  相似文献   

11.
Pt-Sn-K/Al2O3催化剂用于丙烷催化脱氢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是目前开发出的最好的小分子烷烃催化脱氢催化剂之一。作者用常规浸渍法在γ-Al2O3上负载Pt,Sn和K等金属元素,制成一系列Pt-Sn-K/Al2O3催化剂;考察了在常压,620℃,进料为丙烷/氢气=1∶1的混合气,气体体积空速为1500h-1的条件下,丙烷在这些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根据丙烯收率和选择性及其稳定性得出催化剂中各组分的最佳载量。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适宜的Pt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4~0.010和0.004~0.015,K的质量分数以不超过0.02为宜。  相似文献   

12.
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种类似于水滑石的载体Mg(Al)O,再用浸渍法制得载于这种载体上的铂催化剂Pt/Mg(Al)O。该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44m^2g^-1,该催化剂铂分散度为(H/Pt)irr=0.9,平均直径d=1.38nm,且有均匀的颗粒度。Pt-Mg(Al)O间的相互作用比Pt-Al2O3间的强。由于电子从载体Mg(Al)O中的碱性(氧)离子大量转换至细小的Pt颗粒上,故该催化剂中的Pt颗粒具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异丙醇钨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电致变色WO3膜。着重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膜的结构及电致变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和嘈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K2O-B2O3-SiO2系统玻璃的结构。结果表明,在SiO2/B2O3〉2的情况下,无论K2O/B2O3〉1、≈1,还是〈1,玻璃结构中均存在「BO3」,Si-O,O-Si-O及各种硼酸盐基团,在实验组成范围内,玻璃结构以硅氧网络为主,硅氧网络和硼氧网络上均带有非桥氧,并且对这种结构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另外,实验结果还说明SiO2/B2O3和K2O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取了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滞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法考察了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wagner极化法测定了钠-β-Al2O3陶瓷在钠沉积过程中电子电导的变化.结果表明钠沉积过程中电子电导率增大,其增大幅度与销的还原反应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取了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滞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案考察了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了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六氯化钨和乙醇为主要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 非晶态电致变色薄膜, 研究了WO3 薄膜的结构、化学组成、电致变色性能, 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非晶态WO3 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六氯化钨和乙醇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O3非晶态电致变色薄膜,研究了WO3薄膜的结构,化学组成,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非晶态WO3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相似文献   

20.
K_2O-B_2O_3-SiO_2系统玻璃结构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和喇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K2O-B2O3-SiO2系统玻璃的结构.结果表明,在SiO2/B2O3>2的情况下,无论K2O/B2O3>1、≈1、还是<1,玻璃结构中均存在[BO3],Si-O--O-Si-O-及各种硼酸盐基团,在实验组成范围内,玻璃结构以硅氧网络为主,硅氧网络和硼氧网络上均带有非桥氧,并且对这种结构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另外,实验结果还说明SiO2/B2O3和K2O/B2O3是影响网络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