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种心电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简单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信号属干扰较强的微弱生物医学信号,对其采集放大电路的要求往往较高.以AD620及OP07为核心,加上适当的反馈型噪声抑制单元,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心电信号采集放大器,其电路功耗小、灵敏度高,通过后续进一步的信号数字调理,该电路容易实现基于移动式心电信号的采集放大.讨论并实验了全部的电路功能,并运用该电路采集到了符合要求的心电信号,是一种实用的心电信号前端采集放大电路.  相似文献   

2.
师彦荣  胡进峰 《电子世界》2012,(18):109-110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生物电信号之一,并较早的应用到医学临床。本文根据心电信号的低频率、低幅值和人体高阻抗等特点,设计了一个用于心电信号采集的电路。该电路主要由传感器电极、右腿驱动电路、前置放大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50Hz陷波电路以及后置放大电路组成。该电路较好的降低了共模信号的干扰以及工频干扰,可以采集到较好的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3.
曾伟 《电子与封装》2012,(11):32-33
心电信号是人类最早研究并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生物电信号之一,对于心电信号的研究,首先要从人体采集心电信号。由于采集到的心电信号比较微弱,所以在处理心电信号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放大电路来放大信号的幅值以便做后续的信号处理。文中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了一个可用于心电等微弱信号的后置放大电路,并运用Protel99SE软件对该电路进行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可知该电路可以达到放大心电信号所需要的电压增益。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nRF24L01的无线心电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拟集成电路对心电信号进行调理和采样,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主放大电路、50 Hz陷波电路、电平抬升电路等电路调理心电信号后,使用无线传输模块nRF24L01将心电信号发送至上位机中显示,从而达到通过PC显示和监测心律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时监测心电信号,以便提供及时的救助,本文研究了一套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硬件设计,通过保护与输入缓冲电路、前置放大及右腿驱动电路、滤波电路、后置放大及电平抬升电路实现心电信号的放大、滤波。目前监护系统的设计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能够在强烈的噪声中,采集到准确的心电信号,尽可能地减小了失真。  相似文献   

6.
心电监测仪的特性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宇  王维 《电子科技》2011,24(9):80-82,86
针对心电信号阻抗高、幅度小和频率低的特点,常用心电监测仪由心电采集模块、放大模块、滤波模块及处理模块构成。采集和放大模块由滤波和处理电路的输入需求决定。电路存在着较大的共模干扰信号,采用模拟滤波器无法将干扰信号完全滤除,所以现代心电监测仪多采用数字滤波器作为滤波模块。处理模块按需求可采用通用或嵌入式计算机。考虑到心电监...  相似文献   

7.
孔祥金  刘军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121-123,127
心电(Electrocardiograph)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及病理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针对其信号微弱、频率低、阻抗高、随机性强及易受干扰的特点,首先提出了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的要求;然后针对性地选择元器件并设计硬件电路,其中包括:一级放大电路、调零电路、50 Hz限波电路、带通滤波电路及二级放大电路;最后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调理电路具有输出波形稳定、噪声小和共模抑制比高的特点,提高了心电信号采集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便携式心电采集电路体积小、性能高的要求,以AD620和TL064为核心设计出由前置放大电路、无源高通滤波、二阶低通滤波、陷波器和二级放大电路等组成的采集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抑制了噪声,省去了通常采集电路中右腿驱动的部分;通过对二阶滤波和陷波器的参数选择和调试,得到较理想的滤波效果.A/D转换是利用FPGA设计控制模块来实现的,其他存储、显示模块可以集中在FPGA上,增加了便携设备的集中度.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简单电路和参数下能够得到对50 Hz频率衰减几乎为0,在1 000 Hz时衰减-40 dB,幅度放大1 000倍的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心电信号检测处理系统,阐明了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医学测量系统的应用,具体给出了心电信号放大、隔离电路的设计方案,借助数据采集DAQ卡PCI6070E实现对心电信号进行采集,通过图形化语言的编程对采集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共享。该系统可实现心电生理信号实时采集显示、心电信号HRV分析等功能,构造一套比较实用的心电虚拟仪器,对虚拟仪器在医学生物信号处理和医疗仪器开发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5,(13):141-144
提出一种以ADS1298芯片及STM32F407为基础的心电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思路。在介绍心电信号采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基于ADS1298的信号采集、放大电路以及STM32F407接口电路设计,最后应用μC/GUI实现了心电信号在LCD液晶屏上的实时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为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护中能应用的高精度、便携式、低功耗心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传感器电路的噪声及其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量消除或抑制电子电路的干扰是电路设计和应用始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感器电路通常用来测量微弱的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如果不能解决好各类干扰的影响,将给电路及其测量带来较大误差,甚至会因干扰信号淹没正常测量信号而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在此,研究了传感器电路设计时的内部噪声和外部干扰,并得出采取合理有效的抗干扰措施,能确保电路正常工作,提高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能采集人体微弱心电信号的检测系统,此系统使用前端电路实现对心电信号的采集,通过滤波、陷波电路过滤掉人体及器件产生的干扰信号,后级放大及电平抬高电路为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做准备,最后使用MPS430单片机进行A/D转换,从而实现心率的读取。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达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A circuit for contact impedance monitoring in ECG is presented. An ac current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as the ECG signal is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This makes the measurement independent of polarization potentials and gives the correct weight to the impedances in the skin-to-electrode juncti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ntact impedance is made continuously during ECG monitoring and causes no interference in the ECG signal.  相似文献   

14.
在卫星导航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用户对于接收机终端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研发射频电路板的环节,防止干扰信号与射频电路需接收处理的信号混合,有效地减少系统受到的电磁干扰成为不断提升产品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如果不能良好地削弱干扰信号,那么在处理射频电路信号期间会引发诸多问题,降低产品的可用性。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北斗导航射频电路抗干扰设计方法,为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多路温度采集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多路温度采集模块,论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信号输入测量电路、A/D转换电路及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的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并采取独立供电措施及信号光耦隔离设计来增加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及稳定性。设计中采用精度高、具有片内PGA的模数转化器CS5522,实现了多信号智能输入,简化了电路设计,结合软件程序进行误差修正,保证了测量精度。对温度采集模块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比较合理,精度较高,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PCB板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一嵌入式系统核心PCB板设计为例,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及一些高速PCB板设计的基本知识,着重分析了无高频器件时高速PCB板设计中存在的电源系统干扰、地线噪声干扰和信号线阀的串扰等电磁干扰,并分析了这些电磁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从PCB总体设计和元器件布局、布线等方面考虑,对可能存在的这些干扰,提出了防止和抑制方法以及一些提高PCB板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在工程实践中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轨道电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属于故障率较高的设备,而钢轨中不平衡牵引回流的存在会对轨道电路产生干扰,大大增加了轨道电路的故障率。该文针对不平衡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的干扰,从轨道电路抗干扰角度入手,研究轨道电路抗不平衡牵引回流干扰的方法,从而减小轨道电路的故障率,提高轨道电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宋锦 《电子测试》2011,(7):122-124
计算机通讯异常问题,有的是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有的是由于设计不完善造成的。设计不完善大都是接口电路不匹配,电路参数选取不当造成。本文介绍了专用VXI总线嵌入式计算机1150外围电路电容值没有按推荐电路要求选取,而产生的通讯异常问题。说明采用推荐电路一定要确保电路的各项参数满足推荐电路要求,并应留有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