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镉中痕量铊的测定,一般都用分光光度法,所用试剂如孔雀绿、结晶紫、罗丹明B等[1,2].方法灵敏度低,分析手续繁琐.阳极溶出伏安祛测定铊(I),灵敏度可达3.5×10-10mol/L。此法已用于天然水、岩石矿物中痕量铊(I)的测定(31本文研究了以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铝电极为辅助电极的三电极系统,在0.olmowNaOH一0.06mel几乙二胺底液中,不需预先分离富集,直接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氧化用中钻(I)在0—6.OX10’’gho范围内,峰电流与被测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I。一0.9925+…  相似文献   

2.
测定铁矿和炉渣中铟和铊时,采用3N硫酸—溴化钠介质,用抗坏血酸还原铁(Ⅲ)后,以乙醚萃取铟和铊,然后以2M醋酸铵为支持电介质进行测定,此底液中铟和铊均能产生良好的还原波,其峰电位分别为-0.68伏、-0.42伏(对饱和甘汞电极)。若含铁量超过300毫克时,可用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来电化学方法测定铊离子(Tl~+)的研究进展及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法、溶出伏安法在电极使用方面的创新。电极是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关键,铊测定中电极的应用对比对于电化学方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含有0.5%吡啶的NH3-NH4Cl中溶液(PH9.8)中,镉与新合成的试剂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于-0.72V(vs.SCE)产生灵敏的还的峰,峰电流与Cd(Ⅱ)浓度在10-800n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ng/ml,直接测定高纯锌及锌盐中痕量镉,得到了满意结果,本文对新试剂和吡啶增加测定镉的灵敏度的原因及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碳糊电极在乙酸盐缓冲液(pH5.0)中,与铜离子生成电活性螯合物,并吸收在电极表面,经介质交换到0.1mo1/LKC1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用-0.15V出现一灵敏的还原峰。用正交试验优化法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其相对标准偏差3.27%。这一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4.3%。还用双电位阶跃计时仑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AN修饰碳糊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碳糊电极在乙酸盐缓冲液(pH5.0)中,与铜离子生成电后性螯合物,并吸收在电极表面,经介质交换到0.1mol/LKCl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用-0.15V出现一灵敏的还原峰。用正交试验优化法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其相对柯准偏差3.27%。这一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4.3%。还用双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AN修饰碳糊电极与Cu(Ⅱ)的反应机理,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新试剂2-吡啶甲醛缩(2'-吡啶亚胺基)肼(PFPIH)的合成与鉴定,系统研究了该试剂与钴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建立了2-吡啶甲醛缩(2'-吡啶亚胺基)肼光度法测定微量钴的新方法。在PH 7.8的弱碱性介质中,Co2+与PFPIH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2的橙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40=1.01×104L.mol-1.cm-1,钴(Ⅱ)含量在0.200~5.0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0.022μg/mL。该试剂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已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  相似文献   

