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冯立宏  李哲 《通信学报》1999,20(5):30-35
提出了一种融入基于凭证方式的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模型,该模型继承了基于凭证方法的和机制,通过设定高低缓存发和调节速率升降因数来控制源端速率。  相似文献   

2.
李喆  王光兴  关少颖 《通信学报》1999,20(11):72-76
提出一种融于凭证的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在信元延时和丢失率方面可有共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引入缓存机制的必要性,四种模型内缓存机制以及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实现方式,对研究基于RBAC模型的缓存机制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体化标识网络映射缓存DoS攻击防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明  张宏科  尚文利  沈烁  刘颖 《电子学报》2015,43(10):1941-1947
为了抵御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接入路由器可能遭受的映射缓存DoS攻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机制的映射缓存DoS攻击防范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迭代思想的谜题机制降低映射缓存中映射信息条目的增加速率,并采用了映射信息可信度算法识别和过滤映射缓存中恶意的映射信息条目.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抵御映射缓存DoS攻击,防止映射缓存溢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引起缓存波动而造成的流媒体播放不连续,基于接收端播放速率调整,提出一种播放速率自适应调整的播放缓存控制算法。算法依据缓存区的占用水平,通过构造控制序列,动态、细粒度地调整媒体的播放速率。在校园网环境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缓存上溢或下溢引起的播放跳跃或停顿,从而实现流媒体的平滑播放。  相似文献   

6.
TCP/IP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流量急剧增长,网络的拥塞问题日益突出。本首先阐述了拥塞产生的原因,然后讨论了基于窗口和基于速率的TCP拥塞控制机制,最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IP拥塞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龙  汤红波  罗兴国  柏溢  张震 《通信学报》2016,37(5):130-142
针对信息中心网络(ICN)内置缓存系统中的海量内容块流行度获取和存储资源高效利用问题,以最大化节省内容访问总代价为目标,建立针对内容块流行度的缓存收益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益感知的缓存机制。该机制利用缓存对请求流的过滤效应,在最大化单点缓存收益的同时潜在地实现节点间协作和多样化缓存;使用基于布隆过滤器的滑动窗口策略,在检测请求到达间隔时间的同时兼顾从源服务器获取内容的代价,捕获缓存收益高的内容块。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压缩获取内容流行度的存储空间开销;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基于流行度的缓存收益感知,且在内容流行度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在带宽节省和缓存命中率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夏爱民  刘栋  张帆 《无线电工程》2011,41(8):4-5,3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拥塞问题。为了更深入了解拥塞现象发生的原因,设计有效的拥塞控制机制,基于着色Petri网性能评价理论,论述了TCP传输控制建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拥塞发生中拥塞窗口和缓存队列的变化过程。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设计拥塞机制时应综合考虑窗口大小和缓存大小,在控制发送速率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多代理强化学习能够将目标内容看做一个整体,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类型目标的协同管理,研究基于多代理强化学习的边缘网络资源协作缓存方法。构建动态传输的边缘网络缓存模型,基于多代理强化学习定义选择动作,贪婪算法设定网络资源缓存放置路径,最佳响应协作缓存边缘网络资源,完成基于多代理强化学习的边缘网络资源协作缓存方法设计。实验结果:选择两组不同运行时段的边缘网络资源请求数据,本文方法能够实现不同数据大小之间的协同缓存,且在资源数据大小为8G时,所用的缓存时间能够控制在10s之内,较比传统方法缩短了120s,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拥挤的现象,具有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与FPGA/CPLD的视频采集压缩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红  林争辉  林涛  于超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21):75-76,79
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及FPGA/CPLD的视频采集压缩系统的实现方案,他适用于多种图像处理及相关领域。文中给出了硬件实现框图,具体讲述了FPGA/CPLD对双帧缓存的读写控制,以及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算法DSP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李哲  王光兴 《电信科学》1995,11(2):12-14
通过分析突发信息的统计特性,提出了ATM网络中发信息的处理方法,设计了突发信元的处理模型,在假设缓存器存储量无限的情况下,根据M/M/1数字模型,采用状态依赖的服务方式,对突发信元处理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GPON系统中ONT管理控制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对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的网络管理系统做了简单介绍,然后根据控制/管理(C/M)平面协议栈,分析了光网络终端(ONT)管理控制模块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的ONT管理控制模块整体结构,包括ONT基本的管理控制模块、由ONT管理控制接口(OMCI)实现的高层管理控制模块、本地网管的以太网接口模块和面板控制模块.并对这4个功能模块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general model M/M/C queue for the switch path application, solving the case when packets at the head-of-line position have the same destination. These packets can pass through C paths to the same output port simultaneously. There are two types of service: the first in first out (FIFO) and the random order of service (RO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among three switching paths,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FIFO type, under 70 per cent load condi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OS type by 10 per cent. The theory of the binary hypercube is also used as a model for finding the steady-state probability (P000) in the case of zero packets in the system. Using P000 to determine performance, the authors’ proposed approach is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previously suggest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杨谦  赵东风 《移动通信》2009,33(14):65-69
文章通过对cDMA20001×数据吞吐量相关理论的研究,综合了基于用户数呼叫准入控制与基于干扰呼叫准入控制的优点,对M/M/m排队系统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的M/M/m变速率自适应优先服务排队系统(M/M/m/VRAP)模型,并从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性能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模型可大大提高CDMA20001X数据业务物理层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M/M/C/m/m排队系统模型的飞机战伤抢修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抢修力量配置是飞机战伤抢修复杂系统的核心因素.损伤飞机在抢修系统中的停留时间是进行抢修力量配置的关键指标.首先用排队论的观点,从飞机战伤抢修系统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系统榆入过程的分析,得出抢修力量预测模型即M/M/C/m/m排队模型.然后通过对该排队系统状态转移方程求解,计算出损伤飞机在系统停留时间.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对战伤抢修力量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哲  王光兴 《数字通信》1998,25(1):10-11,20
研究了基于ATM的分布式高速局网互连方法,设计了分布式高速局网互连模型,并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物理模拟,同时以M/M/1/N数学模型对网络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一种在扩频分组无线网中适合2多媒体传输的MAC协议--CDMA/RTDMA。它在RTDMA的基础上,将基站可分配的资源从时隙扩展为码字-时隙,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容量,更有效地支持多媒体业务的传输。文章分别通过M/M/n/m排队模型和相位过程来分析话音的丢包率和数据的延迟。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相对于原有的RTDMA方式,这种新的MAC协议在网络负载较重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多种业务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18.
On SCP Overload Control in Mobile Intelligent Network Based on Queue Siz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IntroductionIntelligent network,an affiliated network over com-munication network,is introduced for the quick provi-sion of newservices[1 ~2].In the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network,a Service Control Point(SCP) serves a lot ofService Switch Point(SSPs)[3 ~4].It is a veryi mportanttopic that howto guarantee the Qos of SCP (e .g.thenumber of successfully processed calls per unit ti me)whenthe network becomes overloadedinthis centralizednetwork structure . There were many studies about the…  相似文献   

19.
Aalto  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2001,16(3-4):555-560
We consider the ordinary M/M/1 queue with the FIFO queueing discipline. It seems that the sum of service times of the customers in the system (or the required work, as we call it briefly) is a random variable that is not considered before.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of this variable. The task is not quite trivial because of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the elapsed service time and the number of customers in the system. Our motivation for this problem comes from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 scheme of a packet buf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