8.
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光度法测定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YPAPT)与银离子反应的条件,建立了测定银的分光光度法.在NaOH碱性介质中,银与PYPAPT反应生成1∶2红棕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负吸收峰位于5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3×104L·mol-1·cm-1,银离子含量在0~2.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粗铅矿样中银离子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铊的含量,对于有效监控矿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铊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岩石样品中铊含量很低,故一般在测定前需对铊进行分离富集以消除大量基体元素对铊测定的干扰。实验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岩石样品,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溴酸使之与三价铊(Tl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溴化铊,用乙醚萃取溴化铊,实现了铊与基体元素的分离。将乙醚萃取液于60℃电热板加热挥发以除去乙醚,再用加入硝酸加热消解的方式除去残余乙醚,加硝酸和沸水浸取,以5.0ng/mL 185Re为内标,205Tl+为测定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实现了对岩石样品中铊的测定。实验表明,铊质量浓度在5.00~40.00ng/mL范围内与铊信号强度和内标元素信号强度的比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049ng/mL。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岩石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6%~103%。采用实验方法测定岩石标准物质中铊,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杜平 《冶金分析》2014,34(5):10-14
制备了谷氨酸-纳米金-石墨烯新型修饰电极, 并用该电极实现了水样中铅的灵敏测定。用电化学方法依次将石墨烯和纳米金电沉积在以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为粘合剂和修饰剂的碳糊电极表面, 戊二醛通过共价键合连接谷氨酸, 制备了谷氨酸-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的离子液体碳糊电极。结果表明, 该电极表面存在的石墨烯和纳米金, 极大地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谷氨酸和石墨烯分别具有良好选择性和导电性, 使传感器对Pb2+的信号响应和选择性均得到提高。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pH 5.3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 铅离子的浓度在1.0 × 10-9~ 4.0 × 10-6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3.0 × 10-10 mol/L(3σ)。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废水、井水、雨水样品的测定, 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对标准偏差在3.0%~3.8%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用铋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同时测定食物中锌和铜元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预镀铋膜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 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黄豆和板栗样品中锌和铜元素的含量.考察了镀铋液浓度、底液的种类和浓度、初始电位、电沉积电位、终止电位及电位增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1.0 mol/L硫氰化钾底液中,锌和铜均有灵敏的溶出峰,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2.00和0.10~6.00μg/ml, 检出限分别为2.08、5.49μg/L,回收率为91.20%~104.50%.在所选择的电位范围内, 铋膜稳定性较好, 多次测定锌和铜的峰电流基本不变.[结论]铋膜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食物中锌和铜元素含量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机械活化的方法制备了黄铁矿粉末,以黄铁矿粉末微电极为工作电极,无水乙醇为电解液,加入适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作为离子导体,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研究了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与未机械活化黄铁矿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电化学行为。根据Nernst方程,对黄铁矿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数值分析法解Fick第二定律,得出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峰电势、半峰电势等参数的关系,对黄铁矿电极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液相传质过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邻苯二酚紫(PV)与钛(Ⅳ)的显色反应,并用于光度法测定微量钛。反应适宜酸度范围为pH3~4.5,所形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730nm处,其组成为Ti:PV:CPB=1:2:3,摩尔吸光系数ε=7.8×10 ̄4。钛(Ⅳ)浓度在2~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钢铁和合金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OP存在下5-Br-PADAP测定汞矿中微量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是一种高灵敏的显色剂,Гусев等曾提到过5—Br—PADAP和三价铊的反应,国内已有人对该反应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但均未在实际应用中作深入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OP和三价铁存在下,在水相中测定铊,灵敏度高,ε值可达1.3×10~5,适宜条件pH=1.2,OP:0.05ml/  相似文献   

15.
文摘     
《黄金》1990,(12)
本文提出了在NaOH体系中,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直接电积后溶出法测Au.本法可以减少实验室汞的污染、提高测定灵敏度,在-0.7V左右得到Au的灵敏的溶出 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9)~1.0×10~(-7)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孙家娟 《冶金分析》2001,21(4):23-25,22
提出了以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2-PADMA)作为铑、钯同时测定的新光度试剂.研究发现,钯、铑与试剂分别在0.3~3.9mol/L高氯酸介质及pH5.25~6.75近中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络合物,向铑络合物中加入强酸酸化,该络合物不仅不被分解,且吸收红移、吸光度增大.作者还发现,铑、钯与试剂形成的络合物,均呈现两个强弱不等的吸收峰,强峰分别位于620nm和621nm处,弱峰分别位于575nm和584nm处.其各自的强弱峰对应的吸光度之和与溶液中铑、钯的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双波长叠加的方法测得铑、钯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57×105和1.58×105,灵敏度分别为单波长测定的1.85倍和1.68倍.本文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同时又采用双波长叠加使灵敏度提高而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的新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铑、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硫酸阳极氧化液中铜的新方法。以TritonX-100为增溶增敏剂,明胶作稳定保护剂,在酸性条件下Cu-PAN络合物稳定保持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光度分析。该络合物在55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5×104L.mol-1.cm-1。方法检出限为0.028μg/mL,线性范围为0~3.2μg/mL,用于测定硫酸阳极氧化液中的铜,加标回收率为98.2%~105.6%,相对标准偏差≤0.34%。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自己合成的α—庚基吡啶萃取富集微量金,试验了萃取酸度、时间、水相体积、萃取剂浓度、硫脲洗脱及伴生离子影响等条件,拟定了萃取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微量金的方法.本法适用于地质样品中及选矿尾矿中0.001~0.×ppm品位金的测定.当标准金量为0.012ppm时,测定12次,变动系数为3.03%;当样品中金量为0.013ppm时,测定4次,变动系数11.9%.本法检出限0.2纳克/毫升,绝对灵敏度11.8皮克1%吸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铊对硫酸锌溶液中锑测定结果的影响,在铊含量高或者过低时,采用改进后的孔雀绿分光光度法测定锑,可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岩石、铁矿中的痕量钼,我们自制复合电极并应用了三电极系统,在示波极谱阳极导数部分,进行测定。根据文献,钼在0.25M硫酸,0.054M苯羟乙酸和3.6%氯酸钾等介质中产生一灵敏度很高的单峰极谱催化波。在我们试验的条件下,对复合电极(三电极系统)峰电位为 0.06V。对甘汞电极(双电极),峰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